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淮诗
阳春四月,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前些天,有位网友对我反馈:近日小区里咳嗽的人增多,疑似新冠阳性第二波。我联想到北方的沙尘南下,造成浮尘和中度霾天气的气象预报,立即意识到,这是霾天气对人体呼吸道的侵袭,而非是第二波阳康。于是在亲友群内友情提示:这两天北方的霾天气南下,影响我市。咳嗽的人明显增多,应减少户外运动。切记!
有人会问:你是医生吗?你是气象工作者吗?你是某方面的专家吗?呵呵,都不是。我发出友情提示,纯粹是友情,是根据我的阅历作出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验证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说高明也行,说巧合也罢,反正我是非常高兴,毕竟没有辜负他人的信任。
2010年,我受公司的委派,去河北的邢台做通信工程总监。初来乍到,我对北方这块人文土地,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一是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曾发生两次大级别的地震。分别是66年的邢台大地震和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尤其是唐山大地震,足以让我们国家伤筋动骨,永世难忘。我很想看看发生地震以及重建后的城市,是什么样的情况。二是北方人以豪爽著称,很迎合我的性情。时值冬季,寒风刺骨,河流冰封,树木萧瑟,有枝无叶。好在居家供热,在室内很暖和,穿件毛衣即可;室外是干冷,只要穿上防风的衣帽,倒也不觉得有多冷。我们淮安,气温比河北高5度左右,但空气潮湿,湿冷反而比干冷更觉得冷。天是灰蒙蒙的,好象总是阴着。晚上看不见星星,月亮犹如加了层面纱,朦朦胧胧。遇上丽日蓝天,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并且很难维持一整天。
我打听到公园的所在,继续晨练的习惯。到处转悠,想找到唱京剧的场地,却难觅踪影;见到的都是唱河北梆子的戏友。于是,寻一僻静处,自个自地喊起“啊”、“依“起来。没过几天,嗓子有点不舒服,开始咳嗽了,而且越来越严重。持续的咳嗽,不但让我异常难受,夜间也影响到同寝室人的休息。到小诊所,当作感冒来治,挂了几天药水,没见效。我对医生讲“赶快换药“。医生又详细地询问了我的病因,告诉我北方的雾霾天气,对人的呼吸道伤害大;嘱咐我立即停止喊嗓,减少户外活动。那次咳嗽到痊愈,历时20多天。引起我对雾霾危害的认识,也因此对北方的热情大幅度降温。通信监理,必须跑工地,每每在旷野看到大风起处沙飞扬的场景,我有一种不寒而栗之恐惧心理,“让人怎么活呀!“
我问当地朋友,你们咋就不怕雾霾的呢?他们也诚恳地说:北方雾霾的产生,既有地理气候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不是不怕,而是适应了。就好比不吸烟的人,走进吸烟人的室内,一开始会条件反射地咳几声,过会儿便不咳了一样,叫适者生存。现在政府也在抓治理整顿,关闭污染企业,改善环境和空气质量。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北方人的无奈与率真,我铭记在心。但就个人而言,我是宁可不要工作,也要保持健康身体。加上其他原因,我在河北仅呆了半年,便匆匆打道回府。然而,也是从那年开始,我一直在关注着国家对雾霾的治理;内心深处,为北方人祈福。
近日的沙尘天气,气象台于4月11日发出了黄色预警。而大众的普遍感觉是阴天,并没有与空气中的浮尘含量联系起来。咳嗽了,也只是对阳康的余悸,或者怀疑是流感。好在天佑淮安,下了场及时雨,沙尘天气仅仅维持了两天,即被浇灭。用气象台的语言讲,是解除霾天气的黄色预警。已经咳嗽的人,病情不会加重,更无传染他人之忧。我常常在想:生活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淮安,是多么惬意,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啊!
2023.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