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辛苦一份甜
作者:陈传荣
播音:清源
小时候,我家6口人住在古老的陈庄中心,三间破草房,风雨都难挡。随着年轮的渐增,姐姐岀嫁了。我也快要20岁了,父亲深知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他默默地从荒荡滩上,用木船一船一船运土回来,在一块废地上搭起了三间简陋的房屋,还为生产队办起了一座土砖窑。父亲不辞辛劳,也制作了上万块砖坯,还到东荡割了些荒草回来,将砖坯烧成了砖头,随后建造了三间瓦房。我家也便从老陈庄中心搬到了现在的住处。
我二十岁那年,高中毕业了,由于种种原因,被“逼上梁山”,拜师学了泥瓦匠。二十四岁那年娶了本乡乜霞村勤劳、忠厚、善良的姑娘为妻。
随着二弟的长大,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又买了邻居家三间破瓦房。我二十八岁那年,三弟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让两个弟弟能早点成家,我和妻子统一了思想,主动让出了瓦房,重新搬回到了老陈庄的三间破草房去住。
别人家弟兄分家往往都要请舅舅或其他长辈(也有人家是请村干部的)上门来主持一下所谓的公道,而我却帮我二弟一起把我房间里的一张旧大床和一些旧家具搬走,留下的一些物件都算不上是什么家具了。那时,我的父亲在外面办完事回到家知晓了一切后既是感叹也是夸赞地说:“好兄弟!真是好兄弟!就这样把家分了!”
经过两年的奋斗,在我三十岁那年买了八千块砖头,准备在村里统一规划的庄台上砌一座临时性房屋。正在筹备阶段,有一天,母亲突然来找我,说:“传荣啊,你准备上庄台砌房子了,可你知道吗,为了你三弟上学,我们把三间房子上面的瓦全都卖光了,这真是没办法的办法呀。”当时,听得我心里十分难受,我对母亲说:“妈,你放心,我临时房建好后,一定也给你们把房子整理好,保证让你们不遭风吹,不被雨淋。”还随即拿了二百元钱给母亲。当时砖头六分钱一块,砌临时房自己已经和别人借了钱,为了便免老婆有什么想法,只好对老婆说了谎话,明明只买了八千块砖头,我对老婆说买了一万一千块砖头,请帮忙运砖头的人把砖头四处堆放,不要码得整整齐齐的,老婆也就点不出砖头到底有多少。我临时房建好后,立即就给父母把房子也整理得十分完一。
其实,当时我的处境很难,既要考虑父母和两个弟弟的生活,又要安排好自己的家庭生活。别人家上庄台都把房子建造得像模像样,正正规规,而且都是高高大大砖瓦结构的房子,而我只能砌成简陋的临时性房屋,关键是考虑到两个弟弟当时尚未成家,所以只有这样委屈了自己,也委屈了我的老婆和孩子。
二弟到了找对象年龄的时候,家里没有手表,我在那年冬季积极报名参加宝应京杭大运河水利工程,去挑大土。年底回家时,将挑大土获得的收入特意买了两只手表。那时找对象流行手表、收音机、缝纫机等物,父母的家中没有手音机,我便带着二弟外出替人家建造房屋打工挣钱,终于为二弟买了一台收音机。
我想:无论是谁,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只有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流自己的汗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生活,打造人生,日子才会越过越兴旺,生活才会越过越幸福,人前人后也才能有光彩。“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说得真好!
那些年月,我平时在外做瓦匠,到了冬季,冰河冻水的,气温太低了,没有瓦工可做,我就买人家水利工程的土方挑,经过这样的艰苦奋斗,在我三十二岁那年,终于如愿以偿,砌了三间正规的大房子,还有厨房和院墙。家,终于像个样子了,自己觉得自己的腰杆子更硬更直了。
平时我对儿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在儿子十岁左右的时候,便教他学习洗衣做饭,还教他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其它方面的劳动。1991年我的家乡发洪水,我用船把儿子送到周临河防洪大堤上,面对白茫茫的大水,我对儿子说:你一要认真学习,用知识改变人生,提升命运,将来有了前途,不能忘记父老乡亲,要回报家乡,报效祖国。
儿子在我的引导之下,经过勤学苦读,终于考上了研究生,还娶了个研究生新娘,为我们生了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孙子。
在儿子、儿媳和我们老俩口的共同努力之下,如今儿子和儿媳在上海有了两套价值近二千余万的房产。当然,这些成果的获得,也是和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亲朋好友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面对我所走过的道路和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我常常反复想:人生只有勤奋拼搏、吃苦耐劳就一定能赢得心中的梦想,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辛苦一份甜。
【作者简介】
陈传荣,江苏省高邮市人,农民工。虽早已年过花甲,但酷爱文学创作的劲头愈发旺盛。打工之余,常常写一些有关乡村、乡情、乡愁类诗文,已有多篇(首)文学作品见诸报端或网刊。相信自己的文字是源于内心深处对人生对生活的真情流露,是对家乡无比热爱的真情表达。
【主播简介】
清源,儒雅清静,音色清朗,用声音疗愈慰籍心灵,诵读生活,感悟生命。公众号:静听清源(ID:jtqy8965)微信yuwei8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