银川市诗词学会

黄河心声
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璀璨文化的瑰宝。诗词之美在于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诗词是凝固的旋律、智慧的乐章,是祖先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更是诗人用情怀和睿智筑起的韵律长城。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诗词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对诗词的再创作的真情流露,是用心仔细品味作品后,通过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的旋律、真挚饱满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和艺术美感,不仅能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能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云超天
陶然新园
赵春光
陶然水岸密林间,一片新家绿半天。
碧树青云相挽手,丛花异草共听潭。
笛吹燕舞寒风尽,鸟呖舟行笑语欢。
远处诗朋频敦促,游情未了酒先酣。
春去夏临
张耀堂
初夏平原春去也,祥云瑞彩小桥东。
绝胜烟柳江河扮,静谧花蹊意味融。
甘雨无声扶万绿,青山有意孕千红。
天南地北人潮涌,塞上今朝美景隆。
初夏枸杞园
徐和
晴光淑气绕农家,心愿芬芳入紫霞。
月拢含烟浓倚树,风来去雾淡开花。
清明除草迎晨雁,立夏施肥送晚鸦。
生态乡村文旅搞,丰收钱袋小康抓。
夜游秦淮河
肖剑顺
霓虹两岸映清波,十里秦淮故事博。
夫子庙前游客盛,乌衣巷内远人多。
琼台绮榭扬幽瑟,画舫兰舟穿玉梭。
商女应怜生错代,而今国泰享祥和。
暮春游星海湖有寄
张海成
星海湖中锦鲤肥,为民桥下白鸥飞。
碧波荡漾千层浪,红日横斜万点辉。
远眺兰山林影暗,近观树杪鸟声稀。
诗心醉景难成句,月色怡人易忘归。
暮春即兴
何乃久
东湖最美暮春天,草色山光两自然。
芳树开花红胜火,柳丝成幕绿如烟。
偶翻锦鲤縠纹漾,时落银鸥玉影翩。
四月陇原看不夠,景明醉客也迷仙。
孟浩然
邓万斌
妙笔生花难入仕,高朋举荐见明皇。
吟诗俏语龙心怒,敕令官场君己伤。
品酒农家容靥悦,移舟灯火客愁长。
春眠啼鸟知多少,咏颂烟波撼岳阳。
咏木棉花
熊增良
天生南国乐安家,绚丽流光笼面纱。
沃土滋根伸碧海,暖阳沐蕾吐新芽。
惊看翠绿英姿展,最爱芬芳秀美华。
纵使风吹飘舞地,容颜依旧映朝霞。
春日
李晓燕
芳菲四月暗香稠,红杏迎人娇似羞。
树绽新芽舒妩媚,枝开鲜彩弄娇柔。
轻盈蛱蝶眸前过,摇曵长裙草上悠。
只叹春光无尽处,韶华渐逝梦难休。
暮春
高军积
梁头语燕爱吾家,蝶唤儿童捉柳花。
春尽笙歌欺夕照,晚来风日映晴霞。
今晨狂风大作记
杨波
呼呼作响树摇头,欲要连拔座座楼。
近日天公脾气大,黄沙送罢送寒流。
山中访友
李学玲
青溪九曲弯,鸟语绕林间。
穿岭云龙滚,依松涧水潺。
清风迎远客,野味待红颜。
如约寻幽境,浮生半日闲。
沁园春•人民海军成立74周年礼赞
马利明
战舰犁波,云集艨艟,大纛凝红。看远行航母,龙排巨浪;跃升神眼,鹰击长空。导弹巡航,鱼雷潜射,驶向深蓝岛链通。惊台独,震蛮夷小丑,世界争雄。
精兵发展兴隆。回眸望,百年日月匆,叹风云甲午,北洋血雨,雪霜辛丑,南海腥风。奋起强邦,打磨利刃,捍卫和平气势弘。铭心刻,誓国家统一,再立新功。
清商怨•换妆
陈天芳
谁言年纪半老,叹换妆初了。小镜盈怀,近台还自照。
眉头轻蹙带笑。脚步匆、莲步来到。演艺超群,教人难忘掉。
定风波•春游
边凤鸣
一树琼花映九天。犹如碾玉扮人间。相约踏春溪水口。携手。喜来郊外舞蹁跹。
缓步长廊光影照,奇妙,满枝呈果似仙丹。人世自知多感遇,同路,捧茶推盏唱诗欢。
定风波•谷雨雪
张树静
谷雨从来春意浓,今年谷雨雪栖松。剪碎鹅毛轻似舞,奇遇,惑疑一夜又回冬。
欣喜春姑衣煦暖,转眼,家山林地雪消融。甘露知时滋沃土,万亩,枝苗得润兆年丰。

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译文】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头上戴的是什么珠宝首饰呢?翡翠玉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
在她们的背后能看见什么呢?珠宝镶嵌的裙腰多稳当合身。
其中有几位都是后妃的亲戚,里面有虢国和秦国二位夫人。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她们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厨师们快刀细切空忙了一场。
宦官骑马飞驰不敢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有一个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车前下马从绣毯上走进帐门。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
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后世影响深远。基本信息中文名杜甫诗词作者杜甫作者介绍杜甫诗词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英年早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1]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创作背景】
《丽人行》以杨氏兄妹春游为背景,看似描写杨家兄妹游湖的欢乐场景,实则是在讽刺杨氏兄妹的骄奢淫逸,以及自然流露出劝诫唐玄宗的情感。杜甫写下《丽人行》的时候,杨国忠出任右相这一职位不久。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兄弟,靠着杨贵妃得到唐玄宗的宠爱,从仕途落魄一直到升任宰相一职。在杨国忠之前,李林甫一人为宰相,权势滔天,唐玄宗也是为了牵制李林甫,才将杨国忠任命为右相。安史之乱之前,也就是杜甫写《丽人行》的时候,杨国忠、杨贵妃等杨氏家族凭借唐玄宗的宠爱,十分狂妄嚣张而且骄纵荒淫,而唐玄宗却不自知,对杨氏家族的狂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说是昏庸至极。杜甫在表达这些情感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通过描写场景和情节的时候,顺带自然流露出来的悲愤,而且并不是晦涩难懂,只要读到最后一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就可以完全地理解杜甫的用意。

【作品赏析】
《丽人行》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或次年。诗的主旨是对杨贵妃兄姐妹们嚣张气焰的指斥和鞭笞。唐代自武后以来,外戚擅权已成为统治阶层中一种通常现象,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也是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的主国。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前,以杨氏兄姐妹为题材的诗就已经不少,但都没有杜甫这首深刻。本诗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主办:银川市诗词学会
总编:张美玲
主编:赵云超
副主编、编审:张青
本期作者:赵春光 张耀堂 徐和 肖剑顺 张海成 何乃久 邓万斌 熊增良 李晓燕 高军积 杨波 李学玲 马利明 陈天芳 边凤鸣 陈树静
本期朗诵:丁建华 何玉华 苏筱萍 王莉 陈银兰 夏丽 张宝莲 谢传明 张淑华
本期制作:张淑华
作品来源:选自银川市诗词学会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