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读书摁进生活里
作者:徐一民
读书,不光是获得知识汲取营养,也能陶冶情操修心养性,它又是一味神奇汤药,可以滋润干枯的心灵,舒解忧郁苦闷的情愫。“七情之病,看书解闷”。
我曾开个书屋边售书边养成喜爱读书的习惯。四十九岁时下岗,在书屋里看书解惑,想寻找到做生意的商机。看到一杂志名作家言:“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这应该是看书人的一些感悟,其中的道理才是值得人们用心揣摩。读书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人生充能量的历程,正如扬振宁教授说过的“人与猴子的区别在于人的知识可以积累,而猴子却不能”。今天之所以走向更高的文明,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知识能改变命运,也能改变世界。飞速发达的今天,那些引领全球的高科技,每一项成果都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邓小平也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有看书的嗜好,就像有人问一位登山运动员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得到的回答是:“因为它在那里”。爱书者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念,非好书不读。让我们去读好书吧,因为“智慧"在那里。著名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写到公人翁孙少平,“在一粒豆大的烛光下聚精会神地看书。那件肮脏的红线衣一直卷到肩头,暴露出令人触目惊心的脊背—青紫黑癜,伤痕累累”!我真舍不得这孩子,搬砖那么累,那么辛苦还那么认真看书,我落泪了。还有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人世间》里写道,“除了上大学,还有什么其他方式能算得上是一种改变人生的正派方式。如果一个人终生都缺少知识和思想,那么,他连一颗黄豆也不如。黄豆还能榨出豆油或酿成酱油”。我品读着作家的这些笔墨,感触直击心灵的共识!
我不愿意颓废,暗自告诉自己,珍惜生活,热爱看书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享受新时代的快速节奏生活时,多元化的社会变革也冲击着人们的意识理念,追求物质富裕忙忙碌碌哪有时间看书。而书里又不能生金冒银,于是渐渐淡化了去书店的路。我去年因中耳炎症加重,在医院做了手术,住院半个月,还坚持看了两本书。病友们说,没听到你手术后的呻吟声,术前术后只有你在看书。一本爱不释手的书是有魅力的,就像吃饭一口一口的咽,慢慢地消化产生能量。读书明理,也活出健康,活出精彩!
十几年看书,肚子里有点文墨,朋友们邀请我向某文学传媒平台投稿,于是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作品,每年还多次被平台授于优秀散文奖。物质有收获,精神获得巨大满足。荣誉只能代表过去,荣誉激励着我不懈地认真读书,把读书摁到生活里。不断去学习,提高个人文化数质、气质和魅力,这才是值得自己去努力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