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沉浮录
第三章:文革时期的故事
六十、耿时潘战斗
文攻受阻,喊话换来的是轻机枪点射,谁还敢往里冲,不是白送死吗?
王海布置,让王举带八个人携两支布枪到房后,守住后吊窗,预防在房后从后吊窗逃走,其余人分散开守在大门前,四条步枪从四个方向埋伏下来。进攻不成,来个守株待兔。步枪子弹少,只好用土枪向院里不时的打几枪,几个胆大的学生,靠近院墙,向院里投手榴弹,不知什么原因,投出去的手榴弹炸不响,院里听到手榴弹的落地声,一排子弹从窗户里射出来,手榴弹也没白扔,来了个火力侦察。
守在后面的王举等人,只听前院枪响,认为屋里人对后边警戒放松,一名叫铁牛的学生猫到后吊窗,用手榴弹砸开玻璃,随手向屋里投了进去,屋里人大吃一惊,手榴弹砸在八仙桌子上,滚动到地下,也没有炸响,铁牛回来后,王举问他是否忘记拉导火索了?铁牛非常自信的说:“哪能啊,可能是个哑弹”。屋里人知道后边有人偷袭,警觉起来。
铁牛不服气对王举说:“你给我掩护,我再去投一颗,把这群王八蛋炸死在窝里。”说着将子弹上了膛的步枪交给王举。王举说:“好,你从西边墙根下迂徊过去,一定注意安全。”铁牛猫步来到后吊窗下,拉开手榴弹的导火索,麻利地投了进去,快速地往回跑,就在舜间,密集的枪声从后吊窗响起,铁牛连中数枪,应声毙命。眼看自己战友倒在地上,王举怒火中烧,疾步迂徊到西边,从一棵树上爬上了低矮的耳房。
王举看着手中的手榴弹疑惑起来,明明亲眼所见铁牛拉开了导火索,为什么就炸不响呢?回想轰派打棉厂时炸的不挺响吗?忽然明白过来,难道这激获过来的土手榴弹是假的?思考着将自已手中的一枚手榴弹,拉开导火索扔了出去,眼看手榴弹冒着灰烟落到院里,数秒过后,象投了一块半头砖,根本炸不响,印证了自已的想法,知道上当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是对方在制造过程中弄出的这些假手榴弹,专门留给我们的,中了对手的计谋。
在西耳房上,王举不时地揭下瓦块向院中投下去,换回数声枪响,后来屋里人知道是瓦块就不打枪了,麻痹大意了下来。王举趁势从墙头溜到院中,猫伏在西窗户下,掏出五四式手枪,伺机向屋里枪手攻击。埋伏在大门口的王海看到王举潜伏下去,配合王举行动,向大门口围笼过来,贴进大门向北房屋发起射击,将屋内注意力集中到大门口。
王举在窗下看到屋内是在两个窗户上向外打枪,当屋内一身影端枪向大门口射击时,王举举起手枪向身影头部打了过去,只听屋内有人“啊”的一声倒了下去。王举顺势翻上墙头溜了回来。屋里的枪声顿时停了下来,原来王举这一枪正打在时明志的脑袋上,子弹从嘴里进去,在后边出来,庆幸的是没打在要害部位,只穿了个窟窿,嘴里、脖子上流着血,战友们赶紧用时的白衫衣包扎起来。屋里的人看到时明志负了重伤,心情沉重,商议着如何突围出去。
夏日天黑的晚,直到七点多钟,天才黑了下来。突围的时间到了,为了躲开造反派的追击,七个人分开向三个方向突围。两个人朝西,向河北方向;两个人朝南,奔龙湾方向;三个人朝北向滕庄方向。七个人两支苏制花筒冲锋枪,三支半自动步枪,一挺轻机枪,子弹上满了膛,另外每人还携带了两个装满子弹的子弹夹。
七点半左右,天完全黑了下来,造反派还不时从墙外往院里扔手榴弹,院里人知道扔进来的手榴弹炸不响,毫无顾及,俏俏地摸到大门口,只听时明志低沉地喊了一声:“突围!”七人同时跃出大门,这时一造反派学生喊到:“出来人了!”并举枪朝突围的人开枪射击,时明志等人枪声齐射,进行反击,可怜这个学生身中楼弹,倒在地上。七人趁势疾步如飞,各自朝三个方向突围出去。
正是:
手雷臭弹炸不响,捡拾弹药上了当。
图谋杀敌丧性命,奔赴黄泉进殿堂。
下节请看:《八二大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