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嫂梁山最杰出女性(6400字定稿)
作者:夏俊山
作为一部男性担纲主角的小说,《水浒传》中只有三名女性,如果按美貌排序,无疑是扈三娘、孙二娘和顾大嫂。按武艺或活得最憋屈排序,扈三娘仍然排第一。如果换个角度排序,那么,谁是梁山最杰出的女性呢?
笔者认为应该是顾大嫂。顾大嫂是梁山泊的丑女,但丑的只是外貌,她很杰出,命运也比扈三娘等美女好得多。
非同寻常的家庭主妇
古代女子讲究“三从四德”,顾大嫂初次露面,在《水浒传》第四十九回:“母大虫顾大嫂,开个酒店,家里又杀牛开赌。”杀牛,给人的感觉是彪悍。开赌,聚集的应该有黑恶分子,可见,顾大嫂既无“三从”,也无“四德”,作为家庭主妇,她长得也丑:“乐和见酒店里一个妇人坐在柜上。用眼看时,生得如何?但见: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个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
顾大嫂长得粗、肥,脾气很暴躁,大概她小时候就不讨喜,常被父母打骂,留下了心理阴影,产生了叛逆情绪。成年后,她喜欢暴力,打起人来,只管操起井栏、石碓等“重武器”,照头上劈、往腿上砸,对方没有金钟罩、铁布衫等硬功夫,头破骨折,应该不算意外。她跟李立、朱贵、孙二娘一样,开了个酒店,但她不谋财害命,甚至把人肉当美食,她打的是“擦边球”,图的是商业利润。“老虎不发威,别以为是病猫”,顾大嫂绰号“母大虫”,意味着她在家里发了怒,老公就得乖乖地听从,否则就等着挨揍。不过,《水浒传》从开篇看到第一百二十回,顾大嫂打老公并无实据,“母大虫”的绰号彰显的大概是她彪悍的社会形象,在家庭中,她其实挺讲理,挺贤惠的,老公如果真的挨打,多半是在外拈花惹草,顾大嫂眼里容不得沙子,动了雷霆之怒。
曾有人猜测,老公姓林,林冲夫人称“林娘子”:“孙二娘”原是“孙家二姑娘”,顾大嫂老公姓孙,可以叫“孙娘子”,如果娘家姓顾,应该称“顾大娘子”,为什么叫她“顾大嫂”?大概是第一任老公姓顾,“二婚”嫁给孙新,旧称“顾大嫂”未改。顾大嫂是“二婚”,性格又暴躁,动不动就河东狮吼,孙新娶她,是不是很不爽呢?你看孙新的长相:“军班才俊子,眉目有神威。”再看他的家庭背景:“祖是琼州人氏,军官子孙。因调来登州驻扎,弟兄就此为家。”哥哥孙立,“绰号病尉迟,登州兵马提辖。”还有孙新的个人素质:“生得身长力壮,全学得他哥哥的本事,使得几路好鞭枪”。凭上述条件,如果上“非诚勿扰”找“另一半”,恐怕熄灯的不会很多。可是,孙新为什么没有找“锥子脸、A4腰”、反手摸肚脐”颜值爆棚的时髦女郎,偏偏跟大胖脸,水桶腰,头发上胡乱插一堆钗子,颜值很低的顾大嫂,“王八看绿豆,对上了眼”呢?
笔者觉得,孙新在德、才、色之间,看重的是德和才。毕竟古人说了,娶妻娶德,先说顾大嫂的“德”:顾大嫂虽然长得有些丑,但时间久了,看习惯了,就那么回事儿,不觉得难看了,毕竟顾大嫂人品不错。对内,她把家里的事儿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外,她经营酒店赌场,生意红红火火,正是贤内助顾大嫂的默默付出,老公孙新过得很舒坦,一年到头,二年到梢,小日子滋润得很。不幸的是:时代的天空飘落了“一粒灰”:解珍解宝被关进大牢,乐和带来了他俩求救的信,顾大嫂马上叫伙计,找孙新过来商量。平时,在老公身后,给予老公关怀与温暖,危难时,以诚相待,给予老公想要的家庭权威,这是真情的体现啊,怎一个默契了得!再看他俩出场以后,干啥都是成双入对,去祝家庄当内应是夫妻档;去梁山开酒店是夫妻档;去大名府当内应还是夫妻档。顾大嫂长得粗糙肥胖又咋啦?两口子甜蜜得很呢,娶了这样的女人憋屈吗?未必!