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杏
晓剑
邻家有棵梭杏树。长在茅子道旁。歪脖子,努肚子,一道一道的裂缝,扭里巴叽的,不太高,也不好看。旁边还有棵椿树,高大笔直。
不止一次地,听大人讲过这两棵树的故事:
说是古时候有个叫王莽的,篡位当了皇上。刘秀不服,起兵反莽。王莽派大兵追杀刘秀。刘秀逃呀逃,逃呀逃,最后藏在了犁沟里。这时正是梭杏成熟的季节,一阵微风过后,梭杏从树上掉落下来,有几颗梭杏恰好掉在刘秀嘴里。刘秀正值饥渴之际,口尝梭杏,觉得又甜又香,解渴又解饿。刘秀对此感激不尽,暗暗发誓:有朝一日当了皇上,定要知恩厚报,封此树为王!后来,刘秀终真的战败王莾,当了皇上。刘秀当了皇上之后,念念不忘这棵梭杏树,便带领大臣来到他当年遭难的地方。不巧的是这时正值冬季,树木都落叶了,又加上梭杏树和椿树并立长在一起,真假难辨。刘秀忘记了当年的梭杏究竟是哪棵树上落下的了。阴差阳错,错将梭杏树的功劳归于椿树,封椿树为树中之王。 椿树被封王之后,高兴之下,一夜就长了三尺高,比别的树长得既快又高。而梭杏树呢,因刘秀错封功臣,赏罚不明,冤气满腹,气得歪了脖子,破了肚,全身伤疤裂了缝。据说,当时旁边还长着一棵柳树,那柳树看见梭杏树气破肚皮,在一旁看笑话,笑得扭伤了腰。从那以后,梭杏树长着长着,树身就从中间裂开了,成了“气破肚”;椿树十分得意,长得又直又高;而柳树呢,长着长着就长成了“扭扭腰”。
后来得知,梭杏,学名桑椹,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据记载,桑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商代,甲⾻⽂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栽植。传说黄帝时代,黄帝娶西陵⽒之⼥嫘祖为妻,是她发明了种桑养蚕。她辅佐黄帝,统⼀中原,协助黄帝,确⽴以农桑为⽴国之本,⾸倡婚嫁,母仪天下,福祉万民。正因为中国种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桑蚕也在中国⽂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诗经•魏风》就曾描写道:“⼗畂之间兮,桑者闲闲兮。”《汉书•外戚传》则记载:“率皇后列侯夫⼈桑。”这两个“桑”字都是指采桑。《诗经·⼩雅》中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母种的,要对它们表⽰敬意。后⼈就把“桑梓”⽤来⽐喻故乡。乐府诗《陌上桑》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我写过一首小诗,叫《猪耳朵》:
“这是一种草的名字
听起来土得掉渣儿
其实它也叫车前子
雅得让人肃然起敬
芣苢,也是它
藏在《诗经》里
可是,家乡人说
还是叫猪耳朵好些
猪耳朵更平民化
也接地气”
在这首诗里,我的家乡人说,“还是叫猪耳朵好些””猪耳朵更平民化/也接地气”,基于此,邻家的树,我一直叫梭杏树。
童年记忆里,与梭杏树有关的,是两件事。一是养蚕儿,二是摘梭杏。
养蚕儿,村里叫喂蚕儿。先到有蚕儿的人家要些蚕籽。村里把蚕籽叫做叽,那叽比米粒儿还小。村里人朴实憨厚,邻里邻居的,绝不像时当下的城里人,那蚕卵也是需要掏钱买的。找个笸箩或是纸盒,铺一张报纸或绵纸,把蚕籽放上面,再放到温度适中的地方,等蚕儿从蚕籽生出来。刚生出来的蚕儿,比蚂蚁还小,浑身是黑色的。这样的蚕儿,桑叶是爵不动的,得把桑叶撕碎喂它们。慢慢地,蚕儿越长越大,不再是黑色,而是微黄的,浅灰的,和白色的各种颜色了。桑叶也吃得越来越多,不再用剪和撕烂,一大把一大把,放到蚕堆里就是。蚕吃桑叶的声音,沙沙的,都能听见。我们有时用勾镰把桑叶钩下来,有时候直接上树去摘,鲜嫩鲜嫩的桑叶,是蚕儿的美味佳肴。蚕儿一个星期蜕一次皮。第一次蜕皮,它们长到一厘米大小。第二次蜕皮,长到2.5厘米长,第三次蜕皮,长到4厘米长。到第四次蜕皮,就长到一支香烟那么粗了。蜕四次皮以后,蚕儿还会吃几天桑叶,这时它们非常贪吃,桑叶消耗的很快,我们得天天采桑叶,喂养它们。它们吃得那么多,撑得皮发亮。它们先撒一泡尿,其实是排去多余的水分,这时的它们变得皱皱巴巴,小了不少,它们爬到笸箩或是纸盒的边上,利用夹角吐丝做成一个茧,然后在里面化蛹,十几天以后变成蛾子,吐一种消化酶溶解茧子,钻一个洞出来,这时它们的生命只有几天了,在这几天里它们交尾,然后下籽,然后就死去了。我们就等来年的春天,再在邻家找些蚕籽,继续喂蚕儿。
最有趣的,当然是摘梭杏了。春天到了,梭杏树刚刚长出叶儿,就一次一次地去看梭杏树,眼巴巴地望树。恨不得那梭杏树不长叶儿,直接长出梭杏来。浓绿满树的时候,小小的梭杏露头了,青绿色的。摘一颗,塞嘴里,什么味都没有,连涩味都没。太小了,摘得太早了!等到梭杏屁眼儿发红时,梭杏就可以吃了。酸酸儿的,甜甜儿的,好吃。梭杏树上,梭杏树下,都热闹起来了。男孩子在树上摘梭杏,女孩子在树下吃梭杏。几个男孩子在树上爬来爬去摘,几个女孩子在树下抢来抢去吃。女孩子在树下叫着,二虎哥,二虎哥,摘你左边的,左边的红了。又叫,三蛋儿,三蛋儿,你头顶那个红,摘你头顶那个!三蛋儿吃力往上爬。树枝有点细,摇摇摆摆。哎呀,树枝折了,三蛋连着树枝着地。好在,梭杏树不高,小孩子也身轻,三蛋儿一骨碌爬起来,也和大家争抢红的梭杏。低树枝的,上树勾的着的梭杏,没几天,就吃光了。树顶树梢的梭杏,勾不着,在树上一直长着,熟透了,红的发紫。把树摇一摇就落地了。男孩子女孩子,抢着拣着吃,吃得嘴唇发紫。又嘻嘻哈哈,你笑我,我笑你,打打闹闹,沉浸在无忧和欢乐里。
我是诗人,用诗歌记录了这一段生活。诗歌的题目叫《桑椹果儿的屁眼儿还没发红呢》。诗是这样写的:
桑椹果儿的屁眼儿还没发红呢
那棵长相平平的桑树 就开始
遭受半大小子的蹂躏
不堪重负的枝桠 讨饶般地
嘎吱作响
颤抖的枝梢 晃得
心惊胆战
青绿酸涩的桑椹果儿 让馋虫
硬生生吞下
故作矜持的少女
喜滋滋来到树下 等待
不解风情的傻小子
把厚实美丽的桑叶拋洒
去喂养 那些
一天天长大
终会破茧成蝶的
蚕宝宝
2023.5.13于莲花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