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语”是怎么产生的
据古史记载,中华民族从夏朝开始有了统一的国家,相传夏朝建都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也因此逐渐开始形成以洛阳一带发音为主的通用语。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在东周统治的数百年间洛阳话作为中国最早的通用语对后期民族语言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作用。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都是用洛语来教学。《论语·述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秦始皇统一六国,稳定的中央集权开始为相对统一的语言形成创造条件。秦十五载而亡,后来两汉统治长达四百余年,较为统一的汉文化及语言得以逐渐形成。
两汉分别定都长安和洛阳,承袭了夏商周时代的雅言(两汉时期也称“通语”),将“洛语”作为标准语。洛语的音系为华夏传统的上古音系。直至清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都是在洛阳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