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韵
文/心路
初夏的田野人欢马叫,土地蒸腾着渗人心脾的芳香。无论黄牛铁牛,拉着铮亮的犁铧扬起波浪。农耕文明五千多年的历程哦,犁韵著成丰硕的麻桑。
公元六世纪前,木铎问鼎土壤玄黄。它是先民励精图治智慧结晶,它为后世带来吉祥!更晚的一千一百年间,出现冶金铸造工匠。依着木铎的样式,铸造出了犁铧,从此,开始铁犁的咏唱!当华夏将农耕演进的两千多年后,欧洲才后知后觉,开始使用铁犁播种稼穑,也才有“高老庄”守财奴们的跌宕。
锐利的犁铧,令疲惫板结的土壤服降(Xiang)。尽管,看上去表情僵硬,农人皆知它壮怀激烈的铿锵!如刀的犁刃,在土层里所向披靡,吟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它终结刀耕火种,燃起先民生生不息的希望。
看上去几分呆板的犁铧,骨子里却是令人讴歌的坚强。尽管土壤沙粒磨损着它的身躯,但却丝毫不减它将正气歌唱响!它是物质文明的先驱,却没有领到该有的奖状。它以它的傲骨,屹立在八亿农民心田的荣誉榜!它无愧于使命,从不丧失一份刚强。纵然粉身碎骨,也无惧命运的南墙。它没有为自己的荣辱得失思忖,却对得起伟大担当。它从不为自己树碑立传,追随着彪炳岁月的太阳月亮。
一曲犁韵,透着亮堂;一曲犁韵,地老天荒;一曲犁韵,陶醉老翁,激励儿郎!
【作者简介】心路,原名刘一江,陕西省延安市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陕西省职工作协、陕西省诗词学会、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著作有文集《心路》、散文集《那片云、那缕魂》,格律诗集《芳草斜阳》,词集《孤帆远影》待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