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网络世界播下善的种子
文/武立群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生而为中国人,我想从小多少都会受到这样的一种启蒙教育。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父母的相处愈多愈深,也就更加领受到父母对自己爱的博大无私,在人世间会因此而扎下根来,成长起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善良和爱意。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着网上关于在张家界景区“网约约死”事件的持续发酵、窜热又现在似乎正在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整个过程。我一直在保持沉默,想听听他人的声音,也想好好地反思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怎么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逃离歧途,避免这样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从这条新闻探究下去,这样的“网约约死”并非首例,近两年曾经选择以“烧炭”(焚烧自杀)、荡秋千(跳楼自杀)等方式自杀的已有多例,其情状残忍惨烈,对家庭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不言而喻。然而为什么呢?
毫无疑问,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在接近死亡。可它不是我们人生的追逐对象,只是将来某一天会突然降临的不速之客,它是带着上天的使命和旨意而来。那个时候,你只要将你的生命自然而然地交付到它的手中,这是一种生命从生到死的仪式。那些选择死亡的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生命是值得敬畏的。天地万物,有生于无,其繁衍生息经历过无数沧桑巨变,人类经历过的深重苦难也数不胜数,同时人类文明也历史已久。《道德经》说,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意思是说,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就要学会为人处世言行小心谨慎,并保持恭敬敬重的态度。对于一个个体,对他人尚且如此,对于自己的父母亲人,对待自己的身体发肤,如何能够不珍重以待呢?
我不想列举实例,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让人心痛不已。当我看到网上存在大量的“约死群”,他们进入其中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探讨如何割断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牵挂和最后一丝眷恋,采取怎样一种决绝的方式实现“死亡”。死亡在这里显然是让人愉快且热捧的话题,他们会以回家、另一个美丽的国度等来表达,死亡的方式也被他们轻松地称为喝甜水(喝毒药)、蹦极(跳悬崖)等等的说法。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外面的世界,在这里,死亡百无禁忌,谈论死亡就像是谈论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在这里,死亡被随时鼓舞,犹豫被时时嘲弄。在这里,赴死者是勇士、苟活者是懦夫。这里就是一条走向死亡的道路,不,这里本身就是死亡。当你身处生命的艰难困苦之时,你来到这里,你的一切问题好像会被死亡化解,身处其中的你,会庆幸世界上有这样一个轻松的方式会让你摆脱困境,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我知道无数的例证。除过这些“约死团”的孩子们。大学时即将读硕毕业的学姐,本科仅仅一年的学妹,那个重点中学高二的在读生,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杭州小青年……那些鲜活在我眼前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而他们并未认真地活过,未曾被生活真正地磨砺过,成为一个成熟的值得人们尊重的人。世人常常求生不能,而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逆天之事,同样离经背典,违背人文伦常。
按照网络上的说法,这些“约死者”都是家庭贫穷,本人没有含金量高的技能,收入低且压力大。我知道这样的说法本身并没有错。但当你把这样的评论都放到一起去看的时候,你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奇怪的感觉,那就是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因为家庭没有靠山,自身的能力也不行,在这个社会上举步维艰,好像人生走到了一个死胡同,为他们的死亡找到若干恰当的理由,那死亡就合情合理,道义上对社会有所交代,法律上就可以结案,似乎就一了百了了。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试着理解一下,对于所有选择死亡的人们,或许他们的生命已经沉沦和陷落,这是属于精神层面上的。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几乎不存在会饿着肚子活不下去的情状。而且这些选择自杀群体,他们相对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见过一定的世面却被目前的物质或其他的条件所限,甚至遭遇到家庭的变故等等这样的一些特殊情况。也就是说,现实束缚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而眼见之处却是成功者在招摇,似乎人生的道路愈加坎坷崎岖,毫无尽头的努力在众目睽睽之下似乎成为了一个笑话。在这样的情境之下,难免会产生失落绝望的情绪,而这样的不良情绪却被某种东西在不断地加重,当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或许自己不堪重负,或许被一个突然加入的“约死群”最后轻轻一推,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毋庸置疑,在身体死亡之前精神已经死亡,或者借用一句哲学用语,叫“哲学性死亡”,继它之后,身体只是将这种死亡进行了外化而已。那么,一个好端端的生命会怎么“哲学性死亡”呢?我想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个人的事情,这是一个社会性事件,是一个社会精神在走向某一种趋势的兆头。而我们生活其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去拯救这些孩子们,去拯救我们自己呢?
网络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快捷和游戏等等眼花缭乱的幸福快感时,它也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对人生、家庭、幸福和财富等等的传统观念,无时无刻不在颠覆着我们对热爱、奋斗、坚守和创造等等概念的意义,特别是对于财富价值的扭曲——网络主播常常一夜暴富,打工仔辛苦打拼囊中羞涩,反而变得羞于启齿,也难以满足他们逐渐被诱惑的虚荣心和好胜心。长此以往,如果这些人群不加以开导疏解,而他们因为自身所限,并不能对自身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就很容易陷入对人生的失落迷茫,甚至会导致出现严重的自杀倾象。
网络是开放的、无差别的和一视同仁的,而网络对面的个体,却是一个个并不相同的有血有肉的个体。当今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网络上写下文字、制作视频或是发送抖音,这是网络给予我们的权利。但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网络世界里,以爱的口,传播爱的言语;以爱的心,传导爱的力量;以爱的手,传递爱的帮助。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当你明白,与你相对的是一个个同样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能够感知你、理解你并被你所影响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自己的能量。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俯下身来,在网络上做一个传播正向能量的人,生命的旷野上会吹过和煦温暖的风,下起滋润万物的雨,那么蓬蓬勃勃的生命必将在大地上成为起伏波动的万千景象。
让我们再次读一读刻于美国波士顿犹太人被屠杀纪念碑上的话: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作者简介:
武立群,籍贯陕西岐山,机关工作人员,都市头条签约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