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着,念着,念着,盼着,五一小长假终于来到了,全国各族人民摩拳擦掌,家家户户兴高采烈,一次又一次计划着出行方案。
中国人太勤劳太善良了。可以对不起列祖列宗,但是绝对不能对不起政府,对不起专家教授。
据说,五一小长假是由清华大学一个姓袁的研究员,带领30多人的“假日办”团队,走出国门考察十多个发达国家,经过180天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研究探索,从100种方案中头悬梁针刺股凿壁眏雪反复筛选出现在实行的最佳方案。


有人笑了,就这样一点雕虫小技,国家花费数亿民脂民膏,以后能不能把这等好差事交给我们,不让国家花费一分钱。
几乎每一年,每一个节假日都是这样:




出行看的不是景,是人山人海,我往常都是待在家里,看热闹非凡。
今年不同,小冤家说好是要回来了,结果等待成为一场空欢喜。
心里总感觉不舒服。也好,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我想出去走走,老爱却不同意,她已经让保健体验的美女洗脑过了,一个人就一个人吧,人生往往转了一圈,又回到以前。
有三个目标,一个是旬邑,尽管去旅游了几次,我过去的东家是旬邑人,过去每一年有事没事总是要去几趟的。但是最近的旬邑情节特别的浓,还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文友王总,去走一圈,也好。第二个目标就是彬州,多次经过大佛寺,都没有进去看看,现在已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了,在我脑子挥之不去,是一个探究一下大佛寺的前世今生。第三个目标是宝鸡,姐姐姐夫和外甥一家人都在宝鸡,表弟小从就在宝鸡,朋友刘海峰隔三差五的打电话盛情相约。宝鸡是山水城市,宜居比西安咸阳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众多的名胜古迹美丽传说让人着迷 。
我选择了宝鸡。
刚一下楼,遇见老袁,他问了解出行路况没有,我大而化之,管他呢。
一上西宝高速,就后悔莫及。咸阳到宝鸡路段发生交通事故,车一上高速就跟一个小脚老太婆背着大挎包拄着拐杖摇晃着上山。
几个小时消磨耗尽了我的耐心。
如果步行,感觉早到杨凌;如果骑上电动车,估计早到了北京,结果一路打探,严酷的现实告诉我,大家还是一如既往地待在兴平。
总算到了宝鸡。感谢表弟小从和朋友刘海峰。
我到朝思暮想的宝鸡峡大坝,意外惊喜的姜太公钓鱼处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五丈原诸葛亮庙。





前面有小文随笔,分别写了去钓鱼台和诸葛亮庙的感受,不再重复。
70年的时候,我已经六岁了。大忙天,家家户户的麦子已经基本收到场了。不知道宝鸡峡工程是第几次上马,我们家成分大,倔强的老父亲不知道怎么服软,每一次运动他都首当其冲,成为被害者,麦子还在场上,大队干部将父亲隔离人身自由在村西门大庙改成的学校,父亲一个人?我已经记不清楚了。软硬兼施,不答应不得回家,全然不顾这一家人的死活。
爷爷年迈的时候,推着小木车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那天他去店张,半天心神不宁,老感觉有事要发生。急忙推着板轱辘车子回家,发现儿子已经不在家了,在去店张车站的路上。
爷爷顺手拿着一把很长的雨伞,一路小跑到店张。店张正逢集,人流拥挤,爷爷四处张望,寻找儿子,一转身,312国道一辆疾驰而过的大卡车,正好撞在长伞上,爷爷被连带着摔倒在地,血流不止,被送到咸阳医院抢救,结果还是没有挽回爷爷的性命。

父亲哭的撕心裂肺。
安葬爷爷的每天每夜,此情此景,我虽然年龄还小,但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把爷爷的辉煌一生,刻在石碑上,印在心里。我要把这一切的一切,讲述给下一代。

父亲七十多时,一场脑血管病在母亲的照顾下生活基本自理。他以顽强不屈不挠的毅力,给我们留下血泪斑斑的几代家史,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精心照顾父亲的母亲,没有想到她竟然走在父亲的前面,这是我心中的痛。母亲16岁进李家大宅门,先是“丫鬟”,在生产队,她是劳动模范,在一家人生死存亡面前,她又顶天立地。
父亲84岁时走的。

2023年的五一,我总是了却了一个心愿。关于母亲河上游的这个工程,关于饱受凌辱一生的父亲和一辈子劳苦功高失去性命的爷爷,这,仅仅是一个开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