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张德仁:2021年4月刋《人民日报》[红色人物网]丶中社科院人文研究员、全国书香之家、全省最美老干部党员志愿者、市(区)优秀党员、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市党风廉政行风监督员、市特邀建议人、市首届好人、市十大最美家乡人、市十大最美网民等。


弘扬义国医护释杏橘春
文/张德仁

近日,赴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新冠病毒感染,有基础病的并发重患。深为该院内一科,科主任尹义国、主治医生陈旭、护士长乔玉华,他们前六天接收了一位新冠感染并发重症患者,入院时,两人掺扶,滿目疮痍,六天后,有说有笑,满面春风。畅怀着该科,为医情合结同心,为治履责恪尽守,生动感人的桩桩故事,诠释了:谦诚引得"健安三神医"源头活水来,踔厉秉持"五细准靶"消疾塑医风。
此情此景感人泪下!为弘扬这一精神,欣然命笔。


雪城一院内一科,
义国医护杏林功。(1丶2)
五细准靶胜仲景,(3、4)
新冠重感疾症克。
一体多病古稀妪,
华佗无奈百病多。(5)
中西贯诊施橘井,(6)
内外术精济世益。


注释:
(1)义国、即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心内一科主任尹义国,殊为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委会委员、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市医学会心脏介入委会副主任、市医界重点人才;主治医陈旭副主任
医师;护士长乔玉华,主任护师。
该科现有医护人员20名,技术力量雄厚,梯队建设合理。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该科忠诚履行该院"崇德,求精,敬业,致远"院训宗旨,踔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限"。诊治水平,多年一直处于市内领先地位。对各种危、急、重症的抢救具较高成功率。百姓口碑红,锦旗挂满墙。自2007年开始,长期承担牡丹江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循环系统”及“全科医学”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牡丹江医学院临床见习及施医实习工作。有11篇国家级论文、参与编写著作4部、获市医疗新技术应用奖6项、获省医疗新技术应用奖2项。
(2)、杏林 、 据宋,李昉《太平广记董奉引神仙传》载:三国吴时,董奉隐居于今江西庐山(指安徽杏山)记董奉替人治疑难病不要钱,只要病愈者植杏树,积年累月,共植杏林十万多株,蔚然成林,他为百姓称为医仙。
(3)五细,即该科秉持大爱,融中西医一体,接治患者履责五细:即一细听患者自述病情。二细看患者相关病所涉资料。三细问即在上听看的基础上,深究深问扬中医的之问。四细,在上述三细的基础上,升华到针对性实质性索定性的科技生理化查测用科学验证。五细释,根据上述四细,由表及里,由粗及精,由多及少,索定主治方向、主要矛盾、主治靶向,辨证施药。
(4)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堪的医术救治了众多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促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药学发展步入较为成熟阶段。
(5)华佗,(公元145一一208年)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健安三神医"后又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称神医。
(6)橘井,典出《列仙传》载:西汉时,侯贵阳人,苏耽习道有方,舍身芸药,最后诉母亲说:明年天下将流行温疫,家里院里的水井和橘树,将有大的用处,到时候用井水泡一片橘叶,就能治好一个病人。

第二年果然瘟疫大作,苏母按照儿子的嘱咐,用井水泡橘叶,广施病人,饮者立即痊愈。消息传开后,求者络绎不绝,救人无数。自此之后"橘井"二字成了高尚中医诊所或中药店的代名词。这样一来,在中医界就有了一个工整的对仗词,如果两个字,那就是“杏林"对"橘井”如果四个字,那就是"杏林春暖”对"橘井泉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