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集电视连续剧剧本《仁梯汪广仁》连载第29集】

立竿巅峰敢吐诚
编剧:鲁 岱 汪琪铃
汪水天池,溢流飞展,长龙绕岭穿山县。惊仙瀑布虺休游,奇闻美酒馋河满。广出英雄,新星又现。仁声义举铃琪闪。巅峰导引育梁才,江山赤水恒流远。
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秘书长刘堂江的主题报告《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中国教育家的成长呼风唤雨》已是尾声了,仿佛还在刹尾:“领导们,教育家们,中国教育家大会既然拉开了帷幕,那么这一曲好戏必将继续演下去。我们的宗旨是为中国教育家们的成长呼风唤雨,让中国教育家在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勇前进,迈向一个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时代!谢谢大家。”
所有的入会者离开人民大会堂,去朝阳区建国路35号的华润饭店就餐。(静画面)下午,会议移址于华润饭店的一楼碧丽宫召开。主席台上直立一个小屏幕。屏幕录制上显示会议主题:“综合论谈”。
主持人是《发现》杂志社副社长夏令生主持会议。(静画面)
主持人:《中国教师报》常务副总编梁友君。(静画面)

主席台上的屏幕显示汪广仁演讲的题目是《我讲三句话——中国精神》。汪广仁风度翩翩的走近讲台,向听众鞠一个躬,再转身向台上就座的18位领导鞠一个躬。然后,走到讲台边的座椅前,站着。之前的领导都是坐着演讲,可今天的汪广仁却是站着演讲,情感也是十分投入——阳光岁月,万物攀鲜。经过许长时间的精心筹备,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终于在这北京召开了!一,中国的大学精神。曾经以性爱光碟事件而成为全球华人笑柄的美凤,报考上海第一学府复旦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经济管理理论只有40分,产业经济学只有33分,竟然被“破格录取”了。人们质疑,是否“三陪小姐”“傍大款”可将成为高校的一道风景?博士学位是不是商店里待价而沽的商品?学术的地位,尊严何在?中国学府的学术标准将如何?当然,此事因舆论的重压和指导教授的犹疑,美凤女士的博士梦未能如愿。接着又曝出了“大学之大,成了扩大,且纷纷争副部级”等新闻。后来,什么审批学术、买卖文凭、无钱就别上大学、教授辞职、讲师跳楼等一连串的问题频频曝光。人们又质疑:中国的大学怎么了?中国大学的精神到哪儿去了?中国为什么没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此演讲期间,画面回放:美凤被破格录取为复旦大学经济博士)第二句话,是中国素质教育精神。世界各地的报刊,近来总是在质询中国的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你们中国人到底搞的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或者兼而有之?中国学生的道德又滑坡了多少?可我们国内的报刊却总是强调:中国的素质教育正搞得轰轰烈烈,创新教育硕果累累,中国国民素质在一天天提高,而且有大量的数据加以说明,比如扫盲、义务教育成果、“两基”验收等。然而,基层的教师却每每抱怨:我们造假好累啊!明天不知又要我们去编几个什么数字?其实,什么是素质教育,陈独秀、毛泽东等老一辈人所讲的那种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教育要趋向社会,教育要注重启发,教育要讲究实际应用……(演讲期间,画面回放“两基”验收时,学校的老师们集体造假)最后一句话,是提出6个问题,供大家参考:①我国人才问题出现了哪些误区,怎样解决?②怎样树立中国人对自己之教育文化的自信心?③目前教育环境的污染怎样治理?④如今的“两基”验收到底何时结束,有何实际意义?⑤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有什么启迪?⑥中国的素质教育争论了这么长的时间,到底如何才能切实推进?(演讲期间,画面回放胡主席对汪广仁的谈话:“嗨!我看你这汪广仁呀,的确是一个怪才、神才,而且头上长角、身上长刺,还有勇有谋,了不起!”)三句话说完了。胡主席评述我是一个“怪才”,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我很惶恐。所以,今天有幸在这里讲三句话,连草稿也没有拟,也就是信口开河,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专家们赐教。
