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的钟声、挥舞的长袖……4月22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一场美轮美奂的《编钟乐舞》作为开幕式表演艳惊四座,让国内外数千名参展商和嘉宾感受到“中国之声”的魅力。

有考古学家说,最能代表中国的文物有两个:一是秦始皇兵马俑,另一个就是曾侯乙编钟。“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编钟是中国礼乐文明的象征,而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就是1978年发掘出土的曾侯乙编钟。

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曾侯乙编钟,音色优美、音质纯正、音域宽广,其音域跨越五个半八度,比现代钢琴仅两端各少一个八度,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十二个半音俱全的大型乐器。互相印证的铭文与乐音,保存了2400年前人类的音乐记忆,共同构成了迄今所知当时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有声文献。

曾侯乙所处的时代,群雄并立,百家争鸣,世界主要古文明都达到了巅峰,被称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轴心时代”。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工艺精湛无与伦比,揭示了中国古代在青铜铸造、天文历法、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极高成就。

考古学家并没有发掘到编钟乐谱,但艺术家们从“可诵、可歌、可弦、可舞”的《诗经》《楚辞》中找寻灵感,努力将人们想象的古代礼乐盛景搬上舞台。

45年来,几代文博和文艺工作者上下求索、薪火相传,让千古绝响越传越远,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走近国宝,触碰历史,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