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绝 招
刘克勤
二虎大学中文系毕业,在沿海某大型合资企业干了三年文员后才参加公考。
那三年可没白混,学到了不少东西,经受了实践锻炼,其收获要比四年本科大得多。这是二虎在朋友圈里常说的一番感受。
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因为有了这些积累,那次二虎参加市直部门文秘人员招考才一路过关斩将,笔试、面试双双领先,最后从80多名应试者中脱颖而出,如今也才稳坐在卫生局办公室文秘专干的位置上。
然而,上班半年后,二虎越来越感到自己如今干的文秘工作与此前在公司干的完全不同。当年在公司负责编厂报,自己既是记者,又是编辑,还兼策划,公司配备的那名美女文员只是给自己打打下手,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每一期厂报编好后,走程序式地送给分管行政的副老总过过目,副老总在上面签上千篇一律的“拟同意,请董事长批示”几个字后,再送董事长办,董事长连字都懒得签,只是在自己名字下画圈。
难怪,每当与朋友聊起那几年编报的事儿,二虎总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他说,公司各部门经理、二级机构负责人都不敢怠慢他,都希望他这个厂报的“无冕之王”给自己歌功颂德一番。为此,有人说他二虎比一个副总经理还牛。说实话,要不是为了从长计议,他才不会辞职回乡考编呢!
可如今,在这公务员单位干文秘,有了身份,却没了地位。既受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管理,又受分管局长领导。特别是每一份材料脱稿后,先送主任把关,再送分管局长审签,弄得自己没有一点自主权,完全是被动受命,受人支配。这还不算,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有些材料自己明明用心用情地构思,逐字逐句地推敲,一段一段地提炼,还经过多次修改,自认为无大碍,可以拿得出手时才送交主任把关。可到了主任手上,他既不改一个字,也没说存在哪些不足,总是很笼统地说上几句“文字太粗糙了,还得仔细打磨”等等套话。遇到这种情况,二虎却不能表示出半点不悦之态,还得唯唯诺诺地说上一句“谢谢主任指教”之类的话儿。
回到办公室自己的座位上后,二虎端详着那份材料,回味着主任那句话儿,真不知从何处动手“打磨”。
正当二虎愁眉不展、百思不得其解时,他的同乡、隔壁政工科的李副科长溜了进来。李科长拿起桌上那份材料,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后,问道:“这份材料可以呀,怎么啦?有什么想不通的?”
“哎,别说了,刚才主任还说太粗了,要好好打磨呢!”二虎埋怨道。
李科长一听,忍不住笑了笑,随即将门关上,附在二虎耳朵旁轻声说:“水至清则无鱼,材料这东西写得太完美了不一定是好事呢。你总要留点瑕疵让人家改吧。你想想,人家没法改,体现不出领导的水平,你这材料能过关吗?这就叫,你不给他面子,他就不会让你好过。懂吗?”
说着,李科长顺手抽出笔筒里那支红笔,将材料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特意标出明显语法错误后,递给二虎,“再誊写一遍送审吧,保证过关。”
受此点拨后,二虎心有所悟。于是按照李科长所示,有意将前一页几句话弄出病句后,第二天上班再送交主任办公室。
当天下午,主任将材料交还二虎时说:“就这样定稿吧,可以打印了。”
二虎拿过材料一瞧,主任修改的正是自己故意出错的一段哩。
“李科,你教的这一招高啊,真是太绝了!”二虎不得不在心里默默地说。(2023.4.11)

(还得打磨一下?哎哟如何打磨啊)
(配图源于网络。感谢原创与出镜人!)
作者简介:刘克勤,男,汉族,湖南省邵东市人。农家子弟,湖南邵阳市直部门工作。湖南省作协会员。业余码字30余年来,散见于各级报刊作品计300余万字,已出版《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时光短笛》个人专著4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既不浪费读者太多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刘克勤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