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京城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一、 船游御河
——从紫竹院到颐和园
(2023年4月30日)
御河滋润绿葱葱,
岸柳丛中显醉红。
景点参差分特色,
画船一路进轻风。
御河又称“长河”,其历史可追溯到金代的闸河,清乾隆年间经过整治改为皇家专用河道。每到春夏时节御河两岸柳绿桃红,美不胜收,留下了“天坛看松,长河观柳”的佳话。
如今的“皇家御河游”,从北京展览馆后湖的“皇家船码头”起航,途经北京动物园等处到达紫竹院公园。我们在紫竹院紫御湾码头登游船,经过广源闸、万寿寺、长河桥等多个著名景点,最终到达颐和园。

二、紫竹院记
(2023年4月30日)
紫竹绿水映芳菲,
古木参天类翠微。
游舫轻盈人笑语,
御河流过不知归。
紫竹院,1600多年前为古高梁河源头。元时水利学家郭守敬为解决北京用水,在上游筑人工河即今长河,蓄引玉泉山水为湖。明时在湖北岸建万寿寺下院紫竹院,清时又在院之西建行宫,为帝后皇亲乘船游颐和园中途休息之处——封建时代往往称皇家御用的河道为“御河”。今建筑均已不存,仅以当年的“紫竹院”命名。
解放时这里一片荒芜,1953年后经全面重修,辟为紫竹院公园。全园40余公顷,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有三湖两岛一堤,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结合,幽篁百品,翠竿累万,举目皆如画,四时景宜人。春风暖筱百花舒,夏霭轻舟翠盖浮,秋雨润芦枫叶艳,冬云瑞雪映松竹。
三、参观地质博物馆
(2023年5月2日)
百年地馆大观园,
荟萃精华有万千。
异彩纷呈新耳目,
外行看展也陶然。
中国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16年,是中国人创建最早的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积淀了丰厚的自然精华和文化遗存,以典藏系统、成果丰硕、陈列精美享誉世界。馆内设有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厅、史前生物厅等基本陈列厅和两个临时展厅。
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数十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我们看到了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看到了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还看到了世界最大的“水晶王”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大批国宝级珍品。在临时展厅,感受了“畅游珊瑚礁世界”的奇妙。整个展览融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象征爱情之石的红宝石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和《诗词名篇与秦皇岛》,分别在京津冀头条和秦皇岛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