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录(四)
作者:朱双顶
其十三、天人之道
天长地久
成在无我
损有余而补不足
不自生而长生
天道自然
人生苦短
败在有私
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自短而就短
人道难安
损与补相反
长与短相称
天之道与人之道
孰优孰劣
泾渭分明
为天道
亘古不变
四季轮回
日月同辉
为人道
昙花一现
君子留贤
小人遗恶
天长地久有定律
功成不处无私心
注:读《道德经》之《天长地久》与《功成不处》有感。名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意为自然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社会法则是剥夺不足的用来奉养有余的。
其十四、 生死之搏
生,人之望
若使生不如死
又何去生
民不聊生
奈何以生诱之
死,人之畏
若使死后重生
又何拒死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生死之欲
在君不在民
死生之搏
在民不在君
为君者厚民而从生
为民者薄君而就死
古今不同命
世代相通理。
注:读《道德经》之《民不畏死》与《民之轻死》有感。名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为人民死都怕,为什么还要用死去恐吓他们呢?
其十五、勇者之性
敢者,鲁莽而遭杀
不敢者,谨慎而存活
遇害者在勇
得利者也在勇
勇于敢与勇于不敢
死生两道线
天之恶不清
自然法则存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从容而善谋
人之勇不明
关键选择见
就生而向死
取死而回生
求善而得恶
纵恶而行善
敢与不敢皆需勇
死活之间勇者胜
天网恢恢人敬畏
疏而无失性本真
注:读《道德经》之《天网恢恢》有感。名句“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为勇于坚强就会遭到杀害,勇于柔弱就能保全生命。
其十六、较量之果
水滴石穿
柔弱无骨万事摧
抽刀断水
锋利无比千般痴
人舌共终
舌软有韧无敌行
口牙相弃
牙硬无奈有克星
嫩弱亦活
柔软灵敏希望起
坚强却死
枯槁僵硬生命止
花草凋脆
一遇春风吹又生
树木强大
屡遭风摧谁人怜
弱不禁风
以柔克刚下处上
强者无敌
以刚制柔正变反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
世人莫全行
注:读《道德经》之《柔弱处上》与《柔之胜刚》有感。名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为用兵逞强就会招致失败,树木粗大就会遭受砍伐;天下最柔软的莫过于水了,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的。
二〇二二年七月十八日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中国传统文化业余爱好者,浸淫书海,不时写点感悟,先后在微号公众号多家文学网站平台及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及诗歌数百篇首、上百万字,推出读史札记《大江东去》与《长河拾贝》、文化杂谈《随感叨絮》与《名作墨香》、散文随笔《找寻花鸟》与《我读〈诗经〉》、诗歌集《走向胜利》与《感悟时代》等八部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