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敲门,学力立身
文应龙
当下的社会,层级相当的明显,每晋升一个阶层,都比登珠穆朗玛峰还难。
就职业而言,体制内优于体制外,那是铁饭碗与泥饭碗的差别;公务员远比其他行业吃香,那是荣誉、身份和利益的象征;大公司比小企业更有优势,背后的发展空间与人脉皆不可同日而语。
就待遇而言,博士生毕业基本是5位数起步,本科与硕士大多在8千左右,专科毕业大抵在5千以下,高中毕业或没毕业的大都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却拿着最低的薪水。
就社会地位而言,北大清华毕业的,站在原地就高出半个身位,“985”和“211”的大学生也是众人眼中的香饽饽,一般本科或专科生,就不那么被人待见,至于大学都没上的,很可能没有多少存在感。
这些差别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历的崇拜。
不可否认,中国最近几十年发生的变化太大,从国家层面来讲,是教育重视的结果,是文凭红利的外溢,是人才井喷的必然。就个体来说,毫无疑问是知识改变了命运,学历点亮了人生。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改变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自身的观念、思想、生活与未来。
曾几何时,无数人通过读书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翻转,泥腿子端起了铁饭碗,乡村娃走进了大都市,鲤鱼跃龙门,乌鸡变凤凰,成了一个时代的佳话。今天回过头来看看60后、70后,已然成了政治界、军事界、科技界、教育界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出身贫寒,是高考的改变了他们人生的轨迹,是学历把他们带到了事业的巅峰。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历代表着身份,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人中龙凤,是社会栋梁;学历代表着起点,可以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以拿到满意的薪酬,甚至可以藉此步入上流社会;学历代表者能耐,是某一领域的行家,是公众心中的知识分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学历代表着圈子,校园留下了同学们最深的情谊,校友是彼此最可信赖的资源,校长是大家共同的精神图腾。
到了世纪之交,大学合并升级成了潮流,大学扩招成了国策,高考录取率直线上升,由从前的百分之几的人上大学,变成了如今的百分之几的人上不了大学。于是,曾经的独木桥变得不再是上大学而是上名牌大学,曾经的天之骄子不再“物以稀为贵”而变得“谷贱伤农”,曾经的诗和远方也变成了职场的内卷和生存的苟且。我们在感受教育加速发展,人才不断增多,国民素质大幅提高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文凭的贬值和学历的尴尬。
如今,每年大学毕业生达千万计,研究生数量也是呈几何数增长,学历的价值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文凭的红利也陷入历史的最低谷。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更新越来越快,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文凭也只是一张入场券,除了还剩下一点机会的优势,短时间内能产生效应外,真正安身立命的是学力、努力和能力。
一个令人遗憾的主观现象是,当下大学生目标明确、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知识丰厚、学有所长的比重并不高,他们手中的毕业证不管多么光鲜,含金量其实已大打折扣。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社会缺的不是人口,而是真正的人才。若不在真才实学上下功夫,毕业即失业恐怕不会只是个案。清华毕业的做保安,北大毕业的隐居山林,虽说是个人选择,但在常人的眼中至少也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还有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是,现在的大学对学生的管理并不严,要求也不高,课程设置大都限于理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大学生缺乏对世界、对社会、对人性、对自我应有的认知,他们走向社会茫然不知所措,大都是被动而艰难地适应。若是悟性不高,努力不够,学力不强,身段不降,还骄傲地躺在文凭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最终的结果是还没来得及被社会接受,就已经被淘汰了。
现实生活中,有学历没能力,有文凭没文化,有知识没见识的人,虽说不上普遍,但远非稀奇。如果我们不能正视现实,加强学习,丰富知识,增长技能,提高能力,还自作多情地迷恋着学历,孤芳自赏地陶醉于文凭,必然会影响了发展,耽搁了前程,贻误了事业。
大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场更需要的不是学历,而是经历;社会更看重的不是文凭,而是文化;现实更在意的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运用知识能力的强弱。只有学历,没有持续学习的韧劲与能力,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也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了主动;只有文凭,不懂得人情世故,不契合时代特征,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就没办法融入这个世界;只有书本知识,不知道变通,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只能成为书呆子,理所当然地被束之高阁。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与警觉,那就是过去几十年的高考状元,成为业界顶尖人才的微乎其微。何也?高分低能,高智商,低情商,恐怕是主因。
学问靠智商,做人靠情商,事业靠逆商,成就靠德商。我们不能忽视学历在人生起点的意义,也不能停止在文凭进阶路上的厮杀,名牌大学的加持,专业知识的储备,勤奋学习的品质,也许不能给你雪中送炭,但很可能会为你锦上添花。当然,就人的一生而言,决定一个人终点的肯定不是学历,而是一生积累的综合素养,包括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品行,专业的技能,和谐的人际,不懈的奋斗,以及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提升的学习能力。
如果说学历是一个人的引擎,那么学力一定是一个人持续奔跑前行不竭的动力。当我们既拥有了高学历,还具备了强学力,那一定是职场的珍奇,行业的翘楚,人生的赢家,甚至还能成为时代的精英,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

(作者文应龙,原籍湖南醴陵人,现住广东东莞,广东政治名师和知名校长,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懂教育、懂人性、有担当、有良知的教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