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锦良诗词专辑第262期
一、七律·清明春光好还乡(新韵)
萧锦良
晴天朗日人人爽,万紫千红朵朵香。
野岭蝶蜂忙采蜜,农村男女赶插秧。
蛙声片片催甘露,萤火光光照谷场。
健步舒心情趣乐,青春作伴好还乡。
二、闻故乡老农妇种田有感
老农耄耋身心健,本色难丢爱种田。
享福不听儿女劝,清明下种赶晴天。
丢荒沃地谁责任,罪过应当主牵连。
饭碗牢牢端己手,遵从号召福无边。
三、缅怀敬爱周恩来总理
明前南北阴寒雨,沉沉哀思念总理。
一九七六一月八,敬爱总理北京逝。
在京吊唁数万人,全国悲哀下国旗。
长安街上送出殡,万民痛哭泪雨挥。
世界友好发唁电,联合国也降半旗。
一身正气干革命,两袖清风理万机。
治国理政全身心,外交风云鹏展翅。
开国伟人化金星,身后留下爱国志。
精神永存昭后人,踔厉前行闪光辉。

四、雨季物语
春雨沙沙万木生,清明常雨少出行。
假日市民懒出门,农夫旱种不望晴。
鲫鱼上水忙散卵,村风清新听蛙声。
江南木棉英雄气,北国牛羊喜踏青。
时晴村姑採茶忙,蜂蝶飞舞百花迎。
春鸠碌碌忙布谷,紫燕垒窝把蛋生。
蟋蟀好斗待晴日,春蚕裹茧世无争。
南蛇出洞过塘坣,蚂蚁搬家安扎营。
妇人摘艾蒸糯粄,寒食习俗故事明。
战国纪念介子推,割肉封皇传佳名。
俗成至今扫墓节,缅怀先人尽孝行。
香纸宝蜡坟前烧,后代诚拜供三生。
风俗传承香火永,英雄老祖德高尚。
再说雨期须谨慎,天灾无情灾偶生。
瀑雨防洪须提醒,江河水满舟乱横。
欺山千万莫欺水,安居思危心当惊。
雨打芭蕉喜与泪,防灾宣传为民生。
五、回顾抗疫
回顾三年抗疫情,上下一心团结紧。
疫魔横行世事乱,千万无辜丢了命。
中华三年严控疫,生命至上为人民。
夜以继日汗与泪,共产党人最认真。
正确认识英明策,避染冠毒害生灵。
新冠毒性势汹汹,网格管理保安宁。
预防针效强免疫,冠病变异续弱性。
适时放开万事兴,解除围禁全躺平。
全民卫生意识增,仍戴口罩以防病。
应检严查成历史,防疫防病永不停。
无烟战役已过去,春暖花开展新景。
六、清明祭祖尽孝心
祭天祭地祭鬼神,远古习俗已形成。
晋国纪念介子推,寒食禁火过清明。
祭祖唐朝最盛行,臣放例假回乡敬。
家家都有三尺土,宗族孝先拜祖灵。
中华民族祭祖魂,陕西拜祭黄帝陵。
皇朝拜祖清明节,民祭择日忌虎寅。
新坟开青不过社,新旧墓地供品荐。
三生茶酒香宝烛,荐衣献物施阴钱。
扫墓除草清土尘,斟茶酌酒香齐秉。
躬身三叩礼齐施,祈祖表愿佑后人。
先拜老祖敬嫩祖,翻山越岭不怨苦。
风水宝地寄哀思,尽孝施善后代富。
移风易俗简化多,当今祭祖不生火。
保护生态最紧要,鲜花祭祖播哀歌。
祭祖孝先非迷信,诚心敬老重生命。
无论祭拜何方式,人类社会总关情。

