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 哥
——读《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
文/大海
在茌平区我有一位好哥哥,名字叫王长新,他是聊城新闻和文学界的“常青树”,提起他的名字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对新哥说:
高山仰止,敬佩不已
由于长新哥和我哥哥、嫂子是校友和同学的缘故,我内心始终和长新哥亲近有余,对他高山仰止,他在新闻和文学领域的作为,令我敬佩不已。
他少年性情刚烈,行侠仗义,学过武术,当过赤脚医生,利用一根针、一把草为群众治病救人,在“上山下乡”时就在大众日报发表科普文章,为此大众日报专门开辟了“百草新目”专栏,他下乡插队一年就被评为全市的优秀知识青年;由于他能写会画,聊城技校毕业后,多少单位争抢这个人才,但学校紧紧抓住不放,留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打字、印刷、办校报、宣传栏等,并先后在《文汇报》《工人日报》《聊城日报》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特别是在宣传部的工作期间,他更是如鱼得水,在新闻和文学的海洋里畅游,成为聊城新闻和文学界的中流砥柱,1989年成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02年成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先后在今日中国、作家、新华、山东等出版社出版书籍28部作品之多,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青年文学、戏剧丛刊、中国学术研究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6000多篇,其中200多篇(部)在全国及省市级获奖,并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特别是近日长新哥刚刚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一书,我如久旱遇甘霖,读来爱不释手。新哥在贾寨镇耿店村先后进行了数十次深入采访和调查研究,历时一年创作完成此书。全书有13个篇章,26万字,以纪实的笔法、开阔的视角、翔实的资料、深沉的情感,生动记述了耿遵珠同志带领乡亲们拼搏致富的生动实践,展现了耿遵珠同志永葆初心、无私奉献、顽强进取的优秀品格,塑造了一个新时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形象,对我们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以诸多的启发和思考。
区委书记说:
这是既有厚度广度又有深度高度的佳作
特别是聊城市茌平区委孙荣军书记对新哥给于了高度评价,他说:《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一书既有厚度广度又有深度高度,让人深感触动、不忍释卷,是一部不可多见的佳作。
聊城市文联原主席马军评语,读《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一书,读出了精神,读出了文学,读出了旗帜,读出了楷模,读出了道路。王长新以矫健的身姿驰骋于齐鲁文坛,他笔力雄健、思想深邃,在宣传战线耕耘20多年,在文艺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他用“枣木梭子皮套股,真拉实拽永不休”的精神内涵,描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乡村的践行者的缩影。
耿遵珠最接地气的一句话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他是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他所创造的“耿店模式”、“棚二代”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部百科全书。
我认为在鲁西大地上,耿遵珠和“棚二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茌平历来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县城,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文化的发源地,茌平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史。是齐鲁义士鲁仲连、布衣宰相马周、亚圣成无己、明朝状元朱之蕃、明清教育家乌从善、康熙帝师王曰高等先贤的诞生地。
近代又涌现出了吃亏书记张国忠、敢为天下先的劳模张学信、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马立岭等,他们在齐鲁大地上甘于奉献、铮铮铁骨、刚直不阿、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英雄的事迹薪火相传。为了茌平的乡村振兴,勇于吃亏、舍己为公、借鸡下蛋、奋斗不息、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在茌平这块人文气息充盈的热土上,捡几块瓦片就是几千年的历史,捧一把黄土就是上万年的岁月。由此才孕育出了“耿店模式”和“棚二代”的穷则思变的底气和追求,才有了耿遵珠呼风唤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和追求。
当我一口气读完新哥赠予的《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一书,时间已近午夜,我合上这本脍炙人口的好书,抬起头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一道流星划破了夜空,是那么耀眼,那么璀璨。我不由心潮澎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浮想联翩,闪现出在齐鲁大地上一个个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动人事迹,为自己是一个茌平人而感到欣慰,因为每一个茌平人都深爱着这一片生我养我的热土。
诗人翠薇说:
大有井喷之势,让我为之感动
实际上,早在1991年,新哥就在今日中国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报告文学集《沃土群英》和《来自徒骇河畔的报告》《茌平大观》三本书,引起轰动,接着佳作不断。1997年在石油大学出版社与仇长义合作出版了《茌平风情》,1999年在山东人民出版社撰写统编出版了《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楷模李汝河》,2001在人民日报出版社联合主编出版了《市民知识读本》,2004年在天马出版社联合主编出版了《风云激荡》一书。而且报告文学《衣带渐宽终不悔》在青年文学杂志上获奖,散文“枣乡行”在全省外宣评比中获奖,“更有辉煌在前头”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全国主流媒体联合评比中获奖,当时高唐县委宣传部的副部长田乃仁风趣幽默的说:“除了联合国的报刊没上过,都上过”,新哥先后成为全县的十佳公仆和全市的十佳新闻工作者及全省的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等。
2009年新哥离岗后,他更有写作的空间和时间了。并在2010年就在作家出版社创作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木都长歌》,2011年在科学出版社主编出版了《人均万元发展路》。同时,在人民出版社为茌平主编出版了《百强之路》。
2013年和2014年,新哥就先后在新华出版社为市委、市政府创作出版了《初战告捷》《激流勇进》两部长篇报告文学,每部书仅用三个月的时间,而且,这两部作品都被聊城市委宣传部评为“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为聊城市委、市政府成功探索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的路子,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表扬,并被聘为市委、市政府的特邀观察员。这期间他还主编出版了《走进高新区》。
2015年,山东鑫亚集团建厂五十周年时,新哥就收我哥哥的邀请,创作出了《岁月如歌》的长篇报告文学,在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期间新哥还在现代出版社先后撰写主编了《高歌猛进》《狂飙突进》《乘势奋进》《砥砺前进》《铁流勇进》五部曲和《以生命的名义》新闻通讯集,撰写主编了《第三次浪潮》《精彩蝶变》《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新闻通讯集。主编了《健康聊城》《聊城教育》《聊城卫生》《聊城经济论坛》等杂志,并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聊城日报、聊城晚报、邮政时报等完成上百个版面的新闻和文学作品文稿,并连续多年在全国和省市获一二三等奖。而且今年全国总工会向全国中小学推送的劳模精神进校园系列丛书,有新哥创作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国工匠李振月》,正在有中国工人出版社编辑印刷发行……
聊城市诗协副会长、诗人翠薇在4月2日,由聊城市文联主办,聊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聊城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研讨会上说:“王长新总编辑在创作方面还是井喷之势,让我为之感动。”
我内心深处为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好哥哥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作者简介:乌海,聊城市茌平区人,中共党员。茌平区作协副秘书长、肥城市收藏家会员、聊城市地方史研究会会员、茌平区鲁仲连研究会秘书长、茌平区新媒体宣传部副部长。聊城市茌平区石权文化展馆馆长,人称天下第一砣哥,其事迹被省、市、县电视台多次报道。《全球华人诗歌典藏文集》特约作家。医务工作者,爱好广泛热心公益。虽海纳百川,但终一事无成,只陋室自嘲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