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哥
巩凤军

三哥是个很简单的人
是个很有才华的人
也是乐于服务与人的人
更是个坚持书法文化之人
三哥生活上简简单单
除了喝点酒抽点烟
其他无所谓
勤俭朴素,生活简朴
穿好穿赖都行,干净整洁就中
好吃赖吃均可,卫生健康就好
说话办事简单
喜欢直来直去
从不藏着掖着拐弯抹角
人际关系简单明了
朋友不多,择善而交
从不交不三不四乌七八糟的人
不玩牌不打麻将,无不良嗜好
作风正派,洁身自好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为人正直,处事坦荡
不争名夺利,只求平淡安生
三哥言谈举止一贯秀才做派
他是“文革”之前的老高三
高三那年正赶“文革”开始
学生罢课闹革命
大串联大游行大字报
一些学生带上印着黄体字“红卫兵”字样的红袖箍,跟随造反派,高举着拳头
扯着嗓子喊着“造反有理”
“打到走资派”等口号
肆无忌惮的开批斗会
部分骨干、顶尖教师莫名其妙地给改变了身份
给带上了“高帽”
成了大“右派”或“走资派”
成了批斗的对象
学生不能上课老师不能教课
三哥的大学梦因此也就成了泡影
无奈回乡务了农
那时像三哥那样的文化人少
村和镇的领导看他是个难得的人才
让他当老师
他年少轻狂谢绝
能抗二斗粮,不当孩子王
这是他当年的信条
后又举荐他去水利部门工作
不久因工作不顺心打马回山
回后反复思量
还是当了老师
三哥可谓文采飞扬,笔墨生香
博学多才
能说能写善教学
特别擅长书法
尤其是毛笔字闻名遐迩
称得上村里的书法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每年腊月二十三开始
从小年到大年
我家门庭若市
上门求写春联的村人陆陆续续
接连不断,应接不暇
三哥更是来者不拒
摆上炕桌挥笔泼墨
自编自写分门别类
楷行草隶篆样样精通
仿写草书毛主席诗词真伪难辨
笔端走神韵,纸上书美好
人人羡才华,家家赞德高
那些年,每年从小年到大年这几天
家里总是满屋弥漫着旱烟味儿和纸墨香味儿的混杂味儿
更是充斥着浓浓的年味
从早忙到晚无需酬谢
笔墨砚还要自备
但他从不怨言,不厌其烦
乐于服务,年年如此,如此年年
三哥不仅满足了村民们的需求
而且更是聚拢着年味,释放着过年的气息
那些年我总以为村里真正浓郁起来的年味儿
最先是从我家开始飘溢出去的
是从三哥的笔端流淌出去的
迄今三哥家仍在延用着自书春联
每年春节去三哥家拜望
总是看见三哥家里外门上的春联
都是三哥亲自书写的
三哥是全村唯一的一个还在坚持自己写春联的人
也是唯一一个把那时写春联的习俗保鲜到现在的人
三哥也许是在以这种方式
回味着过去春节的意味和对美好传统文化的坚守吧
睹物思往
我每次看到三哥写的春联
总是情不自禁的想起那时过春节的情景萦绕于心头
想起那些岁月里三哥为人写春联时忙碌的身影
脑海里再现当年村民们来来往往
有说有笑,自动排着号
腋下夹着一卷红绿彩纸来
带上写好的条条块块的春联走
或是说带上美好的愿望和祝福走的场景
很是温馨



巩凤军,内蒙古库伦旗人,中学高级教师,退休于库伦旗第三中学,现居住上海。喜欢文字,作品散见于各自媒体网络平台和《文学少年》杂志及《世界汉语文学》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