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死人不偿命,几座大山压着也幸福,还日鬼倒棒槌个第一名来)
近日网上热议铁路亏、国电亏、高速亏、“三桶油”亏,最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连医院、烟草等这些垄断行业也亏,就不仅想问了,到底谁收获了利益?
或者换句话来问,既然百姓心中的好单位都出现亏损,那么为什么这些单位依然是大家做梦都想进入的企业?为什么有权有势力的领导子女还在纷纷入职电力、烟草等这些单位?他们这不是在睁着眼睛把自己的心肝宝贝往火坑里推吗?
百姓想不明白的事太多。
好吧,就算一个优质产业遇到了一个不懂经营的傻大个掌柜,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国有资产他们没能实现保值增值,谁又来承担这个责任?有没有对他们实施问责?
再看看这些“亏损企业”当家人的年收入,谁又不是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他们拿着高工资,享受着高福利待遇,与企业亏损相配吗?
这又是为什么?
这几年国家在央企国企中大力实施三年行动改革和“双百行动”改革,但对这些垄断行业似乎毫发无损。机构依然臃肿、人员依旧庞大、成本居高不下、办事效率低下……改革到底是在改谁的革?
再看看当下在竞争异常激烈中的实体经济和装备制造业吧,生存压力堪称巨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原来想不到改革举措现在都想到了,一个原来两三千人的企业到今天已成为五六百人小厂的景象比比皆是,在血流成河的杀价声中这些企业的老总和营销人员一边流泪一边抢订单,不接就意味着失去市场,损失更大,因此明知亏也要接。
别TM一说都把原因推向三年疫情,先问你们的良心何在?
有个老百姓说得好!你把巨亏的电力、烟草敢拿出来承包吗?
换做我来经营试试?
一点点遮羞布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