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五月的春风和煦宜人。2011年5月20日上午,在佛学院领导热情洋溢的致辞和语重心长的嘱咐声中,我们从学院所在的朱家尖上车,乘大巴到宁波火车东站。并于当天下午在宁波乘K466次火车,于第二天下午平安到达心仪已久的六朝古都——西安。
2011年5月22日上午,我们参观了西安博物馆。西安博物馆以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大型图片,并辅以高科技的展示手段,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诸方面,勾勒出西安从周代建都到盛唐王朝的辉煌。明清时代,西安仍然是西北重镇,大量文物关注了西安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和延续性。观赏着华夏先人用辛劳、智慧、情感、荣耀甚至血泪凝结的文物,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使我们知历史、明兴替;使我们更爱祖国,更爱祖国璀灿的文明成果。通过参观西安博物馆,大家都感受到是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尽管时间匆匆,意犹未尽,但拍下的大量照片,会使我们回味无穷,感受更深。
2011年5月22日下午2时45分,我们乘车来到位于西安城南的大兴善寺。大兴善寺始建于晋司马炎265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唐开元年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到此传授密宗,许多重要佛教经典均在此翻译,大兴善寺因此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亦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大兴善寺主持、普陀山佛学院首届学员释宽旭法师,热情接待了我们。他向我们介绍了寺庙建筑特点、弘法活动内容及今后发展的全面规划,显示了他弘扬佛法的坚毅精神和善于管理的出众才能,作为校友,我们会向他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为今后的弘法实践作好准备。宽旭法师现为陕西省佛协秘书长,西安市佛协副会长。
玄装法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在这里从事译经和藏经。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玄装法师一生的光辉业迹。我们在展厅还亲眼看到了玄装法师的一块头盖骨。通过讲解,我们知道玄装法师回慈恩寺后,专精从事佛经的翻译,一寸光阴也不浪费。他自订有每日进度表,若白天因事耽误了,必定晚上兼程以补上。遇上告一段落方才停笔。整理完经典后礼佛行道,以至每夜三更方作短时间睡眠,五更又起身,诵读梵文原本,用红笔断句分章节,准备第二天翻译的内容。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因当时佛教产生各种非正宗的派别,诸位僧人各执一端,似乎各有道理,造成人们无所适从。法师少时出家,亲眼看到佛的灵相,幼小即懂得敬慕正法,他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终办法是找回印度的足本经论,才能具体断定孰是孰非,于时不畏千辛万难,从西域把佛祖正教传来东土。
玄奘法师这次取经行程超过数万里,而且备受艰难险阻,曾经历了千里冰封的雪山,又渡过了激流飞涌的深壑,穿越了沙尘飞扬的戈壁沙漠,又走出了豺狼出没的荒无人烟的恐怖地带,终于把佛祖经典带到长安。法师还主张建塔,亲自背负竹筐绳畚,搬运砖石,前后整二年。佛塔落成后,法师把圣教经、律、论三藏的梵文原本藏于塔内。这座塔就是以后闻名遐迩的大雁塔。
2011年5月23日,我们有幸参观了在西安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次世艺会的口号是“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主旨是“绿色引领时尚”。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园内四大标志性建筑——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广运门;游览了五大主题园艺景点——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灞上彩虹、海外大观。通过游览,我们领悟到中国园林追求的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心理法是借景,包括浙江在内的30多个省市在展园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成绩斐然。我们深深认识到,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作为佛家子弟,我们更应加强环保意识,宣传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忠实卫士,这也完全符合观音大士普济众生的宏愿大旨。我们在创意馆门口排了很长时间的队,进入馆内后,讲解员作了精到的讲解,使我们学到了许多节能环保的方法,便于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把节能环保的重要理念落实到实处、细处。
