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21日,开学典礼在北京东城区铁一号的中国人民大学旧址(段祺瑞执政府)举办,吴玉章、何其芳参加开学典礼。“文研班”学术资源得天独厚,调动了当时全国文艺学和相关学科一批顶尖的学者授课,其中有何其芳、何洛、蔡仪、冯至、朱光潜、宗白华、冯其庸、游国恩、杨周翰、吴组缃、缪朗山、钱锺书、唐弢、王朝闻、李健吾、罗念生、叶水夫、卞之琳、戈宝权、林默涵、陈荒煤、周立波、赵树理、柳青、李季、梁斌等,教师阵容之强大,可以说数十年来无出其右。这个研究班是吴玉章校长亲自推动,从而打下了深厚扎实的治学基础,为全国高教界、新闻界、文艺界和研究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领导骨干和著名学者,其中有郭拓、王春元、陆贵山、何西来、缪俊杰、陆一帆、陈宝云、刘建军、谭霈生、滕云、李思孝、陈传才、阎焕东、李行桂、蒋荫安、邢照寰、王先霈等。
在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创立时,周扬曾指示,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当代文学评论作为基本的、主导的办学方向。为此,何洛、马奇老一辈学者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此后经历纪怀民、丁浦等学者的不懈努力,到陆贵山先生这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可谓辉煌的成绩。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民大学的文艺学学术团队阵容非常整齐,学术实力相当强大:马列文论有陆贵山教授、周忠厚教授,文学概论有陈传才教授、郑国铨教授、王振民教授、周文柏教授,中国古代文论有蔡钟翔教授、黄保真教授、成复旺教授,西方文论有张秉真教授、章安祺教授、黄晋凯教授,形成了以马列文论为龙头的四大理论的综合优势,达到了人大文艺学历史上的巅峰状态,几乎每个学科方向都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新进展。
陆贵山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