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巴彦《老科技人的风彩》出版发行

实践者(王运义)
夕阳唱晚践初心,使命担当阅古今。
老骥仍圆科技梦,建言献策令人钦。
贺巴彦《老科技人的风采》出版发行(新韵二首)
赵玉平
(一)
精帧巨制耀苏城,匠技佳篇史海丰。
锦绣文章出异彩,辉煌业绩建殊功。
冬天里有夕阳烁,余热中多晚浪虹。
一卷图书形宝典,捧读不倦启思聪。
(二)
辑萃成书虑意深,科协史料贵全真。
直言警策图兴县,妙计奇思著锦文。
化智开愚帮致富,扶根养血助脱贫。
丹心奉献十七载,风采凝辉烁古今。
贺巴彦老科协《老科技人的风采》出版发行(新韵)
赵玉平
梓行风采动冰城,满载图文硕果丰。
献智进言资政务,调研论策富民功。
余辉再热秋涛劲,暮雨初晴晚露虹。
播向江天圆大梦,惠及黎庶振尧聪。

贺《巴彦老科技人的风彩》出版
金蘭
苏城科协力兴邦,硕果累累著典藏。
先辈精华凝血汗,征程踔厉再辉煌。
巴彦《科技人风采录》出版发行有感
赵国忠
心血谨言作典藏。苏苏圆梦几辉煌。
科协甄选尊前辈,写进书中永世芳。
注:新韵
贺巴彦《老科技人的风彩》出版发行(新韵)
徐淑芳
宝刀不老刃仍锋,斩浪劈波再起程。
科技兴邦重上阵,造福百姓立新功。

赞巴彦老科技人(新韵)
张淑华
科技达人智慧高,创新领域任翔翱。
老当益壮初心守,硕果累累举世骄。
七律•贺巴彦《科技人风采录》出版
王昌伟
暮年未敢忘科研,使命担当只等闲。
睿智歌晨争建树,桑榆唱晚竞谋参。
甘于走马修崎路,不屑居家养泰安。
致富人民为己任,振兴巴彦寄情缘。
赞巴彦老科技人
肖玉珍
科技精英弄大潮,苏城几度再添娇。
扶犁献策挥余热,又借桑榆架福桥。

敬和玉平仁兄贺《巴彦老科技人的风采》出版发行(通韵)
王海顺
桑榆风采炫苏城,四届相延著述丰。爱注疗穷频结果。情牵奔富屡成功。众心齐仰千秋月,合力同编一卷宏。燃亮夕阳无限好,乐抛余热尽忠诚。
七绝•赞巴彦老科技人
刘凤亭
夕晖霞彩见初衷,科技精研立大功。
伏枥常思弘壮志,再生余热展雄风。
七绝·贺巴彦《老科技人的风采》出版发行
肖泽贵
丹心一片献苏城,逆水行舟引路鸣。
金马腾飞天拓色,名留青史显峥嵘。

七律•祝贺《老科技人的风采》出版
高德军
俊杰山河谱乐章,精英寒暑拓生荒。
丹心如故呼春雨,碧血增新唱夕阳。
奉献经霜霜染鬓,传承映雪雪沾裳。
桑榆伏枥思千里,松柏迎风寄暗香。
七绝二首•贺《巴彦老科技人的风彩》出版发行(新韵)
庞子恩
一
桑榆晚景彩霞红,科技兴邦力不停。
老骥奋蹄图大业,振兴巴彦立奇功。
二
壮心不已助苏城,奉献精神两袖清。
余热温馨泽万物,出谋献策为民生。

祝贺《老科技人的风采》出版(中华通韵)
张树新
科苑绽辉十数载,智囊作用立奇功。
扫描画面留风采,编撰篇章缀紫琼。
对句吟诗寻意境,建言献策论英雄。
登峰莫畏桑榆晚,折桂何忧夕照红?
贺大型文集《老科技人的风采》面世(二首)
文/李大为
有信春风传喜讯,帙牒斐卷亮苏城。
装帧精美呈新意,厚重豪华展大风。
卷纳科协经载史,书含作者几多情。
典籍面世群称颂,功在当今利后生。
恢宏巨制史空前,集汇科协诸事篇。
书内华章均力作,卷中图片展非凡。
决策指挥为前导,统筹编纂重荷担。
姹紫嫣红皆丽景,赏花当晓育花艰。

巴彦老科技人的风采(新韵)
赵志君
引领风华再续缘,还能饭否正当年。
兴农可售耕桑策,挥手豪书破阵言。
科技扶贫摘北斗,文明议政做春蚕。
无求无欲丹心谱,脚踏夕阳不用鞭。

巴彦诗词联协会各位文友:
巴彦老科协(老科技人),余热光芒万丈,在巴彦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借《老科技人的风采》一书出版发行之机,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祝贺、赞美、弘扬老科协精神。大家可“贺”、可“赞”,可诗可词可联,数量不限,要求新作(不要用旧作应付),默认平水韵,新韵、通韵标注。
巴彦县诗词楹联协会
2023.04.14

附:“《老科技人的风采》——巴彦县老科协十七年”简介:
《老科技人的风采》由巴彦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编撰。汇聚自2005年成立以来,到2022年的十七年四届老科协组织机构沿革、工作史料、历届老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文章、科技论文成果、深入工地基地和农村基层的调查研究报告及具体活动情况。围绕县委县政府和部门乡镇的中心工作,开展科普宣传、科技讲座、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发挥全县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经验智慧和夕阳余热,为县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致富,建设新时代新农村出谋划策、提建议、当参谋。阶段性地总结老科协求真务实的工作业绩,彰显我县老科技人的风采和奉献精神。为县志补充史料,为全县档案管理填补空白。
本书由县老科协会长潘廷晔任主编,副会长兼秘书长于耀琛任副主编,下设编委会担纲编辑整理。全书分《协会概述》《科苑绽辉》《智囊作为》《论坛有成》《活动采撷》《桑榆唱晚》《镜头扫描》七个章节和前言、附件、后记等部分组成。共60余万字,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很多建言献策和调查报告被县委县政府采纳使用,科研论文被哈尔滨市老科协采纳推广使用,有些建议对今后工作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在哈尔滨市老科协系统和全县各部门、乡镇,以及老科技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