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手扒岩记
作者:榆木
朗诵:大梅
4月29日凌晨5时30分许,大家按照登山队通知,如约而至武安财富广场门口,乘坐登山队安排的小型普通客车,一行八人踏上河南卫辉手扒岩的野游之旅。
从邯郸西上京港澳高速一路向长治方向转台辉高速,途径磁县、临漳、安阳、鹤壁、新乡等,行程两个多小时,于狮豹头站下高速,沿林桐线西行6公里,呵!耀眼的丰峪村豁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暮春的早上,河南的北部,空气尚凉爽些。寻一处空旷所在,将车停下,我们纷纷下车,打点行装,沿着平展的小水泥路向大山深处进发。北行约1.5公里右转,越一条小河沟,然后沿着蛇形的小土路向东蜿蜒穿行。大山的植被很好,各种树木花草郁郁葱葱,竟相争艳,阳光从枝枝叶叶的缝隙间射进,一片一片的,洒下一地斑驳陆离的影子来,伴随着不时吹来的风儿,轻轻的晃动着,间或传来一阵鸟儿的啁啾声,宛若一处人间仙境,简直心旷神怡极了。
队伍不停的爬行着,坡度越来越大,也许是窦性心律过缓吧,渐渐的,感觉有点儿呼吸不畅。刚坐下休息,忽然,身旁的一位妹子劝我说,坐下对身体不好,要站着休息。然而,她劝归劝,我自顾不得许多了,她劝她的,我坐我的,咋舒服咋算吧,先休息一会儿再说吧!

至若手扒岩处,乃今儿个野游主题之所在,两个手扶铁栏杆平行的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宛若麻将中的二条,约十多米高。中间凿出几个石窝,前方的游人扶着那扶手,踩着那石窝而上,向上望去,不说直上吧,其坡度最起码不小于75度。轮到我了,恐高的我,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两手紧紧抓住那扶手,身子紧贴山体,脸朝上不敢往下看,屏住呼吸,脚在下面摸索着,踩准石窝即上,踩不准便慢慢寻找,就这样小心翼翼的爬过这最为惊险刺激的一段儿。爬上去的那一刻,领队还夸我真棒,你成功啦!手扒岩的顶端是一山洞,约五六米高,名曰南天门,我们静静的站于此,任由山风徐徐吹来,亲吻着我的肌肤……
向上的路依旧那么陡峭,搭脚的台阶依然那么很窄,狭窄处竟容不下一只脚丫子来,且两侧均为悬崖,不时还有急转弯,所幸峭壁之上长有各种树木花草,增加了许多遮掩,一眼望去,也没有那么眩晕了,倘若在花草败落时节组织来登山,我是万万不敢来的。小心翼翼的走过这一段儿,我的心里踏实了许多,便猫身继续向前攀爬穿行着,累了休息,呼吸平稳了继续爬行,我由原来倒数第一,瞬间变成了现在的正数第一。他们找不到我时呐喊两声,我听见了回敬个口哨,呐喊声与口哨声在山间遥相呼应,又若阿哥与阿妹在对山歌。

至若山顶,远远望去,诸山峰与吾等齐肩,感觉天离我们很近很近,天好蓝好蓝。不再爬坡,顺羊肠小道一边欣赏一边前行,与驴友们小有搭讪,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儿,霎那间,感觉似乎近了许多。
行至三县垴,即林州、淇县、卫辉三县交界处,乃最高峰,使劲儿大吼两声,响彻云霄,切身体会了“一脚踏三县,三县闻鸡鸣”的感受。站在垴上向南观望,此处由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临水,北岭偏高且陡峭像是靠背,东西两侧偏矮像是扶手,似一把罗圈椅子,相传脚下罗圈村即由此得名。
在垴下,我们三三两两,各寻一片空闲,找石头席地而坐,打开自己的美食,相互分享。老施送来伯延卤肉和泡面,我们也贡献出木须肉和馒头,我们用勺子挖着吃,而老施就地取材,掰个藤条当筷子,吃的很香很香……

午餐之后,我们小憩片刻,便沐浴着午后的阳光,踏向下山的路。不经意间发现,每至拐角处,总有树枝上绑着野游团的红布条,为我们指明了下山的方向。这时,我忽然明白,我们的女领队,组织是她,开车是她,领队还是她,不持杖登山,且无时无刻都在照料着关心着引领着我们,原来她的微信呢称拐角,是这样取名的啊?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枝枝丫丫相互交错,令我们一会儿站着、一会儿猫身,不定时刷着我们的头发,深怕一不小心刷到我们的脸上,弄出几道划痕来。下山的路,一圈一圈的盘旋在悬崖峭壁之上,有的有台阶,有的已被石渣所覆盖,大概是那次“7.19”暴雨之缘故吧。
行至垭口处,系一观景台,诺大的一块儿岩石独立于山口处,脚下是万丈深渊,同伴们不禁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而恐高的我不禁为他们捏一把汗,赶紧喊:快下来吧, 危险!
来时,分明看到这里是悬崖峭壁,近前却有羊肠小道蛇形蜿蜒。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行着,不再有呼哧呼哧的气喘声。队伍走散了,山里手机没网,队友们以呐喊声相互传递信息,在山间缭绕,掺杂着丛林之中的鸟语花香……

走进罗圈村,大家参观了知名的金泉寺、那颗千年银杏树、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书记的故居,大饱眼福之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驱车踏向回家的路。一路上,窗外阳光明媚,车内空调凉爽,耳边渐渐传来些许的鼾声,而我们的领队拐角,依然精神抖擞的手握方向盘,在拉着我们前行,我不禁由衷的为她点赞!
2023.05.01
(图片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