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早期水墨山水的代表者
文/翰墨轩
明清两代流放官员和流放文人的不断迁栖入关。促进了东北地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尤其是庄河地处沿海,是北上奉天黑龙江吉林的要道,许多文人墨客乘舟靠港,驻足庄河。受其影响,庄河文化的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光绪至民国时期,读书人的渐次增多,庄河在外做官的、留学的及宿儒遗老。
这些人,带着深厚的文化积累解甲还乡,因而更好的促进了庄河地区的文化繁荣且百花争艳。特别是绘画,改变了庄河自明清以来只注重壁画的历史。使传统的水墨画得到发展,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水墨画的高家。但能将传统的水墨画的技法溶融并得以创新的。当推许柳垣。许氏名韬光,字柳垣、柳园,号慎亭,谦号拙一生,以号行,世人称二先生,辽宁庄河南东谭人。
许氏一生设馆课第,精翰墨,通医术,推六壬,工绘画。花卉人物无一不工,尤精水墨山水,秉承家学,其父际学,兄柳村,绘画造诣均颇深。
许氏水墨山水,早法石田丶元镇丶子久,后宗米氏效吴庆云,甚禀造化。其山水不逐奇险刻意之风,巧取幽邃闲适的自然之趣。
其书云;“彼之以高峰奇瀑作画,吾取绵山阔水入笔”见《许氏作画笔录》。其作画惜墨如金,取材广泛,常是杈树怪石,寥寥几笔便成趣,多以干笔浓墨勾山形,以淡墨擦染,磊山石多用大荷叶皴,以大小混点植树。许氏山水画是見青山白道似描,見苍松飞瀑如写,用笔闲畅且笔墨苍率萧疏,韵律葱蔚,功力颇深。
讲究墨分五色,水渍墨彰,物像清新而雅润。尤精于水墨烘染,其笔下烘染的薄纱缥缈似的雾带,汪洋涟漪般的溪水,比之前贤更胜一筹。
且重于写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多的是以率意性的笔墨,抒写着对自然物像的赞美与憧憬的情感,既恪遵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擅于发挥,表现出旷达淋漓的个性画风。其作品用笔自然潇洒,作品既有物趣也有天趣。喜取全景式,“三远"之中,尤喜取平远,从经营布局风格看,多循“一河两岸式”,但景致豁达,笔墨简洁概括。不管磊山植树还是疏水,都处处見笔見墨。

且水墨蒼润,景物明丽,气韵神逸,画面语言清楚。许氏水墨画最大的特点是敢于融古放笔抒情,以笔墨代言于景物,贵于立意,以意境取胜。方熏在《山静居画论》中云,“作画必先立意,意奇则奇,意深则深,意古则古”。许氏作品多循此理。
民国时期与邱云烟,刘心田,蔡晓坡,张鸣山并称东北米派五君子。其作品在日本,韩国,朝鲜,及东南亚等地多有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