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玉馋酥臂,只恨非黛玉
乌以强
于是蒋玉菡说道:“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佳谶也)。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说毕,唱道:“ 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度青春,年正小;配鸾凤,真也着。呀!看天河正高,听谯(城门上的瞭望楼)楼鼓敲,剔银灯同入鸳帏悄。”唱毕,饮了门杯,笑道:“这诗词上我到有限。幸而昨日见了一副对子,可巧一只记得这句,幸而席上还有这件东西(借景抒情笔法,就像俗语所说“跟着蜜蜂找花朵”,闻香识女人,睹物生情。就像阳光下大树的影子一样,见到树影一定会看到上面的大树。文学语言就像大树与树荫的关系。语言关系就是因果关系)。”说毕,便干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见佛说佛,好章法),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众人倒都依了,完令。薛蟠又跳了起来,喧嚷道(“喧嚷”:嗷嗷乱叫,准确):“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这席上又没有宝贝,你怎么念起宝贝来?”蒋玉菡怔了,说道:“何曾有宝贝?”薛蟠道:“你还赖呢!你再念来。”蒋玉菡只得又念了一遍。薛蟠道:“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你们不信,只问他。”说毕,指着宝玉。宝玉没好意思起来,说:“薛大哥,你该罚多少?”薛蟠道:“该罚,该罚!”说着拿起酒来,一饮而尽。冯紫英与蒋玉菡等不知原故,云儿便告诉了出来(用云儿说出,是章法:风尘女子,说尽风流事)。蒋玉菡忙起身陪罪。众人都道:“不知者不作罪。”少刻,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便随了出来。二人站在廊檐下,蒋玉菡又陪不是。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便紧紧地搭着他的手,叫他:“闲了往我们那里去。还有一句话借问,也是你们贵班中,有一个叫琪官的,他在那里?如今名驰天下,我独无缘一见。”蒋玉菡笑道:“就是我的小名儿。”宝玉听说,不觉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虚传。今儿初会,便怎么样呢?”想了一想,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玦扇坠解下来,递与琪官,道:“微物不堪,略表今日之谊。”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也罢,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二爷请把自己系的解下来,给我系着。”宝玉听说,喜不自禁,连忙接了,将自己一条松花汗巾解了下来,递与琪官(一条松花汗巾,伏笔下袭人和蒋雨涵:伏笔千里也。好笔法)。二人方束好,只听一声大叫(收的好):“我可拿住了!”只见薛蟠跳了出来,拉着二人道:“放着酒不吃,两个人逃席出来干什么?快拿出来我瞧瞧。”二人都道:“没有什么。”薛蟠那里肯依,还是冯紫英出来才解开了。于是复又归坐饮酒,至晚方散。宝玉回至园中,宽衣吃茶。袭人见扇子上的坠儿没了(细心的袭人),便问他:“往那里去了?”宝玉道:“马上丢了(随口谎言)”睡觉时只见腰里一条血点似(恰当的比喻)的大红汗巾子,袭人便猜了八九分,因说道:“你有了好的系裤子,把我那条还我罢。”宝玉听说,方想起那条汗巾子原是袭人的,不该给人才是,心里后悔,口里说不出来,只得笑道:“我赔你一条罢。”袭人听了,点头叹道:“我就知道又干这些事!也不该拿着我的东西给那起混账人去。也难为你,心里没个算计儿。”再要说几句,又恐沤上他的酒来,少不得也睡了。一宿无话。![]()
至次日天明,方才醒了,只见宝玉笑道:“夜里失了盗也不晓得,你瞧瞧裤子上。”袭人低头一看,只见昨日宝玉系的那条汗巾子系在自己腰里呢,便知是宝玉夜间换了,忙一顿把解下来,说道:“我不希罕这行子,趁早儿拿了去!”宝玉见她如此,只得委婉解劝了一回。袭人无法,只得系在腰里。过后(巧妙的转折)宝玉出去,终久解下来掷在个空箱子里,自己又换了一条系着(前后穿插,交代清楚)。宝玉并未理论(此句话仿佛飞来语言,前后不搭),因问起昨日可有什么事情。袭人便回说:“二奶奶打发人叫了红玉去了。她原要等你来的,我想什么要紧,我就作了主,打发她去了。”宝玉道:“狠是。我已知道了,不必等我罢了。”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金姑玉郎是这样写法。事事拧着写,贾宝玉爱着林黛玉,元妃却偏着薛宝钗。拧巴着读者的心,就是好的文字)。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大奶奶、二奶奶她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到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分一分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说着便叫紫绡来:“拿了这个到林姑娘那里去,就说是昨儿我得的,爱什么留下什么。”紫绡答应了,拿了去,不一时回来说:“林姑娘说了,昨儿也得了,二爷留着罢。”宝玉听说,便命人收了。刚洗了脸出来,要往贾母那里请安去,只见林黛玉顶头来了。宝玉赶上去笑道:“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又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自道本是绛珠草也)!”宝玉听她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既有青梅竹马,又来一个“金玉良缘”,拧着写,拧出人性、故事、社会。就像三文鱼蘸着芥末,顶鼻子香)林黛玉听他这话,便知他心里动了疑,忙又笑道:“好没意思,白白的说什么誓?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宝玉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林黛玉道:“你也不用说誓,我狠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宝玉道:“那是你多心,我再不的。”林黛玉道:“昨儿宝丫头不替你圆谎,为什么问着我呢?那要是我,你又不知怎么样了。”正说着,只见宝钗从那边来了,二人便走开了。宝钗分明看见,只装看不见,低着头过去了,到了王夫人那里,坐了一回,然后到了贾母这边,只见宝玉在这里呢(宝钗往王夫人处去,故宝玉先在贾母处,一丝不乱)。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峰峦全露,又用烟云截断,好文字)。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她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没意思起来”:恰当地写出薛宝钗的心理。薛宝钗心气高矣)。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巧妙的连词)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她,少不得褪了下来。![]()
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傍看着雪白一段酥臂(贾宝玉情痴,见一个爱一个。所有的女儿他都爱),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她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太白所谓“清水出芙蓉”),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回身才”一个“才”字,精妙。达到了花看半开,有生命力的语言的效果。要写鸟儿振翅欲飞才好,能让人充满想象力)要走,林黛玉蹬着门槛子(“蹬着门槛子”;蹬:写出林黛玉醋酸的心理),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忘情,非呆也。贾宝玉忘情,露于宝钗,是后回累累忘情之引)。”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它就‘忒儿’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正是:元春赐节礼
宝玉同宝钗
宫扇各两柄
香珠各二串
凤罗各二端
芙簟各一领
独少林黛玉
黛玉翻醋缸
偷窥两宝会
宝玉索香串
宝钗泽肌肤
容易褪不下
宝玉馋酥臂
只恨非黛玉
恰巧黛玉见
甩巾骂呆雁。
作家简介:乌以强,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是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评委。曾获山东省泰山文学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特别大奖等。主要作品有《车站》《怀念母亲》《乡党委书记》《三棵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