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年前的一封信
作者 包学军
5.12,警报声长鸣,让很多人想起那场刻骨铭心的灾难。15年前的今天,我含泪写成一封永远无法寄出的信。即使时间过去了15年,再次阅读这封信,依然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我们牵挂着您的牵挂
—一封写给在“5.12”逝去同胞的信
这几天,在拥挤的通往天堂的路上,您一定走得很痛很累很无奈。因为,我们知道,您背负着太多的无奈与不舍、承载着太多的牵挂与依恋。您舍不得年迈的父母、舍不得贤惠的妻子、舍不得体贴的丈夫、舍不得幼小的孩子、舍不得热爱的事业、舍不得未尽的学业……
此刻,我们很想告诉您,一位在灾难来临的瞬间,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呵护襁褓中小宝贝的可敬母亲:这几天,有好多人在打听,如何收养四川遗孤。她们会象您一样爱您的宝贝,她们还会告诉您的孩子,他不孤独,他在天堂有一位爱他的母亲,永远和他和一起,会在天堂笑着看着他健康幸福成长;这些天来,我们仿佛老是聆听到来自天堂的清脆读书声,因为那里有您,一位在生死边缘,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用自己的血肉身体为四位学生筑起生命堡垒,谱写了一曲璀璨光芒诗篇的伟大老师;因为那里有您,那只孤零零的、充满期待的小书包的小主人;因为那里有您,稚嫩的身体埋于废墟之下,小手却还紧握着毛笔,不知是男孩还是女孩的好学生。
“5.12”这个划伤历史的日子,震痛了每位中华儿女的心。然而,我们不愿哭泣,泪水会挡住去天堂的路。我们只想诚恳地告诉你们,这些天来,发生在西湖大地的一位位普通人,牵挂着您的牵挂,用大爱书写一则则动人的故事:
一位残疾人把银行卡上所有的钱都捐献出来了,一共1万9千元,是他整整一年的收入;一位独自抚养二个孩子,靠享受低保金生活的母亲,把一个月的收入全部捐助了;一位7岁的孩子捧来了自己的储蓄罐,当场把里面的钱,全部投入募捐箱;一位在医院住院的病人,委托家人送来了一份滚烫的爱心;一位没有生活来源,依靠二位儿子赡养的7旬农村老人,捐献了一份沉甸甸的爱;还有一些古稀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一定要亲自送上自己的一份深情厚意;在西湖区的各个募捐点,几乎都可以看到四川老乡奉献火热爱心的情景;有许多热心居民,四处打听,如何办理认养、领养遗孤的手续……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至暗时刻,人性的光芒熠熠生辉。在这里每个亲人都是大家的亲人,每个孩子都是大家的孩子,每个母亲都是大家的母亲。然而,我们无法记住他和她的容貌,因为,无法凝视,我们的眼里噙满眼泪。人间有爱,众志成城,温暖就在您的温暖里。
“5.12”,一瞬间,苍天呜咽,草木含悲,数万生命骤然逝去,中国将永远铭记这个日子。国旗为你们低垂、汽笛为你们长鸣、大地为你们悲歌、同胞为你们祈祷,愿你们一路走好!
天未凉风,蒹葭秋水。这些天来,黑暗中,无数人辗转无眠,不思量,自难忘。到底是无奈还是悲痛,是感动还是震惊,已不再重要。大爱留人间,书信寄哀思。愿你们在天堂安息,愿大地不再有灾难,
写于2008年5月14日
作者简介
包学军,女,汉族,中共党员,中级社会工作师。从事城乡社区建设工作20多年,获得区“特别贡献社工”荣誉,上榜浙江省城乡社区千名抗疫人物英雄谱。多篇文章在国家级报刊杂志网站刊登,摄影作品在市级杂志刊登。爱好写作、阅读、旅游、集邮、美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