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的一声,陈旧的木门被我推开了。我跨过高高的门槛来到后院,刚刚升起的太阳使我睁不开眼,那巨大的绿色“瀑布”猛然撞入了眼帘,将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从前。
那段温暖的时光里,稚嫩的童声响起:“奶奶,这是什么花呀?”“这呀,叫牵牛花。”慈祥的声音答道。于是,这小小的、寻常的花朵便深深印在了我的童年记忆中。
从那时我便记得,奶奶有种牵牛花的习惯。春天,奶奶教我用铲子将泥土挖松软,再留出小坑,然后将一粒粒种子放进去,再用土轻轻地掩埋。奶奶用慈祥的声音耐心地告诉我种子的疏密、土坑的深浅、以及水量的多少。当我顺利完成后,奶奶便会咧嘴笑着夸我,笑得脸上皱纹深深却很好看。那手把手的指导,让爱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到了夏天,后院原本光秃秃的土墙,因为牵牛花变得熠熠生辉。夜幕降临时,满墙绿色里星星点点的花苞,含羞待放,任凭滴滴露水滋润它娇嫩的花瓣。
我和奶奶常常坐在藤椅上,坐在牵牛花墙边,看晚风拂过时藤蔓的婆娑起舞,听绿叶摩擦时发出的“沙沙”响声。奶奶那宽大的蒲扇在我身边上下忽扇着。这时的我总是叽叽喳喳说这说那,奶奶也总是笑眯眯地静静倾听,夏夜的静谧就在这牵牛花的陪伴下酝酿着、发酵着,温暖到我心灵的最深处,面对着迅速走来的秋天,萧瑟的秋风吹落了原本繁密的牵牛花,结下了一粒粒秋的果实。我和奶奶总会及时来到后院,捏破脆脆的外壳,露出那熟透的黑色种粒,小心收藏起来,预备着下一个春天的播种。
如今,早已不是孩童的我,再一次面对这满墙绿色。我走上前去,细细抚摸着依旧柔软的花瓣,这情景是那样熟悉,触动了我心中那些温暖的时刻:春日里一起播种,夏夜中一同欣赏,秋风下相伴采集。只是以后,却再也不能了。
此时太阳已越过墙面不再刺眼,暖融融地照在我身上,也照进我心里。我才发现,自己已站在这里许久了。听着父母的呼喊,我赶忙跑了回去。我知道这趟老家之旅要结束了,最后恋恋不舍地望了望那绿色“瀑布”,关上了后院的门。只愿它一直繁茂,也愿那些温暖的时刻,时常忆起,永存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