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 筝
李俊虎 男 16岁
在人民广场的上空,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飞翔,它们有不同的形状,有蝴蝶、有龙、还有蜻蜓等等。
说起风筝,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瑰宝,根据我所了解的,它好像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许多人都会用到它,比如报信,求救。当然,最多的用于娱乐。宋朝作家苏轼写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显然古人就已经将放风筝当作了一个娱乐项目。还记得曾经在初中的物理课本上看见过一段文字,一个外国的科学家为了研究雷电,将钢针绑在风筝上,在雷雨天气时将风筝放出去,之后他就触电了,他差点用生命告诉我们不能在雷雨天气放风筝。不过这也对他的研究也提供了帮助。

我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我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人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个名字起源于五代,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上竹笛。到了宋朝,风筝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哪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太后叫太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收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曹雪芹在《红楼梦》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蝙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流传到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我们中国的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发明了不少好东西,还有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及不少科学技术,曾经是领先过全球的。

我没有放过风筝,所以对放风筝一窃不通。但是我见过别人放风筝,上次和弟弟去玩,经过人民广场时,进去转了一圈,里面有不少人在放风筝。当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我看见有一个风筝慢慢地开始上升,仿佛要超过旁边所有风筝似的,只听见“嘭”的一声,风筝的线从中间断开,风筝就那么随风飘扬地飞走了,只留下那风筝的主人愣愣地站在原地,仿佛心犹不甘,也许他此时此刻在想着,风筝,你要飞向何方?能飞多高?
2023年4月11日 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