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中记载:许允娶了个丑女。婚礼完毕,在朋友劝说下,他才勉强走进房间。妻子实在太丑,许允一看到又要往外溜。妻子拉住他不让走。许允说:“妇有四德’,你符合几条?”妻子回答说:“我只缺容貌,但是,男子应有百种高尚的品行,您具备其中几种呢?”许允说:“我百行俱备。”"妻子说:“百行以德为首,您不欣赏美德,怎能称为百行皆备呢?”许允听了,面露愧色,从此跟妻子相敬如宾。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阮姓女子是贤内助,老公许允多亏娶了这位丑女。
王英娶了美女扈三娘,张青娶了美女孙二娘。孙新不像大流氓王英那么委琐,也不像小市民张青无能,他娶丑女顾大嫂,事实上是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人丑也能有爱,找对象不能只看外表,一个人的品德、才干其实比外貌更重要。
再看顾大嫂的才:开酒店、赌场,需要经商之才,顾大嫂干得风生水起。与官府对抗,得舍家弃业,顾大嫂果断拍板:“遮莫什么去处,都随你去,只要救了我两个兄弟。”大事不糊涂,做人有担当,这无疑是领导之才。还有,据乐和讲,“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与他”。顾大嫂武艺高强,还讲大义,顾亲情、有谋略。知道牢房黑暗,为了弟弟少受苦,拿出一包金银给乐和:“望烦舅舅将去牢里,散与人并小牢子们,好生周全他弟兄两个。”救人差人手,孙新叫火家请孙立到家中来,顾大嫂吩咐:“只说我病重临危,有几句紧要的话,须是便来,只有这番相见嘱咐。”顾大嫂这是怕火家说多了,露出破绽,孙立找借口不来。孙立来了,顾大嫂先表明一定要去劫狱,你孙立不去?那就准备好替我们吃官司坐牢吧,反正没人会相信你和这事没有关系。孙立仍不答应,顾大嫂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既是伯伯不肯,我们今日先和伯伯并个你死我活。”说着就掣出两把刀来,身后的邹渊、邹润也拔出刀来。孙立慌了:“婶子且住!休要急躁,待我从长计议,慢慢商量。”孙立的缓兵之计瞒不过顾大嫂,她迅速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先把孙立的妻子乐大娘子送往梁山;二是待他们劫了狱,再陪孙立去取行李。有乐大娘子做人质,孙立只好跟着顾大嫂一起干。
顾大嫂情商很高,她懂得人情、更懂得人心,且有勇有谋,连解珍解宝都成了她的“粉丝”。例如,解珍解宝被毛太公一家陷害关进牢房里,他俩的姑舅表哥是孙新和提辖孙立,想获救,他俩应该求孙新、孙立帮忙,他俩偏偏叫乐和带信给顾大嫂,原因何在?无疑,他俩是顾大嫂的“粉丝”,心中早已认定:其他亲友远不如顾大嫂,顾大嫂讲大义,顾亲情,不会见死不救,值得信赖。
综上所述,顾大嫂本是一位称职的家庭主妇,长得有些丑,但是,丑的只是外貌,其他方面,例如德和才,顾大嫂确实非同寻常。
敢拼敢杀的女中豪杰
顾大嫂的短板是“生来不会拈针线”,没有“妇功”,不过,潘金莲做得一手好针线,王婆盯住这一点,让西门庆买些布料送来,请潘金莲忙做寿衣,于是有了跟西门庆滚床单,招来杀身之祸的后话。顾大嫂和孙新经历过“大劫牢”这场生死劫,想必感情会更好。帅哥孙新不会像西门庆,到处打野食;顾大嫂更不会让孙新“头顶大草原,一片绿油油”,她常跟老公并肩战斗,是敢拼敢杀的女中豪杰。
《水浒传》第四十九回,当邹渊与顾大嫂等商议劫牢后的去向时,邹渊道:“如今梁山泊十分兴旺,宋公明大肯招贤纳士......我们救了你两个兄弟,都一发上梁山泊,投奔入伙去如何?”顾大嫂说:“最好!有一个不去的,我便乱枪戳死他!”不是女中豪杰,谁能说出这霸气十足的狠话?
