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诗与评丨
《四首听雨的诗》
作者:尘缘
评《我的雨巷》
作者: 白云
1(梧桐雨)
窗外疏雨偷吻梧桐
笑微云淡河汉计已穷
一气之下我
撕碎了流年春梦
原以为时间会抚慰伤痛
未料相思更浓
独伫寂寥
任凭午夜阑珊诗意涌
怎堪
热血渐冷爱已成风
背人处偷弹珠泪
帘栊残烛红
梧桐雨伴无眠至鱼肚白
道尽余生心思与悲恸
2(听夜雨声声)
敢为上帝掘暮人
笑天下离谱与放纵灵魂
君夸浮云飘逸
我更爱脚下朴实沙尘
听夜雨声声
思绪纷飞掠伦敦
坠洛杉矶
往事犹梦泪湿三更
一会儿锤击地狱之门
一会儿点燃阿拉丁神灯
莫名的激情
渴望鲜血染红昆仑
窗外细雨似粗糙手纹
抚摸记忆伤痕
喧嚣挽凄凉闯入诗
独缺贝多芬
讨厌下雨但留恋雨声
那滴滴答答人生
除了绿肥红瘦
还有心路上小免子飞奔
3(等君来上海听雨)
恨无知音甘霖赏
海枯情也狂
说尽相思望断南飞雁
指间琵琶吻碧波浪
客舟中歌楼上
醉看吴浓软语歌艳舞香
豆大汗珠似乱箭
滴血记忆逃进了梦廊
一任梨花抖柳絮怅
花开声音哟
被喧嚣水流冲光
泥泞心骑五月辗转诗章
勿悲那爱火湿漉成殇
撑着伞
与君偎江堤听雨唱
4(我的雨巷)
一夜雨声无眠
思念抖落着陈年谷子
供奉心田
忘不了雨巷尽头哟
那柄油纸伞
陪伴过消魂时光与离殇
分不清雨还是泪
回首人生路愁多乐少
汩汩冲刷遗憾
我的雨巷
失去眷顾老墙青苔斑驳
风铃一般笑声滑入梦
回不到滋润往昔
再也难逢雨中同行人
萧瑟余生举步泥泞
~~~~~~~~
评《我的雨巷》
白云(日本)
王佐臣老师这篇《我的雨巷》,令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戴望舒先生的《雨巷》。二者虽相距百年,那淡淡的忧愁,竟然殊途同归,俯拾辗转的诗意,犹纷飞的指间湿漉漉雨滴哟,一次次透彻心魂,催人浮想万千!
个人认为:二首雨巷相同的是,都具有江南文人细腻的笔法,浪漫的想象、恰到好处的夸张、与情深深雨蒙蒙的特写。不同的是:戴望舒先生将复沓往事,朦胧的意象,用不平凡的文字,将其巧妙地揉合在一起,继而笔锋一转,坦对现实遭遇过的失落。纵使心不甘,意不愿,依旧执着无畏的精神,欣赏油纸伞穿梭滚滚红尘。 而王佐臣老师《我的雨巷》,侧重的是缅怀刚去世不久贤慧的妻子,意在强调“回首人生路愁多乐少”的苦闷心结,讴歌与梦同行,漫步雨巷的恩爱时光,可谓字字坠入情深似海,句句攀登思念的山峰。戴舒望的《雨巷》着眼大格局,故而惊艳山河,家喻户晓。王佐臣老师的《我的雨巷》,旨在刻划上海暖男,人间痴情种。行行欲言又止,滿篇“思念抖落着陈年谷子”。王佐臣的现代诗,一向以出神入化闻名,此诗,他仅仅用短短十五行,彰显爱旗,道尽相思。合上王先生《我的雨巷》之后,自己如同置身於那青苔斑驳的老墙旁,耳边传来风铃般的笑声。愈发感叹:只能在梦里寻找,再也回不到往昔。读着余生在萧瑟的晚风中,泥泞在雨巷彳亍并左顾右盼等诗句……,不由触景生情,顿觉一笺雨水糢糊了我的视线,倍加感受凄楚伤感。读王佐臣的诗,除了折服作者文采斐然,笔锋犀利之外,就是被他的文字所饱含的无限深情而陶醉。
一篇篇山有骨格,水附灵性,人须直面忠贞的优秀诗篇,将飞舞时空,勾勒这位吴越才子儒雅神态,吟咏可歌可泣爱情故事。此刻,我仿佛看见诗人,在江南悠长的雨巷里,踏歌徐行,迎面而来。
~~~~~~~~
![]()
【作者简介】
王佐臣,笔名尘缘,1953年出生,上海籍。散文作家,自由诗人。系书评,翻译,旅游与美食的爱好者。
~~~~~~~~
![]()
【诗评人简介】
白雲:七七届大学毕业。八六年留学深造。从事医学,悬壶济世。闲暇时,寄情于山水花鸟,忘怀于诗词翰墨。诗酒为伴,独酌独吟,或倾樽酬唱,或因时而作,或因事而赋,或望月怀远,或踏青拾句,或寄情天涯,乃性情中人也。日积月累,汇而成编,诗陋语拙,读者鉴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