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书《道德经》第23章俗解
无为胜有为
术法不久长
函谷关尹喜将军从周朝都城回到驻地。尹喜本也是当朝的达官显贵,地位尊荣,衣食无忧。可他根性善慈,胸怀天下。他同情广大老百姓的命运,先天下之忧而忧。一路的所见所闻,心里觉得非常憋气。朝廷官员口口声声仁义道德,生活荒淫无度。民间百姓是耕者缺食,纺者缺衣,贫穷日子过的艰难。
"朝廷伪君子成群,一帮道貌岸然的民贼,把国家折腾的如此破烂不堪,唉,"尹喜平时就心直口快。在师父老子面前,还没等屁股坐稳,就感慨万分。
老子不慌不忙,轻轻的拂衣,给尹喜倒了杯茶水,"不激动,不沤气,气大伤身。静下来好好说。"
尹喜喝了口水,言语缓和下来,"天下已成乱局,周天子昏庸无道,列国诸侯争王称霸。老百姓从此别想过安生日子了。师父,说什么也没用了。"
老子心平气和,"说还要说,道还是道。治国安邦,百姓安居乐业,能够乐天知命,求万世太平,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啊……。"
于是在和徒弟尹喜的交谈中,如何行大道治囯治世治心,具体到怎么做好人,老子凝练成《道德经》的第23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
希,古语同稀,稀少,稀有。
老子说,说多少也无助于事的,自然无为才是大道,任何事物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沉默无语,或者滔滔不绝,都改变不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朝,早晨。
老子拿天气来说明无为之道。你看山雨欲来风满楼,刮的天昏地暗,也就那么一阵子过去了。跟随暴风来的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也从没超过一天,短时间就会过去。天道如此,来的猛烈,来的疾速的东西,消逝的也很快。
"孰为此者?天地。"
孰,疑问代词。谁的意思。
老子说,谁能有这么大的能力呢?(说来风就来风,说来雨就下雨。忽而云去了,雨停了。播弄阴晴,翻云覆雨。)是天地,是老天爷,是大道哇。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老子说,天和地是万能的。你看老天爷的威力无比,就是能翻云覆雨,也是充满了玄机和变化,不可能持久维持一种样子。何况我们人呢。在天地面前,大自然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无力,怎能挡住千变万化。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所以说,能从大自然的万千变化中悟岀道理的人,行为就会仰承天地,依道而行。能从大道中悟岀为人处世的德行,并遵循大自然的无为,就可不偏离道德轨迹,结果也一定是有德之人。
反之,失者,是说那些随心所欲,放纵自己的人,逆天地而行,那么结果也非常糟糕。与自己的岀发点会相反。欲得不得,丧失是必然的。
在这里,老子是极有批判性的评价世道,评价人性。正反两方面说起。人的每一种行为,都是源于对大自然的认知。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习惯。象佛家《天地八阳神咒经》中有偈言,"苦乐汝自当,邪正亦由己"。
成功或失败,怨天怨地怨政府不行,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树立自己的世界观,宇宙观,基本的价值观。根不正,树必歪。遵循大道,岁月静好。胡作非为,劫数难逃。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大道无情,也有情。老子说,认同大道的人,道便顺理的接纳了他。认同人间道有德行的人,大道也乐于帮助加持他。相反,那些不信天不信地的男女,排斥大道,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丧失,毁灭,倒霉也乐意寻找他,拥抱他。
这段话我们俗解,与现代最新的物理学成果,量子纠缠,吸引力规律理论说的一个道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千里姻缘一线牵,心有灵犀一点通。你的心你的世界祈求什么,你就是什么模样。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是信念,信心。
老子说,如果游移反复,似是而非,对大道持怀疑的态度,不确立世界观,道德观,没有坚定的信念,自然就不相信道的力量。结果是你不相信天地人心,天地人心也就和你无缘了。
第23章的尾言照应的首句,"希言自然"你说多少有什么用呢,大道就明摆着。你不信是你自己的事情。
《道德经》第23章的意义拿今天的话来简明阐述,一句话,按客观规律办事,顺法自然,这才是人间的正道。否则,拍着脑袋任意折腾,必将栽种恶果。
