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访谈》每天傍晚6点与您见面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波访谈”公众平台或添加微信13039315828 13844045676与手机同步

郑和下西洋
儿时就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这次云南之行也算到了郑和的故里。郑和是云南晋宁人,回族,年幼家贫,因祖父、父亲到过天方(麦加)朝圣,12岁时明军掳入宫内做太监,受到燕王赏识,赐姓郑,名和,称为“三宝太监”。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委任郑和为正使,出使“西洋”。郑和率官兵、水手、工匠2.78万人,携带金银、丝绸、瓷器等物,乘坐26艘海船出海西征。
郑和所率领的船队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的28年间,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这无疑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肯定地说“郑和下西洋”,增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谊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和他在经济、文化交流史中的巨大贡献,在其故里晋宁县混阳镇修建了郑和公园,以供人们游览,园内存有的《马哈只墓碑》叙述了郑和家史,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徐霞客游踪云南
很早就接触过《徐霞客游记》这部不朽的著作。但真正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却是这次云南之行中关于霞客游踪的故事。因为霞客游踪的路线,我也在这次云南之行中“身临其境”,当然,我的云南之行,还完全属于走马观花。
作为我国著名的大旅行家和地理学家的徐霞客,是从公元1636年,明崇祯9年开始他的大西南之行的。在途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省的基础上,于明崇祯11年,也就是公元1638年的5月9日,徐霞客由贵州的普安龙入云南,经曲靖抵达云南府,然后到滇南、滇西等各地。
在宾川鸡足山安放了静文和尚的骨灰,又到丽江、大理、保山、临沧等地考察,历时两年多,其足迹遍及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在此过程中,徐霞客登临昆明西山、宾顺鸡足山、丽江玉龙雪山及南盘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名山大川,尤其是对云南的石林、溶洞、火山、地热、温泉等熔岩地貌做了详细的调查,留下了《滇游日记》、《鸡足山志》和《赠鸡足山妙行禅师诗》等。
崇祯13年秋,徐霞客生病并由杜司派人送回家乡江阴。《徐霞客游记》真实地描绘了云南的山川和风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画卷。徐霞客被誉为“千古奇人”,其《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书”。
当我聆听导游讲述关于徐霞客的故事的时候,当我游历于云南的名山大川的时候,特别是走进丽江、大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登上玉龙雪山的时候,仿佛那位中国著名的大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就在眼前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