2011年5月24日下午1时40分到达兴教寺。玄奘法师圆寂后,初葬于白鹿原,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改葬于此,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赐名“兴教寺”。在三藏殿,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玄奘法师的汉白玉雕像。殿门两侧的对联:“西方取经功德永垂宇宙,东土翻译美名永留人间”,是对玄奘法师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我们在三藏殿集体诵经,表达了继承玄奘法师遗愿,弘传佛法,光大佛业的坚定信念。
净土宗二世祖善导法师的衣钵弟子怀恽为祭祀善导圆寂而修建的香积寺,是净土宗的活动中心,也是中日佛教的交流中心。我们在佛塔前诵经,洪亮优美的诵经声,赢得了主持的赞扬,他说:“在你们这批年青的佛子身上,看到了佛教的将来和希望!”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主持宽昌法师的专著《山僧步履》中的题辞。5月24日下午,我们有幸在华严寺聆听了宽昌法师的开示,并获得了他的赠书——《山僧步履》。续圣法师、星月法师向他回赠了普陀山镇山之宝——杨枝观音画像。通过宽昌法师的介绍,使我们知道华严寺初建于唐贞观年间,由于其规模宏大、僧侣众多、影响深远而被称为全国佛教中心,也被誉为唐长安“樊川八大寺”之首。在许多著名的唐诗中,不时可见著名诗人对华严寺的颂咏。宽昌法师介绍了他们艰苦创业的经过,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设定期讲经说法、礼佛法会、广结善缘活动。他指出,建寺不仅仅是为了“接受信施”,虽然这是生存的根本;立寺更应该是安住身心、静心修佛、籍以寺院的平台发挥僧众弘扬佛法的所长。
《山僧步履·脚印》中说:“印迹它像一本书,记载着不少陈年旧事;它像一首歌,优美而动听;它像一首诗,感人肺腑;它像一条河,常年不断地流淌着……”我们深深被宽昌法师“弘佛行愿”的挚着精神所感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这批年青的学僧,也应该在漫长的修业路上,留下自己坚实的脚印。同时,我们从宽昌法师的事迹中感受到,平坦的路好走,却磨炼不了坚强的意志,浅显的知识好学,却发现不了所含的哲理。平坦的路,容易使人放肆而疏忽;艰难的曲径,却能使人振足,使人思考人生的路应该怎样走。在路上,年青人总会想起终点那迷人美丽的风光,却忽略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自己要达到的修业境界。我们各方面都很稚嫩,因此,我们更要老老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只要我们尽心尽责了,总会留下可以告慰自己心灵的脚印,总会达到我们修业的目标。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沿着陡峭的山路,踏过1080块台阶,我们来到了位于逶迤秦岭山脉上的净业寺。
在律宗祖庭净业寺,首座师父接见了佛学院师生,并为大众们作了开示。师父谈到出家人一定要以戒为师,戒是修学任何法门的基础,一个人出家修行,如果不知道从根本学起,光在那盲修瞎练,是不会有任何具体之成果的。如沐春风,似浴甘露,师父的开示言简意赅,但却说出了修学的次第和根本。试想如果我们在佛学院只注重教理的学习,而忽视了戒律的行持,即使我们再能口若悬河地对信众宣扬佛教,而从自身来说,就如同遇风的小草经不起考验,久而久之,没有戒律的这块基石,想要学习佛陀教法所说的三无漏学——戒、定、慧,便成了遥不可及的事了。当年道宣律师就是在净业寺受天人应供的。“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道宣律师戒行清净,才得到天人供养,若不是律仪行持严紧,怎能做到这般境界?这次参学到净业寺,我们感受到了祖师的遗风,并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陶冶,在今后的修学路上,应以祖师为榜样,在修行的当下应“不忍圣教衰”为警策,做一个戒行无缺的出家人。只要我们心中时时保持正念,任何时候,方位都是吉祥的。
2011年5月25日,我们参观了关中塔庙之祖——法门寺,参观了山门广场、佛陀胜迹、法门寺院、珍宝馆、合十舍利塔。法门寺佛学院教务长让我们观看了电视短片——“法门之光”,该片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法门寺的历史和法门寺佛学院的办学历程。中午就餐时,气氛祥和,我们与该佛学院的法师、学僧一起祈福、用餐,其乐融融。
衷心感谢普陀山佛协领导和学院领导为我们精心安排了这次西部参学之旅,衷心感谢西部各寺院高僧大德、各位法师的谆谆教诲和鼎力协助,衷心感谢带队法师及各位法师、老师一路上对我们的细心呵护,我们将会铭记这次参学之旅,珍惜所学的知识和切身体验,并会用认真学法弘法的实践报答你们的关怀和期待!
