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陈俗旧习
文/胡振亮(陕西)

解放前到解放初期,黑木头川人爱讲迷信。人们有个头疼脑热的,认为是鬼打搅了,拿一张黄纸、点一柱香,在病人身上展来展去,还念念有词:一磨神,二磨鬼,老家老亲都磨起,死鬼魍魉都磨起。磨了头、头不疼,磨子眼、眼儿明,磨了腰、腰不疼,磨了腿.腿不疼,磨了前胸磨后胸,全身上下都磨起,一碗江水送你出远门,再不要打打搅撹。摆一碗水,把香和黄纸搁在碗上点燃,水冒泡就是展磨成功,把水倒在险畔上,算是把鬼送走了。病人盖上大棉被,出一身汗,病好了,就是展磨好了。幼儿有病了,说是指甲鬼打搅,请扣指甲的艺人扣指甲鬼。艺人来了,上香点纸,,一手拿菜刀、一手拿擀仗,念念有词:一柱名香上天宫,玉皇亲自点神兵不点天上神、不点地上神、单点东方五道神.......请起了东,南、西、北、中五道神,然后便命令请来的神到 xxx 家庭给小孩捉拿指甲鬼。
谁家的女人有精神病了,说是跟上毛鬼神了,便请专会摄毛鬼神的巫神来摄毛鬼神。巫神先请神,把神请到家,就在院子里舞几圈。便开始唱陕北民歌和陕北道情把毛鬼神哄来。最后叫毛鬼神钻进一个瓷油瓶。唱道:"瓷洲城,好地方,三间房亮堂堂....."。唱完,让病人在瓶口吹上一口气,算是把毛鬼神摄进瓶里,送出去。不知巫神用什么魔法,他唱、病人也唱.病人在瓶口吹一口气后,就突然清醒了。
如果有谁家人病得很重,时间又长,就请巫神来家跳神。巫神手拿三山刀,点上了香,就批神了。主人跪在地上,虔诚祷告,巫神唱着神调,和主人一问一答,最后摄副药,给病人喝了,就算把病治好了。或说你的地方不对啦,坟不对了,要进行处理。也有说你的魂走了,需给病人叫魂。有时也说他还要下地狱找魂,巫神躺在棺材里,棺材盖上放一只公鸡(用意是巫神在棺材里已经死了,还魂后要公鸡给他换气),等巫神从棺材里出来,算是把魂找回来了。
庄子里连续几年死上几个年纪小的人,村民说是整个村子出了问题,请灵神,抬楼子,随楼子带一个替神神说话的人,说是死人作怪,有出墓鬼了,楼子带路,跑到谁家的坟前,就得把死人挖出来,有时连挖几座坟。或是说庄里有了狗妖,要圈庄。楼子在村子里跑上一圈,算是把狗妖挡在了庄外,进不了庄了。
夏天,久旱不下雨,庄人要抬龙王爷楼子乞雨。村民头戴着柳圈,赤脚,一人领唱:"东海龙王显显灵",众人齐唱、"救万民"。庄稼起虫,也要抬虫郎爷治虫。有时不抬楼子,杀一只羊,叫领牲,给羊身上泼些水,羊抖一抖身上的水,算是牲领起了。把羊一杀,肉分给全庄人,每户一份。每过时分八节,庄里还有人到庙上烧纸点香。解放后,国家号召破除迷信,这些民俗迷信也就逐渐消失。

(七孩子们的玩法
解放前到解放初期,孩子们玩耍和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孩子们没有玩具,主要以当时废弃的钱币麻钱铜元为主要玩具。孩子们聚集两个以上,就可以赌一赌跌麻钱、有字的一面叫码,.有格的一面叫 子儿,(连起来读去声),每人出一枚麻钱,先把钱放在手背,抛在空中,敢快把手翻过来,接在手中,每人一次,根据接住钱多少,分先后依次序跌。跌时,先把钱握在手中.抛在地上。口中 念字儿,地上有字儿的钱都是跌钱人的,口中叫码,跌在地上有码的都属于跌钱人的。轮流跌下去,钱跌完了这次就结朿了,再来一次。
还有拍杆杆,一人手中握两个麻钱,跌到地上、敢快把钱压住,让其他人猜、猜两个都是码的,在大她指旁压钱、猜一个是子儿,一个是码的把钱压在手指尖的地方,猜两个都是 子儿的、把钱压在小指旁,压对的,出钱人给压钱人赔钱,压错的,出钱人把压钱人压下的钱收回。压钱人压钱多少,由出钱人规定,有限数的,也有不限数的,压在姆指和小指对的,出钱人赔双倍的钱,压在手指端对的,赔单倍的钱。

还有砍钱,孩子们各出几个相同数目的麻钱,叠加再一起,周围划一个圆圈,不远处,划一条横线,孩子们站在线上,依次用大铜元砍麻钱,谁把圈内的麻钱砍出圈外,麻钱就归谁,直至把圈内的麻钱砍完
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玩捉迷藏,一个孩子站在中间叫站岗,其他孩子围在四周,站岗孩子左手握拳,其它孩子各伸出一个手,一个压一个,压在站岗孩子的拳头上,站岗的孩子右手在上面边扶摸边说:点点尕尕,驴球裹罗、怨殃二气,猪狗放大屁、谁笑谁蒙蒙”,那个孩子笑了、就把那个孩子的眼睛蒙住、其他孩子找地方藏起来,放开蒙眼孩子,去搜寻藏起来的孩子,被找出来的,还要能逮住,若找到的孩子躲开跑回岗,也不算输、这时站岗的孩子高喊:老毛老毛回岗来,干草圪节燃火来。这时所有藏门门的孩子拼命往回跑,被蒙的孩子到处乱抓人,若抓任谁,就把谁蒙起来,充当下次被蒙的人,若一个也抓不往,还要再把他的眼睛蒙起来,再来下一次。
孩子们也玩翻马槽,两个孩子。用一根线绳。两头连在一起,套在两手指上,两中指挑两次出现一个马槽,两人轮翻来翻,就能翻出好多花样,两根面,花阁阁,鸡屁股,,,,,,。
以后,铜元,麻钱被国家收购,孩子们又玩起跳岗,踢毛剪,打木猴,抓石子,老鹰抓小鸡,弹玻璃球等活动。
对于这些玩法,我就不一一介绍了,现在的孩子,想是见也没見过吧。

作者简介:胡振亮,生于一九四四年二月,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殿市镇殿村人。中师学历,中学退休教师。写写散文,诗歌,聊以自慰,图个老有所乐。有文学作品,在《三江文学》网络平台其它文学网刊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