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颂
——献给5.12世界护士节(新韵)
王楼(内蒙古)
鲜花怒放映云天,护士柔情似絮绵。
事奉病人如爱母,散发馥郁胜幽兰。
时时救死仁心尽,日日扶伤道义传。
大汗淋漓仍媚笑,腰酸背痛却怡然。

黄河仲夏风光(新韵)
文/王楼(内蒙古)
迤逦黄河九道弯,悠悠东逝卷狂澜。
起伏澎湃千帆过,汹涌奔腾百鸟喧。
岸柳摇枝莺展翅,渔夫收网鲤撒欢。
鹅鸭水渚相嬉戏,鹤鹭沙滩秀靓颜。

五一假日归故土(新韵)
王楼(内蒙古)
风和日丽柳丝长,休假合家返王庄。
明媚春光收眼底,馨香故土暖心房。
大清河水千帆竞,曲径丛林百鸟翔。
悦耳乡音勾记忆,当年发小可安康?
注:1,王庄,我家乡的村名,王出律,不改。2,大清河,我家乡的一条大河。

诗词研读心得(三)
王楼
江城子.钟南山院士赞
赵秀珍
江城一病举国昏。遣三军,动全民。老骥奋蹄、挥臂战瘟神。蹈火赴汤无所惧,扬白发,树雄心。
当年非典荡风尘,去邪云,送阳春。狂疠新冠、欺我逾八旬。担道铁肩出利剑、连众手,撼昆仑。
阅读心得——
这是一首英雄赞歌。作者用精湛的文字,怀着深挚的热情,讴歌了钟南山院士在两次大的疫情面前,奋不顾身,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力挽狂澜的伟大功绩。
上阕,开头三句交代背景。第一句写武汉疫疠蔓延全国,二三句写党中央果断调兵遣将,号召全国驰援武汉。四五句写在这紧要关头,钟南山院士毅然挺身而出,与疫魔展开了殊死斗争。句中用“老骥”比喻耄耋之年的钟南山先生,用“奋蹄”比喻挺身而出,“瘟神”比喻疫疠。这些比喻贴切形象。最后三句赞扬钟南山院士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成语“赴汤蹈火”也是形象的比喻。
下阕,开头三句回顾十七年前钟南山院士在战胜非典斗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句中“风尘”“邪云”“阳春”都是比喻。“风尘、邪云”都比喻疫魔,“阳春”即阳光明媚的春天,比喻战胜疫情后的大好形势。句中“荡”“去”“送”三个动用得贴切而有力,显示了钟南山先生的威力。三四句笔锋转向现实,点明钟南山先生已八十多岁,为下面三句写钟南山先生出战作铺垫。最后三句赞扬钟南山先生虽已年逾八旬,但勇担道义,奋不顾身,毅然投身抗疫战斗,并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做出了巨大贡献!“担道铁肩出利剑”一句为了格律的需要,词序作了颠倒,应该是“铁肩担道出利剑”,“担道”即承担道义或大爱,全句说为了道义,为了大爱,果断出击。“撼昆仑”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钟南山先生的威力和战绩。
这首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主要有三点:
一,立意鲜明,选材典型,笔墨集中。“赞”是全词的文眼,作者选材、剪材都从“赞”字出发,做到字字句句紧扣主旨。
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特别恰当地运用比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这一点无需再述。
三,遣词造句精当,特别恰当地运用动词,增强语言的意蕴。如“荡风尘”“去邪云”“送阳春”中的三动词就有力地表现了钟南山先生的威力、气魄。
总之,这是一首反映抗疫题材作品中少有的佳作,我从中获益多多。
(202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