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你
(散文)
马绍华
不是不想你,其实无法抗拒。今天的日子,实在是吉祥如意。可是,在笑容里,我依然牵挂着你。儿时的伙伴,中学的同桌。纯真的友情,课桌上的禁区线,以及你天真的笑声,生气时泪花滾滚的样子。
也许,真的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其实,那个纯真年代的我们,没有懂爱神秘。真不知何时,偶尔想起了你,才明白。儿时的游戏天真无比,每个故事,每个游戏里,全是你的影子。我们一起下河捉鱼,开火车,藏猫猫,跳方格,踢沙包,一起做作业。一起上学,一块回家。每当,遇到任何危险时,我会冲在你的前面,用我瘦弱的身体护着你。每个秋冬,我总是牵着你,一步一步走过结冰的独木桥,踏着厚厚的积雪,去上学……
回忆起儿时纯洁的友谊,纯真天真的童年,值得记忆。
采蘑菇的乐趣
马绍华
春天,只要雨水多,蘑菇一定很多。当然,采蘑菇的人更多。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采蘑菇的图片,视频。看到那诱人,新鲜的各种野生的蘑菇。有一种立刻想去采蘑菇的冲动。
今天是星期六,小孙子幼儿园休息。孙子练习完钢琴,他说想出去捡蘑菇,看一看植物,要观察小植物的生长情况。我和六岁多的小孙子,每人带了一瓶子茶水,备了小塑料袋。到可市井岗山路边的绿化带,碰一碰运气。
小孙子一路走着,一路一会蹲下蒲公英的叶子和花。一会又站在榆叶梅花树前望了又望。一会儿又跑到人行道的绿化带,仔细观察小的苗铺迎客松。小孙子是我一手带大的,总和我有说不完的话。一路走一路看,好不容易在绿化带草坪里,看见了蘑菇,他喊着先别捡,他要认真观察一下。我说,你观察你前面的蘑菇,我捡我前面的蘑菇。孙子不同意,理由是,那样奶奶一定捡的多。让我等他观察好了,我们一起开始捡。好吧,我等着。终于,小孙子说开始捡蘑菇,他己经观察好了。我和孙子,如愿的边玩边捡着新鲜的鸡腿菇。可市的任何一条绿化带的草坪里,都可以捡到蘑菇。很快,我和小孙子手里的小塑料捡满了。孙子想到朱雀湖看湖水里的鱼,他想看湖里的睡莲和荷花发芽长高了沒。
在朱雀湖转够看够了,孙子又观察了各种植物。我俩往家里走,走着走着,孙子有点累,想在人行道的扳凳上休息。我刚坐在板凳上,小孙子立刻躺我怀里。他要听,他小时候,我抱着他捡蘑菇的故事。
那是五年前春天的一个周未。我们计划回六十四的平房,收拾院子。临上车,儿媳妇提议,先去采蘑菇。所以,立刻,一呼百应。我们又特意准备了保温杯,开水,热茶,零食。孙子的奶粉,还有水桶,塑料袋。这可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儿子开着车,儿媳资讯到,伊犁河景观道路边的树林蘑菇比较多。一路前行,我们从伊宁市伊河北岸出发,直奔伊犁河景观道。一路车辆太多,来往穿梭。只要有树林的地方,停满了各种型号的车辆。那些手里拿着塑料袋,齐刷刷低着头,或蹲在地上翻树叶,不论大人小孩,全是来采蘑菇的。哇塞,采蘑菇的人,真的比蘑菇多呀。本来不是太宽的马路,停满了车。很难找到停车位,有的树林被铁丝网围着。我们只能继续前行,看见有些胆大的人,从铁丝网底下钻进树林。为了采上蘑菇,真是使着各种招式。又走了一段路,终于找到一个停车位。停好车,儿子儿媳,拿了塑料,奔向树林。
我抱着孙子,装好车钥匙,也装了一个塑料袋。在路边慢慢走着,看着树林。这片树林很大,很长。我发现落叶比较厚,草坪特别少,土质硬,土壤也不温潮。心想,这片树林,蘑菇不多。我抱着孙子,不能走的离车太远。而且,也不想捡蘑菇,就散散步吧。走了十几米,我看见路边有一条,专门拉沙石料的土路。土路边有两排榆树,树上的榆钱熟了,发出一股浓浓的青香味。我向榆树走去,真想近距离,好好大口深吸榆钱的青香。走到榆树跟。嘿!一棵只剩半截的树桩上,长满了新鲜的,象碗□大小的树蘑菇。我蹲在树前,让孙子坐在我左腿上。用左手抱紧孙子,右手采蘑菇。小心把采下的蘑菇,一个一个装走塑料袋里。这真是一份意外的收获,我的塑料快满了,蘑菇个大,占位置。不过这些蘑菇很新鲜,颜色纯正。我提着塑料袋,抱着孙子回到车里,等着去远处采蘑菇的儿媳和儿子。
约过了一个多小吋,儿媳疲倦地,无精打采的,迈不动脚步的,很失望的回到车跟前。手里提的塑料袋里只捡了十几棵木耳蘑菇,而且不太。大家休息了一会,补充了一点营养和水份。我们向六十四团出发啦!儿媳还沉默在没采上蘑菇的场景里,她很失望,一言不发。我见状,说道,“车多人更多,伊宁市的人都出来采蘑菇。捡蘑菇,不是捡到多少蘑菇,而是采蘑菇的心情。说实话,六十四团蘑菇多"
一路闷闷不乐的儿媳,象个孩子似的,立刻又兴奋起来。喊起来,走呀,去捡呀。当走到六十四团的六连路□,我对儿子说,停车。你俩去这片小树林看一看,也许有蘑菇。儿媳看着眼前的小树林,担心的自语,这么一点小树林,能有啥蘑菇。
当他俩踩进树林的渠道边,就兴奋的舞着塑料袋大喊。哇塞,太哇塞啦!沙土里全是木耳蘑菇。六十四团,六十四团的土里长着都是蘑菇。就这样,一个小时,我们带来的水桶,塑料袋全捡满了。儿子从车的后备箱找出一块塑料布,把塑料袋里的蘑菇,轻轻倒在了塑料布上面。又开始捡起来,蘑菇真的太多。看样子,二天前刚浇过水。新鲜的木耳蘑菇个大,长的又密。塑料袋满了,可地上的蘑菇还有很多。儿子说,好啦,够了。我们走吧,给后面来的人也留一些。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费工夫。这意外的惊喜,收获满满。终于满足了儿媳亲手采蘑菇的多年的心愿。她高兴的手舞足蹈,举着装满蘑菇的塑料袋,尽情地跳起了民族舞。
“奶奶,回家中午抄蘑菇,蒸米饭,凉伴西兰花,好吗?"
孙子的话语,把我从往亊的回忆中唤醒。我的故事讲完了,但我此时却深情地自语,可克达拉我的故乡。我真想回到家乡的怀抱,太想念东方小夜曲诞生的地方,我生长的地方。我的家乡的沙滩减地,处处播种了生机和希望!可克达拉是我的家乡。

作者简介:马绍华,女,回族,1959年10月出生。
1980年六十四团一中文科毕业。
兵团四师第二代建设者,属退休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