做通了病尉迟孙立的工作,顾大嫂第二天就身藏短刀,装扮成送饭的,去了牢里。登州六案孔目王正是毛太公的女婿,阻止顾大嫂进牢房探视,乐和接过饭匣进入牢房,对解氏兄弟讲:“顾大嫂在牢房外,只等你们响应。”有顾大嫂接应,解氏兄弟如同打了鸡血。等孙立来到监牢门口敲门,顾大嫂便抽出尖刀,大叫一声:“我的兄弟在哪里?”这一声叫得亲热、威猛,颇有大虫的威风。解氏兄弟立刻打开枷,从牢眼里钻出来,一枷梢打死包节级。顾大嫂更是奋不顾身,直接掏出短刀,拼了,她“一连戳翻三五个小牢子”,然后带领解氏兄弟从监牢杀将出来,与孙立、孙新会合,又杀到毛太公家,报了仇,带领人马上了梁山。
顾大嫂投奔梁山时,梁山的“特别军事行动”已两度受挫,准备三打祝家庄。顾大嫂协助大伯孙立,混入祝家庄,“顾大嫂先拨人兵保护乐大娘子,却自拿了两把双刀在堂前踅。只听风声,便乃下手。……一声喊起。顾大嫂掣出两把刀,直奔入房里,把应有妇人,一刀一个尽都杀了。”攻打祝家庄,顾大嫂敢于杀人,十分凶狠,一刀一个,堪比砍瓜切菜,干净利索,跟浔阳江边李逵杀得性起时,两把大斧排头砍去,有得一比。
攻打东平府时,史进被抓,顾大嫂真是拼了,哪怕是龙潭虎穴,她也要不顾危险去闯一闯。这一天,他”头髻蓬松,衣服褴褛,杂在众人里面,捵入城来。绕街求乞,到于衙前,打听得果然史进陷在牢中。方知吴用智料如神。次日,提着饭罐,只在司狱司前往来伺候。见一个老年公人,从牢里出来,顾大嫂看着便拜,泪下如雨。”混入死囚牢“顾大嫂一头假啼哭,一头喂饭。”向史进传递消息。(第六十九回)
三败高俅时,顾大嫂再次不顾个人安危,与孙二娘“两个穿了些腌腌臜臜衣服,各提着个饭罐,随着一般送饭的妇人,打哄入去……二更时分,孙新、张青在左边船厂里放火,孙二娘、顾大嫂在右边船厂里放火。”(第八十回)
梁山招安后,顾大嫂随大军征讨辽国,“‘一丈青’舞起双刀,纵马引着顾大嫂梁红玉孙新扈成等头领杀入帐来,正与天寿公主交锋。两个斗无数合,‘一丈青’放开双刀,抢入公主怀内,劈胸揪住,两个在马上扭做一团,绞做一块。顾大嫂赶上,活捉了天寿公主。顾大嫂、梁红玉在阵里杀散女兵。”(第一百零二回)战场上,顾大嫂跟扈三娘一起拼杀,扈三娘与天寿公主“绞做一块”,顾大嫂出手,活捉天寿公主后,又杀散了敌方女兵。
征讨田虎时,“王英在地挣扎不起,北军拥上,来捉王英,那边孙新、顾大嫂双出,死救回阵。顾大嫂见扈三娘斗琼英不过,使双刀拍马上前助战。”(第九十八回)征讨王庆的南丰之战,“张清、王英、孙新、张青、琼英、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四对英雄夫妇,引着一千骑兵,舞动梨花枪、鞭钢枪、方天画戟、日月双刀、钢枪、短刀,杀散左哨军兵,如摧枯拉朽的,直冲进来。杀得贼兵四分五裂,七断八续,雨零星散,乱窜奔逃。”(第一百零九回)
征讨方腊时,“孙新、顾大嫂夫妻二人,扮做逃难百姓,去到深山里寻得一条小路,引着李立、汤隆、时迁、白胜四个,从小路过到关上。半夜里却摸上关,放起火来。贼将见关上火起,知有宋兵已透过关,一齐弃了关隘便走。卢先锋上关点兵将时,孙新、顾大嫂活捉得原守关将吴升”(第一百一十五回)。
成功是奋斗出来的。梁山本是虎狼窝,是男人的世界,顾大嫂是家庭主妇,上梁山后能把交椅坐稳,一方面是她的大仁大义之心不在男子汉之下。另一方面是她敢拼敢杀,在战场上从不怯战,杀人凶狠,表现十分抢眼。
江南方腊平定后,孙新被封为武奕郎,顾大嫂被封为东源县君。看看种菜专家张青、矮子流氓王英,受招安后,夫妇皆死于征战。看表面,孙新娶了“母大虫”得了“气管炎(妻管严)”,实际上,他是获得了“女中豪杰”,有了这一“贤内助”,他才琴瑟和谐,伉俪情深,家庭圆满,双双立功,进入“体制内”,享受官府的俸禄。
名副其实的梁山好汉
一部《水浒传》勾画出了很多好汉,其中,最牛逼的当属梁山108将!但好汉也得有个标准,不能“搭在篮里便是菜,捉在篮里便是蟹”,水浒好汉的标准是啥呢?能不能称女人为“好汉”?
梁山108将,女性有3名,顾大嫂是长相最“困难”的,但这并不影响她是“好汉”。女性为什么也可以称“好汉”?
