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资本,是骨子里的教养》(第三期)
作者:梅姨
有人说,人一生,最大的资本,是骨子里的教养,那什么是教养呢?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
(七)
一个5岁的小男孩,看见有阿姨带着孩子要进门,于是他赶紧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撑着重重的玻璃门,让大家方便进入。
一个背着沉甸甸书包的小男孩,把路边倒地的共享单车一辆辆扶起来,有一辆自行车的脚撑坏了,他便把车子拖靠在了树边。
一个小学生夜间骑自行车回家,身后的司机为他一路照明,快到路尽头时,孩子突然停下车,很认真的给司机鞠了一躬,以表达谢意。
穷养、富养,都不如让孩子有教养。教养深植于一个人的骨子里,付诸于行动中
流露在言语里。有教养的人,更懂得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
(八)
有人雨天开车,在小路上行驶,远远看见一个大叔,在雨中奔跑,他正要赶上,想载大叔一程,没想到前边的车子抢了先。
寒冷的冬夜,一个姑娘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刚忙完的环卫工爷爷,冷的发抖的蜷缩在路边,她赶紧买了杯热牛奶给他送过去。
爷爷看见后,一个劲儿的说,天这么冷,还是你喝吧。看到姑娘执意要送给自己,爷爷满是感激的反复表达着谢意。
卖椰子的老爷爷,怕第一次吃椰子的小伙子吃不上来,于是执意亲手喂给他吃。他眼神里的简单和淳朴,让人鼻子一酸,这样的眼神,我们已经好久不见。
这个世界从来不完美,到处都有冷漠的勾心斗角,步步为营,但总有一些人
始终恪守着最本真的善良和简单。
这些善良的人,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们的价值观,给我们一种悲悯、同情的能力,来应对世间所有的难。
(九)
地铁上,一位妈妈,一直提醒孩子保持安静,并紧紧的捧着孩子的鞋,怕孩子踢到别人,弄脏别人的衣服,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高铁上,一位买了,一等座车票的父亲,陪着两个孩子坐在车厢连接处玩耍。列车员问他为什么不去座位上,这位父亲笑着说:孩子顽皮,怕影响别人。
所谓有教养,就是不给别人添堵、添麻烦。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修养,就是孩子的教养。
梁晓声曾这样概括“文化”二字——
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而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大抵也如此。
人之所以为贵,
以其有信有礼;
国之所以能强,
亦云惟佳信与义。
人有教养行走八方,
无教养寸步难行。
愿每一个有教养的人,
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