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蒙山游记
作者:吴淑娟
多少次,站在梁塬之上,远眺云蒙山,巍巍壮观,直接云天。它像一条巨龙,腾跃在洛河之北,神龙起舞,连峰耸翠。又似一道屏障,自西向东,连绵百里,护佑着洛州儿女。 山高又险,苍苍茫茫,山上云雾缭绕,烟岚袅袅,久久不散。骤雨初歇、阳光朗照之时,水气升滕,云蒸霞蔚,烟云缥缈,恍如仙境。这大概就是“云蒙山”得名的由来吧。 癸卯年春夏之交,借着假日,我们驱车前行,为一睹云蒙山的容颜。 出城东,经花石浪,过洛河大桥,左拐,上石麻路。路宽且平,奔驰如飞。沿路绿树成阴,小楼林立。核桃树居多,树身如腰粗,树冠遮庭院,枝枝叶叶,繁茂如伞,投下浓阴一大片。树间多挂红灯笼,漂亮喜庆。偶见地里有劳作的农人,锄草耕耘,自在悠然。这真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麻坪河绕着山脚,缓缓流淌。河水清澈见底,时有鱼虾出没。岸上的庄户人家,高楼大院,红瓦白墙,甚是富足。看着眼前这安静美好的画面,谁能想到,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洪涝灾害。谁能想到,这么安静温柔的河流,一旦咆哮起来,竟地动山摇,洪水肆虐。 车行将到麻坪街时,左拐,沿云蒙山村路直行。约百米后,乃见一个红色牌坊,牌楼上写着“云蒙胜景”四个大字。看来,云蒙山景区近在眼前了。过了牌坊,再走几十米,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块巨上,上面是“云蒙山”三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朱红鲜艳。 经过“云蒙山党群服中心”,左拐,准备上云蒙山。抬头仰望,云蒙山陡立峻峭,怪石嶙峋。林海茂密,遮天挡日。分不清那儿是山,那儿是天。看不到山顶,见不着庙宇。路悬在半空,似一条玉带,蜿蜒曲折。幸亏老周车技好,双手急转方向盘,脚踩油门,过峰上坡,避石躲险。过五关斩六将,车子终于上到了半山腰,停到了一块平坦之地。 我们站在山腰,被林木包裹着。抬头,层峦耸翠,上出云宵,古柏老松,接天连日。低头,深不见底,绿树成海,一片绿洋。飞瀑如练,流珠溅玉。 我们一行人稍作休整,开始登山。山路狭窄,仅容一两人通过。路边的树木上,偶见红色布条或有红色字迹。同行者说,这是好心人给旅游者做的路标。上山多岔路,以防走偏。经冬的落叶还未腐烂,厚厚的铺在林间,踏上去沙沙作响。山上古木众多,自然繁衍。有孤松傲立,有白杨钻天,有灌木丛生。藤缠绕着树,蔓依附着石。石生树,树连石,相生相依,共荣共枯。 老周走地气喘吁吁,于是脱了外套,坐下休息。而琪琪一个劲地喊渴。这次登山,竞忘了带水。为鼓舞士气,我说,听说山顶有卖饮料与吃食的。快到山顶了,我们再努力走一段路,就有吃的有喝的了。 忽见一尊巨崖,挡住了前路。崖高百米,雄伟壮观。陡峭险峻,气度不凡。头大身小,微微前倾。老周说,这叫舍身崖。相传,沉香在奔赴华山救母之前,在云蒙山修练武功。他闻鸡起舞,百练不辍。多年后,武功练成,他准备离开云蒙山,去华山西峰救母。可路途迢迢,山重水复,何时才能到华山呀。他痛苦不已,独自来到巨崖边,伸开双臂,用力一蹬,纵身跃下高耸入云的石崖。也许是沉香的至诚孝心感动了天地,跃崖而下的沉香在山崖中舍去了肉体凡胎,得道成了仙。于是他腾云驾雾,风驰电掣一路飞奔,到了华山莲花峰顶,他挥起神斧用力劈开了华山,救出了母亲。 登上舍身崖,有种“众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云在头上飘,风在耳边吹,树在身边立。群峰耸立,万山披绿。云绕雾罩,烟水浩淼。轻风拂过,群树欢歌,有丝丝凉意。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山南,洛南县城隐隐约约,洛河畔机器轰鸣。山北,麻坪街道依稀可见,屋舍差参错落。有几个胆大的游客,站在崖头,正比心拍照呢。 转过舍身崖,继续向西行,十几分钟,就见到一古庙。古庙年久失修,残垣断壁。庙里香火正旺。抬头望见观世音菩萨慈眉善眼,端坐莲花台上。古庙的梁脊上,有斗拱,有雕花,依稀可见当年的宏伟气势。守庙的是一老翁,慈祥可亲。向老翁讨水喝后,转向庙后。后院有一石碑,碑上有文字,相传是清代遗留下来的。 下山的路,轻松愉快。车到云蒙山党群服中心院子后,休息一会。孩子们下到溪水边,赶鸭子,抓蝌蚪,打水仗。又走上会仙桥,拍照留影。 麻坪是樱桃之乡,盛产樱桃,想摘些樱桃。来到百亩果园,见树上樱桃如绿豆,一颗挨着一颗。只可惜来得有些早,果还是绿的。 春游云蒙山,是一场愉快之旅。登云蒙仙山,观洛州美景;赏书堂林海,望华岳奇峰;听沉香传说,感至孝传统:品农家美食,怡山水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