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雨水
马绍华
伊犁的四月怎么了
为什么天天流眼泪
您的泪是春的珍珠
每滴泪比黄金珍贵
四月的天气变了脸
谁拔乱了她的琴弦
她一改往日的笑脸
又是刮风又变了脸
四月是最美的春天
万物醒大地绿茵茵
小草们跳的特别欢
野花围在小草身边
四月瞬间美丽无限
人们赞四月的美景
迫不及待和四月亲
纷纷出游来踏踏青
走进大自然来狂欢
和四月热情的相拥
个别游客为客不尊
手中垃圾袋随手扔
拍照和留影晕了头
踩痛了小草的嫩脚
小草四月的春宝宝
惹了四月的小心肝
四月立刻收起笑脸
她生气了当然变脸
生气了敢怒不敢言
天天用眼泪水洗脸
她柔情的泪水滴落
轻轻洒向大地皮肤
变成美丽的小雨点
连续刮风又下着雨
善良的人们能看见
四月用自己的泪水
冲洗小草的破伤口
小草是春的宝贝蛋
善良的人们都善良
你爱你自己的孩子
别去伤害春的宝贝
更不要让四月流泪
每个人都爱着孩子
小草是春的小宝贝
暑假住在山上的帐篷
(散文)
马绍华
七八年夏天,我初中毕业,考上高中,暑假很长。我和小姐姐,到苦碌斯沟的大山里,住了二个多月。小姐姐病休一年,医生建议她到山里去。所以,我陪小姐姐做伴一起上山。我堂姐一家住在大山里放羊,正好,我们就住在堂姐家的大帐篷。
堂姐和大外甥女骑了两匹马来伊车乡,堂哥家接的我们。小姐姐不喜欢骑马,可是想上山,只能骑马上。在伊车乡公社的商店里,堂姐买了一些零用的盐,碱,醋,等等。堂姐说,清油和面粉,小队的会计明天上山送机器的零件,会一起赶马车送来。我和外甥骑在马鞍后面,还好马背上备了垫子。一路上坡,马走的很吃力,马走的也慢。不敢走快,我的小姐姐害怕从马背上摔下来。几个小时,我们终于到大帐篷了,小姐姐快快进到帐蓬去喝茶休息。她体弱多病,是专门来疗养的。
堂姐的四个女儿都在山上,暑假帮助干家务,照顾小羊羔。八月份,正是山上的旱田收小麦和红花的旺季。我和几个外甥女,到处跑着看这看那,堂姐夫在帮助修理大队的康拜因,修理好了方便收割小麦。我们满山找红色酸甜的地瓢,地瓢多的熟好的红珍珠般一片又一片。我从帐篷里拿了一个大缸子,摘地瓢和野葡萄。我蹲在地上,一把一把边摘边往嘴里灌着熟透的地瓢。我的动作夸张地,逗的四个外甥女咯咯笑不停。三外甥女,一边帮我摘一边笑的说:“小姨,别吔着,地上多的你天天吃,也吃不完。"
我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手里的缸子给二外甥女,"你们几个把缸子摘满,带回去给大姨吃。"哈哈哈,小姨你慢一点吃。
第二天,我还没睡醒,大外甥女爬在我耳朵边小声喊:“小姨起来吃饭了,吃过饭,咱们摘红花。"
"嗯嗯,我还没睡够呢。"
四个外甥女,一起把我从被窝里拉起来。我一边收拾被褥一边笑着说:“你们欺负我,晚上,我就不给你们讲故事。”大外甥女比我小三岁,她们姐妹,一个比一个相差一岁半。我是小姨,比她们大不了几岁。吃过早饭,我和外甥女们要在旱田地摘红花,旱田路太远,没有人来摘红花。小姐姐说她也想和我们一起去,她留在帐篷没意思。我们每人腰里系了一个面粉袋,面粉袋的口子中间,缝上了麻绳。系在腰上,把面粉袋,放在自己前面。双手摘红花,就很方便。旱田地的红花杆不高,摘起来很爽。就是碰到一棵带刺的红花,手也扎的疼,腿也扎的疼。摘到十二点多,红花开始蔫了,不好往下揪了。我小姐姐早就不想摘了,喊了几次要回帐篷。我喜欢摘,不想走。最后最小的外甥,喊:“小姨,求你了,走吧。明天早早起来,早点来嘛。”我们一口气跑回帐篷,把小姐姐一个人扔在后头。大白天,她不害怕,红花地离帐篷又不远。要把摘的红花晒在帐布上,四个外甥女的晒在一起了。小姐姐比我大八岁,早出嫁了,她摘的最小,她是陪我们玩的。我摘的最多,我手摘的快,最双手同时摘的。我问小姐姐,大家晒一起吧?外甥们高兴的喊起来。小姨吃亏了,摘的最多。因为我是小姨,咋能怕吃亏呀。每天早早起来,吃过早饭,我们就摘红花。晒干的红花,每公斤伍块钱,直接卖给公社供锁社。每天下午,帮堂姐家,割草备冬天的羊饲料。小姐姐的体质有点差,体弱。可她做的饭莱,蒸的馍馍太好吃。
就这样,每天早上摘红花,摘了十几天红花,红花的花干了,越来越不好摘。我们不想摘了,堂姐说,让我们有空闲,去康拜因收割完的地里捡麦穗。小姐姐也只好跟着我们一起去,堂姐夫和堂姐放羊,忙他们的事。小姐姐一个人留在帐篷,她怕看见蛇。我们每个人拿一条麻袋,再拿一条面粉袋。开始到旱田地拾麦子,早田的麦穗比水田地的又短又小。可是,地边上拜拜因割不上的也有,麦子拾的快。我双手不停的拾着,一会一把,一会就一面袋。早上,我一个人可以拾一大麻袋麦穗。还帮小姐姐和外甥拾满麻袋,我捡的快。可是,压的紧紧的满满一麻袋,我背不动,我们谁也背不动。就把麻袋都堆放在麦地边,想办法再拉回帐篷。晚上吃饭的时候,我问来吃饭的开康拜因的师傅。“徐师傅,在你走之前,可以帮我一个小忙,帮我们把捡的麦子,打成粒子吗?”