前章节,老子已把玄秘的大道解剖开来。道有容,物,象,真,信等特征。其中容,物,象等特征是肉眼看不见或一般普通智慧感知不岀的。但大道的"真,信"是我们所有人实实在在摸的到,体会出来。假话,伪货,欺哄,装模作样等,不真实的东西一定是和大道背离的。得不到人们的相信,言语行为丧失了社会大众信任的,也绝对是抛弃了道德。信丟失了,信用崩溃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缺乏,混乱是必然的。
人世间有现成的生存法则,季节变化的"春夏秋冬",日月轮回,轨迹清晰。物质变化的"成住坏空",兴旺发达,衰弱没落。人的一生也同样逃不脱"老病死生"。消极情绪来,就念叨,人生一世,草生一秋。道理也如此。只要是活在太阳系,一条小生命线也是绕着天枢,春夏秋冬,不过比野草多百十个轮回。大生命线也是如此,象草一样衰老枯死,灵魂以另一种形式再去转世。
人终其一生,我们在太阳和月亮覆盖的空间和时间生活。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冬天再严酷,春天也不会晚来。人遇到迈不过去的坎,那也是冬天的感觉,耐心熬一下,很快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天道。和老天爷逆着行事,吃亏的是自己。是男人就要长胡须,是女人就要来月经。人一会儿生气了,一会儿开心了,不是神经病,是和天气的对应。电闪雷鸣是生气,风和日丽是开心。没办法,这一切都是天道。道施法于人就是德行。
近日网上热传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一段话。老人家在百岁时到北大演讲。
"我一辈子崇尚科学,追求真强。不信佛,不信教,不讲迷信。但是,我现在有些犹豫了。人在最初始,哪里来的?动物,植物等世界万物无处不在,谁撒的种子。宇航员看地球在空中飘浮,没有依靠,没有支撑,谁安排它昼夜交替四季轮回,一年四季稳定变换?宇宙大无边,到底有多大,真的没有界限吗?我觉得好象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神秘力量在精神在精心策划,运筹帷幄。它究竟是什么?是玄学吧。……"
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站在人类智慧的塔尖上。百岁老人自然成了精。但他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好象没有了往日的自信,现有的科学认知实在是微不足道。他没有明确说,往日不信神,不信鬼,今天也疑惑了,信玄学了。不光是杨振宁,包括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晚年也不再狂妄,站在神学家面前恭敬谦卑。
2020年春开始的冠毒大疫,席卷了全球。3年过去,到2023年春,防来防去防不住,突然在某一夜烟消云散一般,冠毒走了。是人类防疫的最终成功?不是,是天道的无形大手。冠毒也有它的"春夏秋冬",3年了它的生命周期结束了。中国古代的智慧早沉淀下金句,大疫不过三。但喜欢被忽悠的人们还是心中无数,余悸未消。有些无知的砖家为了扫流量,还在做预言家,还在扯淡,让人们迎接第几波。
因为他们不相信老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与众不同。想改天换地造时势。
大道都不信,伪科学当然兴风作浪一时。3年疫情是照妖镜。冠毒破坏人的肉体,伪科学和假道术腐蚀人的灵魂。
大道的人间表现就二字,真,信。
3年流言四起,资本蛊惑人心。为了利益,各种颜色的魔鬼做了充分的表演。疫苗,核酸,神汉,砖家等失真的操作,让全社会信用遭受了重创。
遗憾的是即使是普通的人,3年疫情也没平静下来。最近面对米国及西方对中国的制裁,饱受创业痛苦的华为任正非先生,发岀了一句震聋发聩的哀叹,"在我们的大国,还能找到几张安静的书桌?"
无用之用,谓之大用。谁还愿意十年苦熬冷板凳呢?基础理论,根植内功这些大用抛弃一旁。全民都在为发财大欲奋战。
违背了客观规律的稳步发展,根据想当然大跃进。历史已证明,吃苦果的终究是自己。不但是老庄哲学,听听儒家佛家怎么说。
孔子说,"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为踏实的做事,扎扎实实的做人,减少人间的痛苦,佛祖历经千磨万练,问遍天下的智人。后来菩提觉悟,佛祖悟岀大道,归纳岀两句话,头一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第二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天地唯我独尊,不是佛祖说他为天下老大,是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儿子,自己本就是佛。要认识自己,要明道,要修行。
第二句更简单,种下什么,收获什么。种下真正,收获信任。种下辛苦,收获福报。种下折腾,收获毁灭。种下假话伪话,收获的众叛亲离。
与老子道经第23章同岀一辙。
《道德经》之所以今天被地球人称为"万经之首",因为有一代代人走过来的证明。
儒道释文化,老子,孔子,释子苦口婆心,谆谆教诲。手执真理明灯,不知疲倦的要摆渡我们到幸福彼岸。
甘露浇不活无根苗,道法度不成无缘人。自己无心学习,神仙也无奈。
(待续,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