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if domainstr!='www.zdwx.com'>
图文
#if>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if domainstr!='www.zdwx.com'>
文集
#if>
标签
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张小泱:好的报告文学是有温度的
文学评论|张小泱:好的报告文学是有温度的
精华
热点
2023-05-11 19:52:03
2223
阅读
关注
近读王长新老师大作《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不仅领略其笔力千钧,惊叹于他那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更惊叹于他的细腻与洞见,使得一个质朴而热情的乡村振兴模范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历史传承的文体,其特点是介于报道和小说之间,兼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点,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报告文学曾大放异彩,文坛上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其作品中所树立的光辉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而,这种文体也成为中国文学中极为重要的一股力量。
因为报告文学兼具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性,这就使得它具有更多可能性,但这也导致在后来的书写中,报告文学越来越像汇报,而失去了文学的灵动,我们也越来越难见到好的报告文学。
但王老师的大作《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们的耳目一新,让我们为之一振!这是一部说人话的报告文学,是一部讲人事的报告文学,是一部为“人”树碑立传的报告文学。本书主人公耿遵珠,山东茌平贾寨镇耿店新村党委书记,十几年如一日,把群众利益放前头,把践行党的宗旨放首位,热心为群众做实事,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和爱戴……
与通篇假大空的口号式的写作方式不同,王老师的作品更贴近现实,更接近人物本真,更具有模范感召力……由此也可见王老师在观察生活、选材、构思等写作环节的独具匠心。有的文学评论家说,报告文学是一种“行走的文学”,好的报告文学是行走出来的,这期间,作家要经过大量田野调查、勘察、采访,才能创作出一部好的作品。阅读《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毫无疑问,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王老师的每一处落笔,每一处呈现,每一处精彩瞬间,都是由双脚所绽放的文字之花,是他跟他所书写的模范人物亲密接触乃至灵魂高度一致的结果。因而,他笔下的人、事、物真实而亲切,正是我们所熟悉的鲁西农村社会、父老乡亲,正是我们所熟悉的优秀模范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已经摆脱了亘古不变、千人一词的旧式农耕文明的调性,没有无病呻吟,他善于通过人物写情感,但却又恰到好处地融入了理性的思维,情真意切,合情合理,让人动容。王老师还极擅长用诗意的渲染和细腻的笔触铺垫、烘托,不慌不忙,娓娓道来,让人沉浸在他精心编织的文学意境里,于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次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所有的这一切特质,都使得这部大作,出色地完成了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所能承载的任务,并且拾起了报告文学丢失已久的“温度”,它是柔软而温暖的,具有大气磅礴、细腻丰富的美学特征,值得我们一再精读和学习。
(张小泱系聊城青年作家、泰山文艺奖获得者)
查看全文
最新评论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14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