汪广仁结束了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之行而从北京回到贵阳以后,仅半个多月时间,便意外的接到了中国清华大学的邀请,让他去该校讲学。汪广仁手捧《邀请函》颤抖。这倒不是什么害怕,而是心里在激烈的震荡:“这是一个什么招?说坏,黄金镶烂铁;说好,井水冒诗篇!这人,这事,咋如此的不为人脉思想?嗨!一切都不可思议。”不过,汪广仁很快的镇定下来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你们知道吧,我心里有好多的诚笃之言,多想为祖国的教育做一点儿贡献啊!但由于本人势单力薄,这一次正好通过这一所名校,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告知世人,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汪广仁一行3人,乘车在清华大学主校门下车,就听到了从校园内传悦耳的喇叭声——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这是主校区。学校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成为中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清华大学本校区,按照南门主路,即学堂路,分为东区和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是当时的燕京大学余留。清华大学本部校园西临北京大学、圆明园,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清华园,原为皇家园林,清朝康熙年间称为熙春园,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国改名为清华园。清华大学主校区以大礼堂为中心景观,图书馆、清华学堂、西体育馆及理学院等建筑分布其间。东区则以1950年兴建的苏联式主楼为主体,以及建筑馆、明理楼、经管学院、逸夫科学馆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群。校园总占地面积392.4公顷,校本部306.0公顷,不含附属医院。学校总建筑面积198.1万平方米。(喇叭播放期间,画面展示清华大学主校区景况)
清华大学散学典礼的头一天晚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自家屋里邀宴了汪广仁。顾秉林:“汪教授,今晚儿我们两个人在我家里喝酒,意义可不一般哟。”汪广仁:“感谢顾校长。我知道顾校长不是一般的人。”汪广仁:“岂敢岂敢。只是因为顾校长你太有特色了。”顾秉林:“好。我们先饮一杯,然后呢,你就说一说我有什么特色。”两个人共饮了一杯贵州茅台酒。之后,汪广仁就说话了:“先说说这次散学典礼。你邀请我来讲讲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这与你们学校近年举行的‘营造道德环境’活动有关。同时,也与你顾校长、顾院士有关。”顾秉林:“呵呵,还真的被你给说中了哈。你接着说,我爱听。”汪广仁:“你不仅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一位中国材料科学研究院的带头人,更是一位著名大学的好校长。”汪广仁:“但是,你一生最是奉行一种伟大的思想,这就是‘要有爱心,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事业,事业就将抛弃他;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祖国,也就失去了原动力。’你这在告诉人们,一个人应该有爱心,爱事业,爱祖国。这‘三爱’,说起来简单容易,可对于那些高层人士来说,施行起来并不轻松。”顾秉林:“我插一句。这种‘三爱’思想,在你汪广仁身上也是异常浓郁的。你正是用这种思想支持人生的。同时,这也是你主张‘仁德’的思想源泉。”顾秉林:“好,我们两个人的思想算是不谋而合了。来,喝酒,用菜。”两个人碰了一回酒,顾了一回菜。顾秉林便又说话了:“2003年4月,我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但当我通过国家教育部了解到你汪教授去了美国等国外4所著名大学讲学时,就萌发了邀请你来校讲学的念头。再后来,遵照上级精神,清华大学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更又得知你被国人尊称为‘汪子’而奉行‘汪子德育’的新闻报道,就自然而然的促使了我邀请你进校讲学的决定。”顾秉林:“现在,你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还可以骋请你为清华大学终身名誉教授!”这一次是汪广仁提酒杯:“来,顾校长,这一杯酒由我汪广仁敬你。真诚与谢意尽在不语中。”
汪广仁教授在清华大学散学典礼中的演讲开始了:“很有幸,能够与我们中国最美丽的学府的朋友们共同学习,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事。”汪广仁徐徐的讲开了。他没有使用什么讲稿,也没有坐在椅子上,甚至还走出了供演讲的桌子,真像台上的演员,无拘无束的与清华大学的师生们亲切的谈话式的演讲。这时,坐在主席台中央的顾秉林忘情的轻轻的一句:“是的,他在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上的讲话《我讲三句话》,同样是凭口演讲的。他的演讲风格甚至是演讲水平,真可以与中国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媲美!”汪广仁教授在台上继续演讲:“我今天就来说说你们的校长顾秉林先生的‘三爱’。这是顾校长的人生座右铭:‘要有爱心。如果一个人不爱他的事业,事业就会将他抛弃;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国家,也就失去了源动力。’我在这里还要增补一句。请同学们听好:爱自己的国家,是最崇高的德!”“下面我重复一个故事。”汪广仁继续演讲。他的身姿、手势、眼神都投入到了语境之中:“为什么说是重复呢?