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卑微中吟出的生命赞歌
文/刘林海
那天,厨房里几只未及上得案板的红薯长出了芽子,遂就手装在垃圾袋中准备扔掉。待下楼走到垃圾桶跟前时,却突然想起儿时生产队大田里收割完红薯后,掂着小铲去土里翻拣那遗漏小薯块的情景。戚戚中又将那废物提回了办公室。寻着几个闲置的烟缸,把那几块红薯放进去,注入水,放在半人高的柜子上。心想着给它们一个安身立命的机会,也许能化腐朽为神奇。
那几块不意间被改变命运的红薯默默地沉睡了几天,忽然就在某一天醒过神来。原本蔫萎的小芽竟像是经过一番梳妆打扮,齐刷刷地精神起来。细碎的叶片绽放开来,端的是苍翠欲滴,娇柔秀美,惹得人平添几份怜爱。慢慢的,那芽儿伸展开来,伴随着片片叶子次第冒尖扩张,化作藤蔓,顺着柜子就爬了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是郁郁葱葱地遮住了整面柜子,继而像一道绿色的瀑布顺流而下,又毫无顾忌地在地板上汇聚了一汪潭水般的绿色领地。
办公室原本就有绿箩之类的绿植盆景,不想就被这意外的精灵抢了风头。相形之下,那其他被正经采买而来的绿植盆景就显得猥琐,全然没有红薯的奔放与热烈。每有客人造访,都不免注目观赏一番。笔者也不由自主地常常对着已然成为一面绿墙的薯藤思绪纷飞。那已是数不清的叶片呈标准的“心”字形,大者如巴掌,小者似指盖。又因为问世的先后顺序,新叶显翠绿,旺叶呈墨绿,老叶为淡黄,在相同的藤条上,以微观的状态演绎着灵动的生命轮回。置放烟灰缸的柜子两面都有空间,一面朝向窗户,那倾泻的藤蔓就茂盛得夸张,叶片密密麻麻;另一面背对窗户,就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根藤条垂下,叶子皱皱巴巴,像是关闭在暗房无奈却又不屈的囚徒。看阳面茂盛时,时常心潮澎湃;看阴面逼仄时,难免会生出沮丧。
品读这生机盎然的绿蔓,就不由得感悟出生命的真谛。生灵本无贵贱,不管它孕育的过程多么卑微,不管它能否在名贵苗木名录中上榜,只要赋予它合适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它都会绽放出惊人的绚烂。怪不得茅盾大师曾经不吝笔墨礼赞白杨,怪不得冰心前辈饱含激情歌唱小草。原来生命的号角就是在这最为平常的生物成长中吹得最响。
体味这绿色瀑布的潇洒,更由衷生出感动,它对着阳光奔放,对着阴暗倔强。这种顺境中的炽烈与逆境中的顽强,何其动人。这何尝不是人生的写照,何尝不是一个民族与社会的生长与进化缩影。也许,我们人生中常常遇到的迷茫,我们社会里司空见惯的顽疾,尽可在面对这一片绿色生命中悟出答案。
忽一日,一友人来访,面对夺目的红薯盆景,由衷地赞作奇观,又感叹那不多的老黄叶子坏了景致,遂仔细地逐一掐去。却不意那黄叶遁身,其他的叶子却显得凌乱起来,看着反为不美。于是觉得,多了干预,生命失却了固有的本真,倒显出几分虚假与做作。好在过了一阵子,那被友人翻拣过的叶片又调整如初,整齐地面对窗户射进来的光亮,像列队的年轻士兵,依旧气宇轩昂。又一日,单位的厨师招呼吃饭,盯着那密实的薯叶,自言自语着说不如采下这叶子做两盘新鲜的蒜蓉时蔬,自然令笔者侧目哑言。
同样的状态,在友人的眼里,是一番绝美的景致,在厨师的眼里,是一盘上好的菜肴,而在笔者的眼里,却是一方多彩的生命世界。好在这些不同的认知,丝毫不会改变生命的个性与轨迹。试图以自我认知作为目标去干预生命的方式,似乎只会适得其反。
几块从垃圾中逃身的红薯,在卑微中吟唱出了生命的赞歌。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妆点了世界,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赞叹这意外的善美之时,愿天下所有的生灵获得美好的际遇,在沐浴阳光与呼吸自由气息的大地上,创造出争奇斗妍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