七、赋东源县双江镇黄氏祭祖
牛峙山头笔架峰,龙脉起伏似蜈蚣。
双江黄氏顺兴祖,繁衍七房后代隆。
年年清明兴扫墓,彩旗锣鼓牌坊红。
车水马龙人头涌,送祖队伍排长龙。
肃静迴避衙牌举,庄严仪式拜兴公。
三生供品全摆上,示仪主祭宣声雄。
裔孙肃立静静听,祭文典雅富内容。
敬祖颂德励宗亲,骏马行行向前冲。
躬身作揖三叩首,持香许愿记心中。
祈福繁发丁财贵,团结康宁人才众。
扫墓聚亲多交际,拉拉家常情更浓。
祖训家教崇高德,七尺男儿立新功。
八、赋河源黄金水道音乐喷泉
好黄金水道喷泉起,凑曲悠扬展丽姿。
入夜江滨游客众,霓虹光彩胜晨曦。
两边栈道多漫步,欣赏景观如美诗。
水雾腾云星眨眼,航空男女瞭望奇。
九、赋河源市水之韵
清明时节常气象,北下冰雪雨南方。
大雨连天江河满,青蓝碧绿新丰江。
新丰江库水位涨,蓄水库容亿万方。
发电防涝输饮用,黄金水道客赏光。
东江咆哮鱼逆上,散卵寻食惜春光。
垂钓人多竿起落,河鲜美食筷子忙。
舟船上下使劲桨,下网运输货满仓。
汇合两江风景美,半江瑟瑟半江黄。
枫树埧库容大量,地处龙川好风光。
拦截源头作用大,深山碧玉闪粼光。
木京电站建仙塘,蓄水拦江筑坝墙。
两岸竹林河倒影,游人观赏美画廊。
紫金大小河流荡,弯弯曲曲合东江。
滋润一方客家土,另发东流汇韩江。
丽山秀水美城乡,河源做好水文章。
利用自然优条件,治山治水后劲强。

十、赋河源市东源县文化节奇葩
赋誉河源东源县,美丽湾区后花园。
天设人造山水秀,宜居市井似画卷。
改革开放创文明,习俗文化好继承。
美化乡村办旅业,展现特色引客进。
漳溪畲族捕鱼节,场面热闹年初三。
蓝大将军族祭祀,游乡长队旺龙岩。
龙川五月初五日,青壮爬艇齐出力。
东江上游龙舟赛,两岸节庆人满席。
上莞新轮夜火龙,明朝兴起闹元宵。
弘扬传统好习俗,喜庆新春乐逍遥。
康禾盛产宋贡茶,石坪仙湖香甘滑。
新兴茶业多发展,金山礤头名气大。
东源双江西瓜节,镇府牵头可闹热。
状元瓜果特酥甜,远近客商络不绝。
柳溪书院开笔礼,尊孔拜圣敬老师。
破蒙学子人始书,义合仙塘出人杰。
万绿湖边板栗香,盛产办节有船塘。
每年九月十六日,热热闹闹迎客商。
涧头举溪民宿旺,万绿湖边赏风光。
定期举办文化节,车流人旺山水乡。
东源文化奇葩多,尽说可满东江河。
各地文化大发展,改革开放处处歌。
十一、身居宝地创文明
江河一石
马峦山头龙高髻,脉延横岗群岭梯。
起伏蜿蜒过坑梓,弯曲延展至西区。
人工横河排洪水,末结龙脉翻身势。
鲤跃龙门建朱祠,发迹旺族于塘尾。
更有下杨丘崛起,本是旱地晒死鸡。
时事变迁移山丘,动迁移民居福地。
千栋民居平地起,四周地产盘宝聚。
沿海工业大发展,商贸服务行业挤。
数家名商成商圈,车水马龙旺人气。
城市功能可齐全,办事出行真便利。
东联新联立宝地,民宅宝地占福气。
热爱社区建社区,共创文明才宜居。
脏乱差危必制止,整洁美化好市区。
文明惠州齐努力,人杰地灵前景美!

作者简介:
作者萧锦良,籍属河源市,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从教四十载,高级教师,于河深两地工作,历任学校领导成员及特区名村文秘。其爱好诗书,参加龙岗区书协,有多份书法作品入编全国书画集,曾应该区征联获奖;近年常创作诗词,常发表头条;并制美篇众览。其安家惠州,退休闲逸,以文娱自感乐哉!
【神州源流诗苑】周刊
主编: 源流诗纪 (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主编、原国际诗苑总顾问等)
副主编: 萧锦良(江河一石,兼主管)
副主编 细江野老(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编辑等)
副主编 帘子(原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编辑)
副主编 天水(国际诗苑编辑)
副主编 笔架山人 俞春林(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红井诗社副社长、《红井格律诗词》副主编等)
编辑 独秀山人丁宪杰(中华诗词学会、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安庆市诗词楹联研究会副会长)
编委: 源流诗纪、帘子、萧锦良 (江河一石)、细江野老、天水、笔架山人俞春林、独秀山人丁宪杰
编辑制作: 神州源流诗苑(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