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孩子们的玩法
解放前到解放初期,孩子们玩耍和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孩子们没有玩具,主要以当时废弃的钱币麻钱铜元为主要玩具。孩子们聚集两个以上,就可以赌一赌跌麻钱、有字的一面叫码,.有格的一面叫 子儿,(连起来读去声),每人出一枚麻钱,先把钱放在手背,抛在空中,敢快把手翻过来,接在手中,每人一次,根据接住钱多少,分先后依次序跌。跌时,先把钱握在手中.抛在地上。口中 念字儿,地上有字儿的钱都是跌钱人的,口中叫码,跌在地上有码的都属于跌钱人的。轮流跌下去,钱跌完了这次就结朿了,再来一次。
还有拍杆杆,一人手中握两个麻钱,跌到地上、敢快把钱压住,让其他人猜、猜两个都是码的,在大她指旁压钱、猜一个是子儿,一个是码的把钱压在手指尖的地方,猜两个都是 子儿的、把钱压在小指旁,压对的,出钱人给压钱人赔钱,压错的,出钱人把压钱人压下的钱收回。压钱人压钱多少,由出钱人规定,有限数的,也有不限数的,压在姆指和小指对的,出钱人赔双倍的钱,压在手指端对的,赔单倍的钱。

还有砍钱,孩子们各出几个相同数目的麻钱,叠加再一起,周围划一个圆圈,不远处,划一条横线,孩子们站在线上,依次用大铜元砍麻钱,谁把圈内的麻钱砍出圈外,麻钱就归谁,直至把圈内的麻钱砍完
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玩捉迷藏,一个孩子站在中间叫站岗,其他孩子围在四周,站岗孩子左手握拳,其它孩子各伸出一个手,一个压一个,压在站岗孩子的拳头上,站岗的孩子右手在上面边扶摸边说:点点尕尕,驴球裹罗、怨殃二气,猪狗放大屁、谁笑谁蒙蒙”,那个孩子笑了、就把那个孩子的眼睛蒙住、其他孩子找地方藏起来,放开蒙眼孩子,去搜寻藏起来的孩子,被找出来的,还要能逮住,若找到的孩子躲开跑回岗,也不算输、这时站岗的孩子高喊:老毛老毛回岗来,干草圪节燃火来。这时所有藏门门的孩子拼命往回跑,被蒙的孩子到处乱抓人,若抓任谁,就把谁蒙起来,充当下次被蒙的人,若一个也抓不往,还要再把他的眼睛蒙起来,再来下一次。
孩子们也玩翻马槽,两个孩子。用一根线绳。两头连在一起,套在两手指上,两中指挑两次出现一个马槽,两人轮翻来翻,就能翻出好多花样,两根面,花阁阁,鸡屁股,,,,,,。
以后,铜元,麻钱被国家收购,孩子们又玩起跳岗,踢毛剪,打木猴,抓石子,老鹰抓小鸡,弹玻璃球等活动。
对于这些玩法,我就不一一介绍了,现在的孩子,想是见也没見过吧。

作者简介:胡振亮,生于一九四四年二月,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殿市镇殿村人。中师学历,中学退休教师。写写散文,诗歌,聊以自慰,图个老有所乐。有文学作品,在《三江文学》网络平台其它文学网刊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