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社会小说《大同的风》
第七章、
给金市长献计谏言
——欧阳如一
张振庭和龙开旺去大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见了金市长。
那是一个小院,成立不久的开发区的临时办公场所,可能原属于一家被搬迁的小公司。进门是一道爬满了紫藤的景墙,景墙后面是一个由四面建筑围成的玻璃阳光顶,自然形成了一个不小在大堂。楼梯开在四角,上去是外挑的环廊,这设计很经济适用。这里没有宣传画、标语和任何装饰,朴素中透着生机,而不像号称“太阳宫”的市政府,公务员们自己在里面走都迷路,外来办事的人更“摸不着门”,平头百姓休想进去,就更感到衙门深似海了。
国家的强大应以政府的精干为基础,机构的高效应以程序的简明为前提。
“金主任在开会,您二位得等一下。”金市长的秘书小曹在楼下迎接他们,把他们领上楼,请到会客室,倒了茶就退了出去,这是主人愿意接待他们的信号,要不然就会推说有事不见,让他们吃几次闭门羹都属正常。
龙开旺掏出烟又放了回去,他看到了禁止吸烟的标牌,这在大同市政府都没有。他说:“大同经开区现在可大了,原来才二十多平方公里,现在一百二十多平方公里,整个大同都缺钱就它有钱,最好咱们能和金市长做点事儿。”
张振庭想起了和金市长的一次次见面,看似金市长在求他,一分钱都不给就安排了五个课题,还都是大同城市建设的大事,可实际上是他在求金市长,因为王长安在求龙开旺、龙开旺在求张振庭、正好金市长找张振庭有事儿,张振庭就在金市长面前替企业说话,给云城公司解决了几次资金问题,他们四个的关系就这么微妙。可这次张振庭是最后一次求金市长,因为这涉及到他自己——王长安要投资三千万种牡丹,他至少能再挣三年工资,至于龙开旺就算搭把顺风车。想想金市长一直把他当作“清流”,一心为大同做贡献的专家,却代表着某个企业的利益,而这个企业、特别是龙开旺又不走正道,不知道金市长会怎么看他。
“是张教授吗?”一位长得一般,穿得裤线笔挺的中年女士出现在门前。“噢,王局。”龙开旺起身向张振庭介绍,张振庭也起身道:“王局长。”
王局长很大方地坐到他们身边,说:“金主任还在开会,会上提到了我们经开区的员工住宅,想请张教授给出出主意,也是怕您二位等着无聊,让我先过来陪你们说说话。”
龙开旺又介绍:“王局是规划局局长,规划方面的专家。”
张振庭最不怕和专家型的官员打交道,因为和他们说话是有“标准”的,他说:“那我说说咱们国家最理想的居住状态。首先是土地,因为房子离不开土地。最理想的土地政策是改卖地——土地按年限出让,为永久性出让,收土地使用税,就会改变目前政府屯田炒地,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状态,地价不可能居高不下,一但崩盘政府就会破产。”
王局长拿出个小本子在上面上记着,此刻她把笔停了下来,显然“政府破产”这句话刺激了她,她恭恭敬敬地微笑道:“我们经开区虽然享受国家特殊政策,金主任也想在制度设计上有所创新,可土地制度是中央政府定的,我们好像没这权力。”
龙开旺打圆场道:“听说雄安新区的房子就只租不卖。”
中国的土地市场正火,好像房地产市场衰落它都不会衰落,这确实有点耸人听闻,张振庭不做解释,继续往下说:“我再说说住宅。国家应当实行解困房、廉租房、单位集资联建房和商品房不同的住宅供地和报建收费制,以保证‘居者有其屋’和房地产市场的平衡可持续。解困房主要针对城市‘失能家庭’,一定要限制标准和供应量,严禁卖给那些开宝马车的人。”
王局长又一次停下了笔,好像“解困房”三个字也让她不舒服,她说:“张教授,我们大同的解困房好像应当设在下岗职工多的地区,我们黄了好几个国营大厂。经开区这边不存在这种情况,我们只考虑怎么才能既让员工们买到经济实惠的好房,又符合国家的土地政策,还不至于冲击房地产市场,并且不让市政府那边的人不高兴。”
张振庭看出对方是个只想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不想有任何思考和创新的人,说:“机关企事业单位集资联建原来是我国解决住宅建设资金不足和市场需求迫切的矛盾的主要办法,很有效,可它有两个问题:那些小企业怎么办?也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集资联建房已经不批了,经开区想解决员工们上班远的困难,也可利用廉租房的政策。”
王局长干脆把笔记本收了起来,她发现对方外行,说:“我们刚刚讨论过,这恐怕不行。”
这时穿着一身蓝黑色中山装的金市长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曹秘书,他向屋里的人摆手,坐下说:“你们接着讲。”
龙开旺别看嘴笨,脑子却很机灵,说:“领导,张教授正给我们讲土地怎么卖,怎么才能让每个人都有房子住。”
张振庭就把刚才说的话简单地重复了一遍,金市长听后对王局长说:“变土地出让为土地出租也不是不行,咱们可以让‘城投’摘地,拿地入股和开发商合作,把土地使用年限——文教四十年、工商五十年、住宅七十年都变成租金,这不就做到‘费改税’了?”
王局长立刻赞同道:“对呀,咱们经开区最大的问题就是招商难,您这办法让开发商减少了土地一次性投资,他们都会有积极性。”
金市长说:“张教授,您的点子最多,您给我们大同古城、东小城、文瀛湖、煤气厂、高铁枢纽都支过招,可眼下我们最着急的是机关和企业员工居住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提倡‘先生产,后生活’了,而是得千方百计改善投资和营商环境,只有安排好了巢,才能引来凤。”
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上都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劲儿,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官员代表政府,政府代表国家,国家说句话你能不效命?张振庭振奋道:“咱们经开区的企事业员工住宅您看能不能这么搞?土地就变卖为租,打入每平方造价;报建费要享受国家最优惠的政策,这个王局长比我懂;租金和企业的纳税挂钩,把减免税的钱用于个人住宅补贴;对投资额较大的老板奖励别墅乃至厂房,他们敢投我们就敢奖。”
金市长沉吟了一下,对王局长说:“那一千两百亩地就建个‘蓝领小镇’——管委会和企业员工的居住区,标准一定不要低于市里中等小区的标准,而且配套设置要好,就交张教授做规划。”
王局长说:“我这就安排。”
金市长看了一下表,说:“一会儿让王局长请你们吃饭,张教授,您还有什么事儿?”
龙开旺说:“领导,张教授新成立的牡丹公司要投三千万在大同发展油料牡丹,我们云城想和他们合资。”
金市长对曹秘书说:“张教授需要种植用地你给他联系天镇县。”对龙开旺说:“你越少干事儿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