因为,你们也许都很清楚。这就是《钱学森回国的艰难历程》。1955年初秋的一天,侨居美国的著名工程物理学家钱学森,携带妻儿从旧金山登上克利夫总统号轮船回往中国,抵达香港后,受到了来自祖国的科学家们的热烈欢迎。随后搭乘火车转往内地,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这里,又有谁能知道,为了实现回国的愿望,这位世界闻名的导弹专家历经了5年多的磨难、坎坷,惊心动魄!”(演讲期间,画面时不时的展示台下听讲的人群。下同)“但是。”汪广仁还在继续他的富有情感色彩的演讲:“就我们清华大学而言,留学生不回国的概率竟然高达81%!惊人啊!”汪广仁望了台下一眼,见有人晃动,甚至是有人啧啧连声。于是,汪广仁变换了一下子讲话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说:“古人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爱国,爱恋自己的祖国,一直是时代的主题,是国人的内在魅力。但是,如何去爱国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爱国,与学习教育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只有每个人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他才能够更好地去服务于社会,贡献祖国。但是,目前教育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这就是出国留学和移民国外,被不少人看作是一种荣誉,这种现象已致使国内人才的流失。”台下一片清静,台上,汪广仁讲的更带味了:“我们不可否认,的确国外的教育环境和国外的科技水平都比我们现在要好得多。因此,这就造成了中国留学生的一种通病,这种病就叫做‘居安思危薄弱,奋斗意思浅淡’。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如今美好的时代中,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免费学习的待遇。不仅仅如此,在政府的帮助下,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都十分丰厚,因此许多人在国家和社会为我们营造的美好氛围里,渐渐的丧失了自己的目标,反而对现在的生活越来越知足,自然创造力也在慢慢的丧失。”讲到这里,汪广仁看到台下的学生们似乎都低着了头。因此,汪广仁话锋一转:“当然啰,这些留学生归国率之所以很低,并不是这些学生不热爱祖国,而是他们已经对于国外的生活产生了满足感,从而失去了对国内目标奋斗的那颗心。但是,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出国的初衷其实都很好,是为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希望能够在将来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换句话说,这些学生还是有很高德行的。梁启超先生作为一名法国留学生,曾经语重心长的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之独立。’因此,我盼望我们的中国青少年能为祖国的强盛而立己、立国、立德。这就是顾秉林校长‘三爱’的主旨核心思想。”(期间,覆播梁启超讲那一句话。接下来是唱下面的歌,夹在掌声中)“噼里啪啦砰。”终于有了强烈的掌声,以致一首歌《立德之行》(宋词《水龙吟》)也热活了起来,飘荡在整个会场的上空:广仁吟施清华,立足台上诚主爱。亲亲演讲,含诚妙露,启明一代。劝慰柔肠,婆心苦口,感超人脉。德之崇国是,学之国助,咋能背根投外?学子为家酬国,立新功,志宏无改。敢抛享受,奢靡不惑,初衷永在。心智长长,德行悠远,人生不败。举大旗,世国修身,美好寄予人拜!汪广仁在北京大学讲学。北京大学授予汪广仁客座教授证书。(静画面)汪广仁在浙江大学讲学。浙江大学授予汪广仁客座教授证书。(静画面)突然间,台下一位女听客站起来发问:“对不起,汪教授,打扰您一下,想问一个问题。”女士:“我叫李仁莉,毕业于这中国人民大学,并获得了中文博士的学位。”李仁莉:“不是。我已离开了中国人民大学。可是,当学校决定邀请您来校讲学之后,校方因兼有其它事情而邀请了几名原校的博士生回校,也顺便听听汪教授您的演讲。就这样,我就成了您的听客。”李仁莉:“汪教授,你刚才讲的关于德行的内容都很精彩,我现在想向你提问的问题是:在中国社会领域,德与仁有什么不同与联系?”“关于德,我已经讲过。”汪广仁爽快的回答:“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与人类的客观需要去作为。或者说,不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德,还是一种大爱。正因为大爱,对所有的事物都爱得一样多,所以表现出来的现象反而是无爱。德,含而不露,不外施于人,否则有所施为,则心有远近亲疏之偏、大小多少之别。故而,德,就像天地视万物为刍狗一样的公正无私,就像准绳一样的中正不偏私。”汪广仁再细细一看,李仁莉坐了下来,但她已是伸长脖子在聆听汪广仁的继续释疑:“仁,是亲爱的意思。在社会领域,仁,是仁民爱物,是宽惠善良的德行。