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节的思念
作者/张雨和
朗诵/孔祥会
梦醒了。朦胧中,我睁开眼睛,极力搜索着梦中的记忆:一家人围在妈妈身边,送上母亲节的祝福,妈妈笑得是那样的开心。
我翻身下床,走到窗前,凝视窗外,夜深人静,细雨绵绵,心里一片凄凉。
哟!又到母亲节了,可我再没机会为妈妈送上节日的祝福了,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我落泪了。

妈妈走了,走向天堂两年了,这两年的母亲节,我们失落、我们悲伤,因为身边没有了慈母。
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摘抄了老舍的一段话,保留至今。“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深夜,突然想到了这段话,不禁引起了我对妈妈的思念与回忆。
记得那年我十四岁,爸爸因病突然去世,我和两个弟弟眼巴巴的看着悲痛欲绝的妈妈,不会、也不懂得去安慰。那年,妈妈年仅三十三岁。
爸爸走了,妈妈的难、妈妈的苦、妈妈的累、妈妈心里的悲伤,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在极其艰难中,妈妈以超人的毅力默默承受着。
那时,偶尔半夜醒来,我看到妈妈坐在床上,脸上挂满了泪水,似懂非懂的我,也流下了泪水。当妈妈过世时,这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于是,在妈妈的悼词中,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那缺衣少粮的年代,她老人家不让孩子们受一点委屈,自己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压力,把快乐带给孩子们,到夜晚,看着熟睡的孩子,才默默释放自己心中的悲伤,以泪洗面"。
苦难的岁月,磨炼出妈妈不畏艰难的钢毅性格,一个人拉扯着我们兄弟三人,妈妈付出的不仅仅是母爱,更是弥补了我们缺失的父爱,是妈妈用她的青春与不息的拼搏换来了我们幸福的童年。

如今,我们兄弟三人都已娶妻生子,而且有了隔辈人,真难以想象,妈妈为我们成家立业是怎样的节衣缩食和一生的凄苦。
孩子是游走在母亲体外的心脏。孩子在哪,妈妈的心就在哪。我们上学,妈妈的嘱咐是好好读书。我们工作,妈妈叮嘱的是听领导的话。我们成家,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过日子。再简单不过了,然而正是这简简单单的教导,让我们成长、使我们成熟。
妈妈的爱无处不在,我们生病了,她日夜守护,让我们早日康复。儿媳生孩子,她跪拜祈祷,祝愿母子平安。
记得妈妈去世时,全家人整理妈妈的遗物,一个红色的书包,装满了妈妈二十多本荣誉证书:“塘沽区人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街道工作者"、“模范五好家庭”等等。看到那些荣誉证书,也让我想到了妈妈病退后,投入了街道工作,在没有报酬的居委会主任岗位上干了十几年,年满六十岁的妈妈,以她始终无悔的追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八十二岁的妈妈去世时,众多人前来致哀,有社区的领导,有新老邻居,有她娘家和婆家的亲人,二百多人挤满了告别大厅,她七十多岁的同胞弟弟强忍悲痛致了催人泪下的悼词。那一幕,让我感受至深的是妈妈的人格魅力。
站在窗前,我思绪万千,多想还能回到梦里,看着妈妈那开心的笑容。然而,现实就是残酷的,失去的不会再回来了,往年为妈妈送上母亲节礼物的场景不会再有了,我只能把母爱和对妈妈的怀念铭记于心。
妈妈,这辈子我们享尽了您的母爱,多么期待给您更多的回报啊——祈望下辈子,我们还是相依为命的母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