“可以,你们明天捡的时候,别装麻袋,带上麦杆,堆在一起。不然,麦穗会掉地上。"
哇塞!太好了,我不用担心背麻袋,带上麦杆捡,速度会更快。三外甥女,一把抱住我,“就是小姨办法多。”
这样,我们捡了二十多天的麦子。我的脸被风吹太阳晒,我成非州人了。每天,几个外甥们寸步不离,总围着我,有一点小空隙。就要让我讲故事,大外甥,二外甥和外甥,她们三姐妹,小的时候,全是我母亲带的。所以,她们喜欢听故事。特别是晚上,睡觉之前,我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一天中午,堂姐夫骑马到山坡转了一圈,发现一头快产小牛的大肚子母牛不见了。堂姐夫和堂姐,还有邻居帐篷的人都帮忙找,怕母牛在野外产下牛犊出事故,大家找了一个下午没找到。第二天早上,大家又出去找,中午还没有找到。人们也找累了,心也累又急又怕。大人们都在帐篷里喝茶休息,我悄悄喊上大外甥女,我俩一人骑一匹马。我和外甥女,到山沟里流过水的地方,山坡陡峭的地方,我俩仔细寻找母牛。走呀找呀,没有目标,我俩寻找的是整个山里最不好走的地方。外甥女失望地喊我“小姨,可能母牛被狼吃掉了吧。"
“胡说,就算狼咬死,那么大的一头牛。也吃不干净呀,总要剩下牛皮什么的。"
我俩又顺着一条暴雨冲的大沟寻找着,走了没多远。我好像听见牛叫的声音,我和外甥女,小心的骑马顺着声音找去。哇!牛想喝水。结果,牛掉到一个土坑里上不来,肚子太大,卡住了动不了。我俩找了几根树技,把牛的肚子两的土,用树技当铲子小心的一点一点挖。被我俩挖下去的土,全填在土坑里。我俩一人一边,不停地挖着土,越挖母牛的肚子两边的空间,越来越宽。落下去的土,被母牛一点一点踩平,土坑也慢慢变小。我的右手都磨出了血泡,我顾不上疼。鼓励外甥,我们一起喊着,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母牛好像明白,我们是来救它的,两只大眼睛里一苴流着泪。加油!在我和大外甥女的努力下,母牛安全的从土坑出来了,我俩慢慢的跟在牛身后。在太阳落山之前,我们平安把牛赶回到帐篷跟前。
母牛平安找回来了,堂姐夫又喜又气。不停地数落着大外甥女,责备她把我叫出去找牛。“没脑子呀,牛丢了是小事。如果,小姨有个三长两短。咋办呀!"
“姐夫,姐姐,是我悄悄叫上的法图麦,你们想骂人就骂我吧。"
“傻瓜,我们谁舍得骂你。大家夸你有文化有办法。平安把母牛找回来了,都在夸,兵团的丫头比儿娃子还历害呢。"
就这样,我们又捡了几天红花籽,在苦碌斯沟,度过了最快乐的暑假。堂姐把所有摘红花的钱,给我们平分了,还有小麦换的面粉的发栗,和红花籽换的清油的发栗。堂姐夫和堂姐说:"沒有小姨,大家没干劲,全靠小姨带的头。所以,多给小姨二十元,小姨读高中时要用钱。"
我不要多给的钱,可是大家都硬塞给我。快开学啦!我小姐夫和小哥哥上山来接我和小姐姐。小哥哥,得知,我和大家捡了麦子换成面粉,还有红花籽换的淸油。小哥说"小妹是我们大家的妹妹,她捡的东西,我们所有兄弟姐妹平分。"
两个多月住在大山里,空气新鲜,天天晒着太阳。我的小姐姐身体好多了,她很开心。她说回家就去上班,病好了,提前结夹休病假。我们姐妹和外甥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为了留个在大山的纪念,我特意骑马拍了一张黑白照片。

作者简介:马绍华,女,回族,1959年10月出生。
1980年六十四团一中文科毕业。
兵团四师第二代建设者,属退休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