(十一)
观音山是东海蓬莱仙乡——浙江舟山市岱山县衢山岛主山脉。
2018年6月22日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我登上观音山顶。山顶能俯瞰衢山全景。岱衢洋万顷波涛,尽收眼底。这里是昔日大黄鱼的故乡。
2008年10月初,我完成了以衢山罗家岙边防派出所先进事迹为素材的电影剧本《心桥》。10月8日,导演闻成、摄影师白长滨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到定海,在市公安边防大队领导、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领导、专家,一起讨论了剧本第5稿的内容。在等待导演到来前的空隙,我到边防支队秦政委的办公室,征求他的意见,他热情地说:“剧本很好,很感人。”我顿时觉得三个多月夜不能寐的日子没有白过。
第二天,我随导演、摄影师及市电影家协会领导,前往岱山衢山镇罗家岙派出所体验生活。
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说:“艺术,这是思想的凯歌。而读者和观众也是这样期待于它的。”这就要求我们:告诉观众尚未认识或认识不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拨动观众的心弦,使之产生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这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不落窠臼。
我们在衢山双龙湾一家民宿住下后,常到开阔平坦绵长的海滩散步。海浪无声,将夜幕渐渐淹没;星汉灿烂,天穹又有一番景象。我感悟到,人的灵魂来自一个完美的家园,那里没有任何的污秽和丑陋,只有纯净和庄美。当我们的灵魂在滚滚红尘中穿越时,时常会忘记家乡的一切,难免会沾染各种污秽。原本那些美好的东西来自它的故园,那是永恒不灭的美好,不应被茫茫烟波湮没。
观音山坚硬的花岗岩上面有一盏天灯,天灯一亮,方圆百里都可见晶亮炫目的光华,为舰船指引方向。我在写电影《心桥》时,被天灯启迪,想让自己发出一点光和热,为天地增辉。十年前的今天,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了《心桥》。
罗家岙公安边防官兵正是举着这样的火把,点燃了衢山最高的天灯,唤醒和鼓舞了征途上的人群。
登上观音山顶峰那天,我们看见了那座高45米,11层的石塔玉佛宝塔。塔身呈匀称的六角形,基座有十余平方米左右,它由精凿加工的花岗岩组成,给人以厚实坚固庄重之感。
天灯亮在这玉塔顶层,晚上天灯一亮,方圆数百里都可见晶亮炫目的光华,穿云破雾,为海上航行的船只指航,更会给在这片丰饶的海山福地开拓奋进的衢山人民,以希望和力量。
在岱山我参观了台风博物馆,灯塔博物馆,渔业博物馆……灯塔博物馆的每一个灯塔,像一颗璀璨的夜明珠矗立于海岸,每一座灯塔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个性,自己为航船导航的故事。
(十二)
2013年6月6日上午,我们登上了浦东到兰州的CA1939/08列车奔赴这次参学的第一站敦煌。
途径兰州,游览了黄河母亲雕像。雕像朴素庄重,她的目光慈祥明亮,嘴角含有淡淡的微笑。我们纷纷在她的像前合影。
晚上,我们转乘火车奔赴敦煌,坐的是K9667列车,经过两小时,到达了向往已久的敦煌。
敦煌是世界文化遗产,有名闻世界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有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
参观洞窟时,因为光线较暗,我们携带了提前准备好了的冷光手电。
在313窟,见到了《说法图中的飞天》的壁画,这是隋代作品。画面中的两个飞天迎风飞翔,动作婀娜,姿态优美,左侧一个手持鲜花,右侧一个持琵琶演奏,她们白色的宽大披巾迎风飘荡,如两道电光掠过戈壁上空,给荒莫平添勃勃生机,用激情的乐声,唤醒万物迎接美好的富有生命的春天。
在112窟,我们见到了观音经变图,图中观音双手合十,圆光笼罩,梳高髻,戴花环,双手套佛圈,长眉细眼,棱鼻厚唇,神态安详,面容慈悲,目光中洋溢着爱和宽容,远眺广袤的天地。这是唐代的作品。
在广场上,有一家书店,内有关于敦煌和莫高窟的图册,书籍,我买了两本。
广场北侧,有两排护窟爱窟人士的大幅照片。一幅中邵逸夫先生的,他给莫高窟捐了大笔资金,他是全国闻名的慈善家,香港邵氏影视公司的大亨。有一幅是一个年青清秀的日本女学生的照片。她曾在参观敦煌景点后,爱上了敦煌,爱上莫高窟,计划本科毕业后,到中国来读敦煌学的硕士研究生。不幸的是在毕业那个暑假,遭遇了严重车祸。临终前她决定把原来用作留学学费的200万日元,捐给莫高窟。这令我十分感动,难以忘却。

在莫高窟文物陈列馆,我们看到了对敦煌文物进行偷运的外国人的卑劣行径。
1907年2月至6月,斯坦因先后在敦煌汉代长城遗址、吐鲁番遗址、酒泉古遗址、张掖古遗址等处,进行了地理勘测和测绘。这次考察探险,斯坦因共掠取我国古代文物30箱(包括其它文物,共47箱)。其中30箱是各种古代文字手稿,这些手稿刊布后,震惊了世界。
6月8日上午,我们赴嘉峪关,参观了“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城楼,瞻仰汉代打开西域通道的使者——张骞的雕像,纷纷在嘉峪关古长城前拍照留念。我还请当代的摄影师,拍了两张张骞、嘉峪关照片留作纪念。
6月10日上午,游览了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
青海湖碧波万顷,湖中的湟鱼,是严禁捕捞的,让湖中的生态平衡达到了最优的境界。我想起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回归自然”的口号,卢梭要求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实现人的主体价值。
