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周故里,和美前曹
和美家风铸村魂
——茌平区前曹村冯桂青家风记事
文/刘晓东
不到12点,冯桂青就已经做好了一桌丰盛的午餐,有鱼有肉有青菜,等着两个孙子放学回来一块吃饭。
冯桂青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前曹村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两室两厅的家里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3本大红的证书,被摆在客厅醒目的位置,十分惹人注意。这是前曹村党支部分别于2016、2019、2021年先后三次授予冯桂青家庭“五好家庭”的证书。对于这些荣誉,冯桂青和孩子都格外地珍惜,她常对来串门的邻居们讲,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是老少爷们对我们这一大家人人品、做事风格的肯定。
2010年,冯桂青的老伴因病去世,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陷进了困境,一家人笼罩在悲伤的气氛之中。特别是在学业关键时候的女儿,因为父亲的去世受到了非常大地影响。冯桂青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觉得老伴虽然走了,可是家里还有她,生活还得继续下去。于是冯桂青抹掉眼泪,强打精神,努力地让生活回到正常轨道。她比以前更加严格地教育儿女,老伴在世的时候,孩子们就不比别人家的差,现在应该变得更加优秀。她虽然只有高中文化水平,但是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
儿子曹亮头脑灵活,喜欢建筑机械,就让他去学习机械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后来曹亮在县城北部的繁华地带开办了一家机械公司,专业从事机械的销售和维修,在竞争激烈的机械销售行业很快就站稳了脚跟,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能够很快做到这一步,他的秘诀中就是冯桂青经常念叨的“诚信”二字。做人要讲诚信,做生意更得要讲诚信。曹亮牢记母亲的教导,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使生意越做红火。
女儿学习好,那就重点培养。她对女儿说:“只要你想学习,就不要管家里的事。你妈有能力把你培养成才。”女儿格外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奋学苦读努力着。女儿博士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并很快成为了里面的技术骨干。
看到一双儿女都事业有成,冯桂青感到没有辜负老伴的期望。正回忆着往事,两个孙子打闹着一块进了门,后面还跟着手里提着水果和熟食的儿媳妇樊伟伟。孙子们看到奶奶在等他们,亲热地打了招呼后,就懂事地去洗手了。冯桂青埋怨儿媳妇又多花钱买东西,说家里什么也不缺,不用再买东西。樊伟伟并不在意,说:“这花不多少钱,再说您给孩子们做饭太辛苦,也该吃些好的。”
冯桂青对儿媳妇很满意。家中事情,无论大小,樊伟伟都要和冯桂青商量,婆媳俩人相处十分融洽。冯桂青非常纳闷为什么有人总说婆媳关系难处,“只要我真心对你,你就会真心对我的”,冯桂青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遇到二人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她就会从儿媳妇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然后婆媳两个再面对面地交流。冯桂青把这种当面交流戏称为“婆媳会”:“交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家庭和谐。谁有意见和想法,可以当面提出来,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特别是儿媳妇去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党员,更让冯桂青感到脸上有光,心里比自己入党还要高兴。只要有时间,她就催促樊伟伟多去参加村里的活动,并嘱咐儿子不能拖媳妇的后腿。
吃完午饭,两个孙子抢着帮妈妈收拾碗筷,打扫卫生,而冯桂青出门来到楼下曹大叔家,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做的事情。曹大叔腿脚不好,老伴是脑血栓后遗症,生活十分不方便。冯桂青主动帮忙,今天帮着买些菜,明天帮着买馒头,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在她的带动下,邻居们互帮互助蔚然成风。谁家如果遇到困难,邻居们准会主动过去帮忙,问寒问暖,共同想法解决问题。冯桂青有一次在楼下晒被子,结果遇到天气突变。她在外面办事回不来,心想这下可坏了。没想到,等她回到家,发现被子被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在楼道里,到现在她都不知道是谁做的好事。她找到支部马书记,让他在微信群众里表扬一下,马书记说这样的好事太多了,表扬不过来。
近十年来,前曹村在以马立岭为首的党支部带领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探索出一条适合前曹村发展的路子。不但让村民告别了低矮的平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并且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成为周围有名的明星村、富裕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都夸支部班子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强。群众不愁吃穿了,就开始追求精神生活。村支部因势利导,在村里建设了广场,立起了健身器材,大力推广以马周精神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不断树立良好的村风家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闲暇之余,冯桂清除了跳舞锻炼身体,还和其他村民一起主动配合村支部开展一些活动,如打扫卫生,宣传政策等。随叫随到,从不推三推四,她们觉得能为村里出把力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正是有无数个冯桂青这样的和美家庭,才造就出前曹村和美的村魂。前曹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编者按:前曹村是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我们一定会把前曹村文明家风家训树立好、传承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曹村的发展增砖添瓦。
作者简介:刘晓东,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茌平区第一批优秀文艺人才库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