比如,《论语》中讲道,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回答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便是恭、宽、信、敏、惠。这就告诉人们,大凡有仁德之人,泛爱众而亲仁;大凡宽厚有德性之人,仁政、仁心、仁术、仁人君子。大凡仁德不足之人,则麻木不仁。总之,德和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德和仁是人思想的一种统一,是一个人所应有的思想品质。应该来说,任何人都不可以缺少德和仁。解答完毕。”“我还有问题。”李仁莉又说:“德与国有什么关联?”“问得好!李博士肯定是一个很爱国和很有仁德的人。”汪广仁很和蔼的说:“刚才说了德是一种大爱。现在我要说,德者,得也。德是社会环境中的个体所遵循的一种自我规范的自我原则的信念与行为,其表现形式多样,比如有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德行的好坏印证着做人的操守。有道德的人,即便是不争利益,也能获得很多。当一个人拥有大德和公德以及高尚的品德时,他一定是一个好官或好的事业者和服务者。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的肯定,大而观之,人的最崇高之德是爱国爱党爱人民。在任何时候,无论我们身在何方,行至何处,都不能有损于祖国和祖国人民。这既是共产党人所应该遵循的,也是我们每一个老百姓应该遵循的基本守则!”“老师,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汪广仁刚刚说完,李仁莉博士还要第三次提问:“请你最后讲一讲德与情的关系。”
汪广仁两眼一亮。同时,人影升到空中,看着会场上的李仁莉说心语:“德与情?这怎么讲?自古有英雄难过美人关之说,我今天,今天怎么了?这个女博士不简单。我汪广仁一生奉行德,她却问出了德与仁、德与国、德与情。果然是:仁德之人,少不了国与情、国与情感。”高空中的汪广仁用一双温馨的眼睛看李仁莉(空中诵读):也真是怪巧,恰在这个时刻,李仁莉也是人影升空!但是,她却是用一双妩媚的双眼向讲台上的汪广仁瞧去,见汪广仁(空中朗诵):经过特技镜头,汪广仁挂着一丝儿笑意,不慌不忙的说:“关于这个问题,早有英国著名哲学家亚当·斯密所著述的《道德情感论》释美。他说,道德是一种社会的约定俗成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则,包括个人的品质。情,首先指情感,是人对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心理反应和态度。人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情感,反之会产生消极负面的情感。这是斯密的理论。我们说,德与情有着复杂的关系,且共同影响着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情,会让人感觉自由、和谐与美好。比如,爱妻儿,爱父母,见义勇为,勤劳致富,惩恶扬善等,都会是正能量的。相反,心理会承受压力,会感到痛苦。比如婚外情,黄赌毒,不义之财,助纣为虐等,都是负能量的。总的一句话,情,必须建立在德的基础之上,才是快乐的,美好的。”“噼啪。”李仁莉独自一人鼓掌了,还说:“说得好。谢谢汪教授!”殊不知,紧接着李仁莉博士的掌声,整个会场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支笔呀出于赤水长沙,一砚墨水掀起波涌天涯。文曲星,济世新篇垒牍,自控悬疑太多的创新如神话。赤水河上的仁梯立地挺拔,风采岁月一德耀彩霞。汪广仁,中国教育一奇葩一灯塔。一杆笔墨澎湃天下,智圣人灵丰富了诸子百家。汪子德育,拓新文明时代,教育家思想家已蓬勃无瑕。赤水河上的仁梯执仁挺拔,风采世界一德安中华。汪广仁,人文中国一奇葩一灯塔。
鲁岱,原名鲁仲强,男,1955年8月21日出生,湖北省大冶市人,退休教师。曾经做过4年医生,任教过初级中学13年、高级中学10年。有生物和实验两门学科小文凭。自学过高等院校的数学、物理、语文、化学、医学等课程,还喜欢哲学、天文、历史、写作等学科知识。为人笃实,诚信善良,好学向上。虽然知识浅薄,底蕴俗软,但敢于学界争峰!在文章发表方面,理科论文居多。现时文科作品主要是新、旧体诗歌,散文,剧本,长篇小说等。已经出版一首2万余行当代神话诗歌《太阳韵》;一部38集当代神幻剧本《太阳韵》已送审国家广电局;一部约78万字的乡村振兴小说《黎明诗韵》已完稿;一部约23﹒6万字的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及由此改编的约28﹒6万字的38集电视连续剧剧本《仁梯汪广仁》已与汪琪铃合作封笔;一部120余万字的三卷本历史小说《战争下的和平》已完成2卷,可分卷出版;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2023年群星春晚已录用。现任《至德文化》执行主编,《采风中国》于2022年6月号公益宣传了本人。本人学味浓,付出多,收获少,但甭管绿肥红瘦,进取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笑容迎陌客,哀笔画强人。看淡人情事,文圆史上珍。通联→邮编:435125;地址: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大鲁村;手机:13477739786。


【林静转自《汪广仁教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