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就是未来
——写在“五四”青年节
文/云蒙山人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每当唱起这首歌,不由得壮志凌云,热血澎湃。
其实,《共青团团歌》的创作本身就充满了“青年色彩”。1987年5月,34岁的胡宏伟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征集团歌的启事,顿觉热血沸腾。此前,他曾因创作《长江之歌》名声大振,正处于激情之中。他一口气拿出了五六个方案,经过反复修改,决定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词寄给《中国青年报》。1987年10月31日,该报刊登了10首从全国5300多首应征歌曲中选出的候选作品,胡宏伟的歌词排在第一位,最终成为中国共青团团歌。

青年是一种姿态,胸怀祖国。
青年之前,恩来先生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图大志,遍寻真理,鞠躬尽瘁,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像一座巍峨的丰碑,伫立在历史的天空。
青年是一种心态,放眼世界。
“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用壮士断腕的勇气,刮骨疗毒,推陈出新,舍小我顾大家,在改变旧中国面貌的千秋伟业中,留下了名垂千古的记忆。

青年是一种状态,心向未来。
世界的舞台展示中国,中国的舞台包容世界。天下大同,美美与共,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洋舰队,把郑和六下西洋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共圆复兴梦,引领时代风,更是当代青年的光荣和梦想。
有奋斗才有收获。不管是老年、壮年还是青年,都应该以青年的姿态、心态和状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理想彰显“青春本色”,做怀抱梦想的新时代好青年;用担当增添“青春亮色”,做敢想敢为的新时代好青年;用吃苦锤炼“青春成色”,做脚踏实地的新时代好青年;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做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追梦的岁月不蹉跎,奋进的人生不虚妄。李大钊曾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应珍惜当时当下,乘着新时代的东风,主动作为、敢为人先,用奋斗书写青春、用奉献实现价值。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只要我们秉承实干兴邦的古训,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建设国家、造福人民完美地统一起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世界属于青年,青年就是未来!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本职教坛耕耘,身兼文史责任,愿结识更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