这里是三江的源头,这里的生态文明,关系着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区域的人民的生息和生态的和谐,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福祉和繁荣。因此,我们更要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三江源的环境。
后又乘三小时汽车,到达了塔尔寺。塔尔寺是我国藏传格鲁派(俗称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6月11日早餐后,我们乘汽车赴兰州机场。在兰州机场,坐上了兰州至上海浦东的飞机。当天下午两时到达浦东,改乘长途公交车回到舟山,回到朱家尖佛学院。
(十三)
1966 年9月,我和舟山 800多名“知青”一起去宁夏农村插队。当时的西北农村几乎没有体育设施,我们落户在青铜峡县蒋顶公社一个偏僻小村。那里仅有一个简陋的篮球场,大队部院子里有一个用土堆砌成的乒乓球台。劳动之余,我和几个“知青”经常在这球台上打球,球拍是橡皮板,没有海绵,球台经风雨侵蚀,破败不堪。我在读小学、中学时曾是校乒乓球队队员,因而在本大队的“知青”中,没有人能赢我,偶尔来一位其他大队和相邻公社的乒乓球高手,双方势均力敌,厮杀一阵很有意思,但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少,因此,也渐渐失去了打乒乓球的兴趣。
我们居住的“知青”点,离唐渠只有十几米,唐渠、汉渠、秦渠都是银南平原的主要灌溉渠道,我们就在渠中游泳。大队部边有座姜家桥,高出水面2米左右,我们工余就在桥上练跳水。但桥面不高,且桥下水流平稳,缺乏刺激,就到经常去参加挖渠会战的营桥跳水。营桥离水面有4米左右,且桥下有一个倾斜的坡度,水流汹涌湍急,我们跳下去后,常常被巨大的黄河波涛冲出十几米才能靠上堤岸。这样反复跳水,在激流游泳,对强健体魄大有裨益。当时,我们才十七八岁,把毛泽东同志“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语录视为格言。他老人家的另两句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被我抄录在支宁日记本的扉页,这也是鼓励我在塞上农村坚持体育锻炼的动力。
1969年夏,招工进卫东煤矿后,进行体育活动条件大有改善。单位很大,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我向乒乓球高手学习的机会就多。这段时间,我坚持打球,风雨无阻,十分勤奋,球技提高较快,有幸多次获得单位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
1978 年7月,我考上宁夏大学,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仍然不忘体育运动,1982年5月快临近大学毕业时,班级文体委员向全班同学传达了一个信息:即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赛于 1982 年7月将在西安举行,希望有乒乓球运动专长的同学积极报名。那时毕业考已顺利结束,繁重的学业已卸掉,我就抱着活动活动身体的想法,报名参加选拔赛。选拔赛预赛在我校体育馆举行,这场比赛同时也是新时期自治区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
几经角逐,我荣幸地进入了自治区大学生乒乓球队,并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证书和证章。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训练,7月下旬,我们去西安参加了终生难忘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当时组队时,男队员 5人,女队员4人,领队1人,教练2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比赛,我们团体和个人都获得了奖项。迄今,我还保存着运动队全体人员的合影,以及比赛时的照片。往事如烟似雾,但对塞上体育锻炼的回忆,会鼓励自已生命不止,锻炼不辍。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在工作之余,就去乒乓球训练馆打球。开始在灯光球场边的乒乓室,每晚有十几位乒乓爱好者在参加,该馆的负责人是张老师,他的儿子是市移动公司的负责人,场地由他安排。在这个场馆打了近十年。由于经常在一起切磋球艺,都成了很好的朋友,节假日常在一起聚餐。
后经一位朋友介绍推荐,到了解放西路一座大厦的十楼,在那里一个明亮宽敞的乒乓球室打球,那里都是高手,我在那里球技算是比较差的。当时定海乒乓界前十名的运动员都在这里。许多人在省运动会上都获得过名次。但这些球友人都很谦虚,热情,修养很好,会给我许多技术上的指导。如直拍反手横打,就是在这个球室学来的。加强了左手的进攻力度,改变了自己以往左推右攻的打球套路。因此,我球技得到了很大进步。终于在舟山市第十届运动乒乓球比赛取得中年组第五名的良好成绩。
美国通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说:“我毕生唯一的工作就是保持健康。”
好的心态,加上好的健身方式,是健康长寿的两个重要因素。
“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常有嗔怒少,心正意诚常锻练,淡泊养心神安宁。”
黄瑜毕业于上海复旦新闻系。自小热爱绘画,89年底来澳定居悉尼。在悉尼经常参展、举办联展、个展。其作品具有鲜明个人风格,表现形式多样深得观者好评。现为澳大利亚炎黄画院、澳大利亚画院副院长、澳洲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本期总编:老男孩(主席)
主编:白曼 Angel
执行编辑:杨路(欧洲总社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