有人也许会说:“好汉吗,就是敢于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好男人,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汉。”这样理解当然有一定道理。“好汉无好妻,赖汉娶花枝”。这句俗语中的“好汉”,就是指好男人。流行歌曲《男儿当自强》:“我发奋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歌词中的“好汉”也是指好男人。但是,对《水浒传》中的好汉,我们不能如此简单地理解。
首先,好汉也可以指女性,就像先生多指男性,但一些德高望重的妇女,有突出贡献的妇女,也尊称为“先生”。如宋庆龄先生,冰心先生,杨绛先生。《水浒》中艺高心狠,敢拼敢杀的三位女性就是“好汉”。
其次,好汉未必都是“好人”。《水浒传》第七十三回:“近来新来两个强人,一个姓王名江,一个姓董名海,这两个都是绿林中草贼,先把道士道童都杀了,随从只有五、七个伴当,占住了道院,专一下来打劫。”李逵、燕青打听到到抢刘太公女儿的是这两个强人,书中有如下描述:“门开处,早有人出来,便挺朴刀来奔李逵。燕青生怕撅撒了事,拄著杆棒,也跳过墙来。那中箭的汉子一道烟走了。燕青见这出来的好汉正扑李逵,潜身暗行,一棒正中那好汉脸颊骨上,倒入李逵怀里来,被李逵后心只一斧,砍翻在地。”王江、董海都不是好人,《水浒传》也以“好汉”相称,可见“好汉”未必是指好人”。
再看梁山泊好汉,贪财好色的王英原是车夫,半路见财起意,便劫持了客人,事发被捕后越狱,逃到清风山落草为寇。他平日里最爱喝燕顺、郑天寿挖人心肝煮醒酒汤,其残忍令人发指。好女色,他连多次陷害宋江的刘高的妻,也想强纳为妾。燕顺杀了刘高妻,王英却为了这个女人,跟老大燕顺动起刀子。以黑社会的准则来衡量,王英所为也为人所不齿。《水浒传》中,王英这样的“好汉”与好人八竿子也打不着。为什么也称“好汉”?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明代王道生《施耐庵墓志铭》:“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兴化县续志》也采信了这一说法,书中《施耐庵传》记载:“士诚入内,至耐庵室,见耐庵正命笔为文,所著为《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也。”。豪客,作为汉语词汇。词典释义有:指豪士,侠义之人。唐代李远《读<田光传>》诗:“秦灭燕丹怨正深,古来豪客尽沾襟。”指强盗。唐代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指豪华奢侈的人。唐代许浑《送从兄归隐蓝溪》诗之一:“渐老故人少,久贫豪客稀。”以上释义告诉我们:侠义之人,强盗,一掷千金,大把花钱的人,可称之为“豪客”,与性别无关。《水浒传》中的“好汉”其实就是“豪客”。其标准是:不胆怯退缩。“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向王进道:‘你来!你来!怕的不算好汉!’”(第二回)。讲江湖道义。“史进听了,寻思道:‘他们直恁义气!我若拿他去解官请赏时,反教天下好汉们耻笑我不英雄。’”(第二回)敢做敢当。“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第八回)知恩图报。“宋万也劝道:‘柴大官人面上,可容他在这里做个头领也好。不然见的我们无意气,使江湖上好汉见笑。’”(第十一回)敢于单挑。“雷横大怒道:‘我若怕你,添个士兵来并你,也不算好汉。我自好歹搠翻你便罢。’”(第十四回)不巴结官府。“吴用又说道:‘你们三个敢上梁山泊捉这伙贼么?’阮小七道:‘便捉的他们,那里去请赏,也吃江湖上好汉们笑话。’”(第十五回)……
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心中,好汉的标准是有差异的。在晁盖看来,好汉要有江湖道义,偷鸡摸狗之辈,不算好汉!李逵看来,不贪女色,就是好汉。为了挽救宋江,他怒砍“替天行道”的大旗。刘唐看来,好汉就是要“仗义疏财”,因此他才找晁盖。上面的例子,只是分析施耐庵心中“好汉”的判断标准,那就是豪放不羁,有侠义之气,敢拼敢杀,敢反抗社会的人就是“好汉”。
按照上述标准,顾大嫂可谓名副其实的“好汉”。她嫉恶如仇,有侠义之气,并且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敢于反抗:“如今天下有甚分晓?走了的倒没事,见在的便吃官司。”这话是她动员孙立劫牢时说的,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可谓一针见血。她敢拼敢杀,勇猛如大虫,在市井之中无人敢惹,在水泊梁山也能统领千百喽啰。她的决断力、行动力以及才智比绝大多数男子都要高出一筹。三打祝家庄是宋江上梁山后首次出战,取胜对宋江立威梁山,当上首领很重要,顾大嫂的“登州派团体”到来,直接为宋江当上“龙头老大”奠了基。
梁山大聚义时,顾大嫂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虽然排名偏低,但她不像扈三娘,命运由宋江安排,包括婚姻,活得憋屈,死得也惨。她也不像孙二娘,滥杀无辜,死于飞刀。征方腊之后,顾大嫂夫妇均做了官,结局圆满,说她是梁山泊最杰出的女性,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