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中天曾于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多部著作,致力于对民族文化的探索,是我国知名学者。
他通过对自己家族史的追溯有了重大发现,原来,一直以为是乡下姑娘的母亲周树奇,其实是总理府的大小姐。这其中的渊源可谓颇深,人物关系也较为复杂。
幼年丧母,寄居篱下
易中天的母亲周树奇,确实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乡下,是乡下姑娘。由乡下姑娘转变为总理府的大小姐,其中的原因与她的父亲周诒铣有关。为了养家,父亲常年在外,因而周树奇与弟弟们一直跟母亲在乡下居住。尽管生活有些贫苦,但一家人和和睦睦也自有其中乐趣。
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周树奇的母亲便过世了。尽管悲痛难忍,但作为长女的周树奇还是扛起了照顾弟弟们的责任。那时的周树奇年纪小,家庭的陡然变故让她的心智逐渐变得比同龄孩子成熟,硬生生的扛过了幼年丧母的悲痛。

周家在当地是大户人家,因此当周树奇的母亲过世之后,周树奇姐弟并没有沦落在外,而是被奶奶和大伯他们接回去照料。尽管这些亲戚们待周树奇姐弟三人不错,但终究是寄人篱下,小小年纪的周树奇也懂得时刻约束自己,自小便懂得了寄人篱下的滋味。
父亲再婚,继母身世显赫
周树奇的父亲周诒铣常年在北京任职,是小有名气的一位律师。周诒铣堂姐周怡端是左宗棠的夫人,左宗棠甚至是入赘的周家。周诒铣的堂哥在当时也赫赫有名,他有一个名为周大烈的孙辈,周大烈曾担任过陈寅恪大哥陈衡恪的家教,与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交好。而周家也算是名门望族,因此即使周树奇的父亲中年丧妻,并且还带着三个孩子,另寻良妻的条件也不差。

周诒铣二婚的妻子名为朱濂,是一位现代女性,她毕业于燕京大学的外文系,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十分有才华。嫁与周树奇的父亲周诒铣也算是门当户对,况且周诒铣虽已人到中年,但也是仪表堂堂、洒脱英俊。
朱濂的背景可谓十分强大。她的父亲朱其懿曾担任过知府,姑姑朱其慧更厉害,嫁与了民国首任总理熊希龄,而按辈分算下来,熊希龄也算是易中天的曾祖父。朱其慧先后将朱家子侄辈的孩子接到了熊府抚养教育,周树奇的继母朱濂也在其中,算得上是前总理家的大小姐。
不仅如此,朱濂的哥哥朱经农是民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他曾在抗战爆发之时担任过湖南省教育厅的厅长,热心助人,好评一片。多亏了这位继母,周树奇才能从乡下姑娘转变为总理府大小姐。
随父入京开启崭新人生
父亲再婚后,于1992年将周树奇姐弟三人接到了北京。这段经历是周树奇人生的一个转折,他们跟随父亲入住了熊府,周树奇便成了总理府的大小姐。对常年居住在乡下的孩子来说,北京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尽管母亲去世得早,但能长伴在父亲身边,周树奇也是快乐的。

继母朱濂虽是一位高标的女性,但待人和善,对周家姐弟也颇为照料,一家人其乐融融。到了北京后,周树奇进入了北平幼稚园师范学校学习,接触到了更多知识,由此开启了一段崭新人生。周树奇所就读的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属于香山慈幼院的一部分,而香山慈幼院的创办人便是周树奇继母朱濂的姑父。
被父亲接往北京后的周树奇顺利完成了学业,可毕业后还没开始工作便出现了变故。爆发巨大战事引起了社会大动荡,战争向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词汇,为了活命,周树奇一家只得开始逃亡的道路。
父亲离世,与继母相依为命
周树奇的父亲周诒铣因身患重病无法长途奔波,因此在事变爆发之后没有与妻儿一同逃亡。周树奇与继母朱濂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一同逃亡,没有周父的照料,周树奇与继母连带着三个年幼的弟妹,一家五口相依为命。

因为战争的爆发,他们几经辗转:先是由天津到上海,然而战争走向令他们只得转去香港,后又几经波折才回到了老家湘潭。
在湘潭不久之后,周树奇便接到了父亲离世的消息,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消息传来之后周树奇还是大受打击,泪流满面。幼年时期母亲的离世早已让周树奇磨练出了坚韧要强的性格,因为是家中长女,周树奇与继母朱濂一同操持着家务,照顾孩子。在战事纷乱的年代,为了活命他们逃亡去了很多地方,最终在一个名叫所里的地方落脚。
周树奇对年纪尚幼的弟弟妹妹们关爱有加,对继母朱濂更是照顾有加,当朱濂遇到事情的时候,她还能在旁一同商量,在困境中的温情总是格外动人。因此即使周父已经不在了,一家五口的感情也没有丝毫变化,生活的平淡温馨。

合建保育院,寻得意中人
如今再提起战时保育会,很多人怕是已经不知道了。保育会是战争爆发后由第一夫人宋美龄联合各界妇女成立的战士儿童救助机构。战争令千千万万的儿童失去了家庭与亲人,保育会的使命便是救助儿童,共赴国难。
在战争时期保育会的成立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当时的周树奇便在保育会任职,她将那些需要救助的孩子都当作亲人,给予他们悉心照料。
保育会成立之后,宋美龄被选为了理事长。而熊希龄的女儿熊芷则是宋美龄的得力助手。朱濂是熊希龄的侄女,和熊芷是表姐妹,她在当时担任的是湖南第三保育院的院长,周树奇担任的是第三保育院所里分院的主任。

易中天的父亲易庭源能与周树奇相识也是一段奇缘,易庭源原是考入了厦门大学,战争爆发之后只得就读了当地的湖南商学院,后在保育院教书。两人在保育院相识相恋,郎才女貌,可谓是造就了一段佳话。战争胜利后不久,长子易中天便出生了,他们希望儿子能够“如日中天”因此特取名为“易中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