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考学
屈化民
一九七O年底,哥将初中毕业。时值文革中,升学靠推荐,处处讲成份。能否升高中,命运由天定。就在这时候,隆冬响春雷: 本届初升高,通过考试招。听到好消息,哥哥最高兴。他是学习尖子,所学文化知识,到了有用之时。为考佳绩,每天晚上,熬夜复习。有天半夜,困倦难耐,就势爬在桌面上打盹。过了一阵,觉得头疼。猛然痛醒,才知煤油灯烧透棉帽子,火攻脑门子。
好刀磨了更快。在全区统考中,哥取得总分第一,理、化第一。母校腰市中学,师生纷纷称道。校长李庆森说: “大荆区教育质量,在商县数一数二。天时这娃争气! 他在全县出名,给咱学校增光。”
考上高中,三年用功。毕业以后,回到农村。一九七七年秋,平地再响惊雷: 恢复全国高考,考试定在冬季。全国青年,激动不已。哥想停工迎考,请假难于登天。只能白天去上工,晚上啃书本。双手挥锄把,心想数理化。有一阵子,早出晚归,修建水渠。每天上工地,哥揣一本书。工间休息时,偷空翻看书。一天中午饭时,大家都去吃喝,哥因太累太困,靠在水渠边,抱书呼呼睡。灶夫石头叔来叫吃饭,见侄娃子睡得正香,既想叫醒,又不忍心。
仓促备战,迎来高考。全区七个公社的考生,前往大荆中学,参加全国统考。成群结队步行,如同赶集上会。有些家庭,兄弟姊妹,一同赶考,如走亲戚。首场考试,哥很紧张。专心答完卷,交卷离试场。与人交流,猛吃一惊,原来卷子背面,还有几道试题,他竟没有翻看。强烈的后悔情绪,影响了后场发挥。两天考完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四科,回到家里等待结果。这段日子难熬,又悔又急又盼。哥写诗抒怀,我至今记得其中两句: “恨恨恨,只看正面不看背,疏忽竟成千古恨。”
成绩终于等来了,哥上初录分数线。整个腰市公社,上线只有四人。接着过政审关,干部来到小队调查,队长因为户族世仇,竟然说了一堆坏话,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当时突出政治,思想尚未解放,左倾思维依旧,这个环节出事,如同绳绊马蹄。我们一家人,不知其中故,苦等通知书。
有一天,大队医疗站调剂员引秀,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走路一颠一颠,朝我家边走边喊: “天时通知书来了,考上兰州大学了!" 哥闻声出门接信,见信封上印着红色的兰大校名。又喜又疑,打开一看,原是上集村郭侃成的来信。他是哥的初中同学,其父在这所大学任教。公家信皮子,装的是私信,让人空欢喜。
左等右盼,杳无音信。招生结束,希望破灭。哥即投入复习,准备下年再考。时入腊月中旬,哥称姑家修房,请了半个月假。一个寒冷的早上,他带我翻越张涧岭,前往杨村姑姑家。走到岭头,远望前方,哥发感叹: 为了前途而奔波!
到了姑家,关门学习。哥不仅自己学,还要帮弟学。督我学好初中课,明年毕业考中专。承携着学到小年,兄弟俩相伴而返。哥又冒雪挥锨,投入农田基建。
过完“革命化"春节,大干“开门红”挖山。过了正月十五,大学新生入学。哥听到一个消息: 上线未录的考生,可以当高校的走读生,即在校外自理食宿,到校内旁听课程。哥想起兴胜村李兴运,他刚入陕西中医学院。于是给其写信,询问有关情况。时隔不久,收到回信,说走读太艰难,需要很多钱。你家太困难,恐怕很难办。大学对你来说,只是时间问题。今年高考,改在夏季。不到半年,就到考期,没有必要折腾,再考必定成功。
时过几天,天降好事: 商县中学,办班助学。依照上年高考分数,面向全县择录学员。哥凭考分,可以脱产,直接进班。接到校方通知,赶紧分头准备。妈给拆洗被褥,收拾铺盖衣物; 哥去公社大队,办理长假手续; 我提一笼粮食,到粮站换成粮票。
哥到商中,吃尽苦头。忍饥受饿,发愤苦读。每天早上,别人熟睡,天还没亮,他就到学校会议室,拉开电灯看书背记。如此下苦功,连续几个月,累得黑又瘦。同学的杜村杜撑娃,回想起来感慨地说: 天时把苦吃扎了,一般人都做不到!
一九七八年夏,哥哥再登考殿,再次红榜题名。分数远远高于上次,政治气氛更加宽松,政审体检顺利过关。他为继承祖业,首报医药院校,被西安医学院一档录取。我于随后,参加中考。高分录中专,上了初录线。弟兄上榜,一后一前。当年山川,轰动一片。
通知书下来以后,亲朋们祝贺资助。薛村木匠叔,赠送几块钱。屈村天成叔,送来一件灰布中山装,用其最爱之物,作了助学礼物。上店子平姐夫,送来三十斤粮票。他的三个子女,正上大学、高中、初中,手头非常紧巴……当时农村,普遍贫困,难保温饱。所赠之物,极其贵重。
举办答谢宴会后,哥去供销合作社,找到一辆送货车,搭便车去西安上学。车到豁口,抵达终点。此时此地,乡党白牛,突然出现。他是“外流”人员,蹲在路边摆摊,相遇又惊又喜,热情搭手帮忙,把行李抬到公交车上。
车子欢快奔前程,古都天空现彩虹。书生考学多少事,经历都付忆谈中。

俊才好友喜聚首,摄于一九七八秋。左为胞兄屈天时,考上大学穿旧服; 中为上集郭侃成,兰州国企当职工; 右为郭村郭天时,后来升任副军职。)
附一: 腰市公社前两届高考榜
1977年: 上线4人,北街屈立军,腰市屈天时,兴胜李兴运,庙前马平。录取2人,立军上西安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兴运上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
1978年: 上线并录取2人,都在腰市大队。屈天时上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屈天宝上商洛师专(现商洛学院)。
附二: 旧词
如梦令
兄感叹
那年腊月风寒
跟兄路过张涧
备考去姑家
哥在岭上感叹
备战
备战
为了前途辗转
临江仙
忆高考
恢复高考张榜
天时天宝题名
人把叔侄当弟兄
北乡传佳话
往事绕心中
街道北头子弟
成份压身苦痛
春风笑翻张铁生
高分进高校
感恩颂邓公

(兄从医大毕业,行医六旬退休。西安协和医院,聘其担任院长。)
作者简介
屈化民,小名峰印,网名二曲。商州腰市街人,定居咸阳市区。曾任某国防厂处级干部,历任党总支书记、政工师、《中国电子报》特约记者,县政协委员,广东民营企业高管,广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田冲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