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一棵刻着名字的杨树
铁裕
在原野上,长着一棵有些女性化的杨树。杨树的年龄不大,属于青春妙龄的年华,高矮适度,粗细均匀。挺拔而清秀,妖娆而妩媚。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婷婷玉立的好女子,在美目流盼,十分的漂亮。
杨树枝繁叶茂,可以为人们遮挡太阳;
杨树能避噪音,是鸟儿们栖息的天堂;
杨树伫立河边,于是有了倒影和细浪;
杨树窈窕优雅,就像婷婷玉立的女郎。
在空地不远处,有一条弯弯的小路,向着一个村庄缓缓延伸。在小路的两旁,生长着各种杂草、藤蔓,以及各种树木,还稀稀疏疏的开着一些牵牛花、水红花、蒲公英之类的野花。微风轻吹,弥漫着缕缕芳香。
那些树木则像一些英俊的小伙子,在追逐着前面的那个美女子。而那美女子,似乎并不留意后面的一群追求者,而是衿持、孤傲的仰望着远处的山野、天宇。

杨树枝叶葱葱茏茏,可以让人们在树下纳凉;
它从来不追逐雨水,也不会总是贪念着阳光;
当春夏来临的时候,杨树在风中掀起了绿浪;
在那落日的余晖里,杨树显得更加丰满漂亮。
我怀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心境,向杨树走去。杨树对于我的到来,却是回眸一笑,但那一笑竟也生出百媚。我不仅为之沉醉,倾倒,一如情愫涌动在心房。
于是,我视它为人生的红颜知己。在杨树的躯干上刻着一个名字,我仔细看,竟是自己的名字。从那娟秀的字迹可以看出,一定是个女孩所为,或是一些小孩写的。谁会在树上刻我的名字呢?我努力的猜测着:
是村里的一群顽皮的泥娃娃,他们认为杨树是一个姑娘;
他们在闲极无聊或是好奇时,就用镰刀之类的雕刻出来;
那名字的周围显得湿漉漉的,不知是泪水还是血液流淌;
不知女孩如何知道我的名字,或是她刻了会有什么用场。
我想:等这伤口愈合后,不知还需要多长时间啊?杨树也许不知道,还要受多少的苦熬和疼痛,谁这么狠心呀?

杨树婷婷玉立着,在仰望着远方;
微风轻轻地吹拂,那撒娇似的细腰在摇晃;
尽管有风霜侵袭,但它却在岁月中一天天的生长;
那淡淡影子摇拽,犹如翩翩起舞的美丽而清纯的女郎。
我与这样一棵杨树相遇,真可谓是一场艳遇。而这棵杨树,仿佛就是我心目中所追求的远古的美女子。她可能是《诗经》里的,也可能是《乐府》的;她可能是《唐诗》的,也可能是《宋词》的;她可能是大家闺秀,也可能是民间的小家碧玉。
我想:她何许正站在历史的上游,徘徊在溪水边,依在高楼上。或者是在桑树前,默默地看着我呢。为了寻找刻我名字的人,我一直走向前方。
许多年过去了,我又走过那块空地,又见到那棵杨树。杨树依然年轻,风姿卓约。只是比昔日更加丰满,更加有魅力,更加性感。而它躯干上的名字,已十分模糊了,但依然镶嵌在躯干上。
我想:昔日是刻在皮肤上,现在已经刻入心灵了。我们的相遇,就是一个旷世的奇缘。
正当我低头冥思时,从路上走来一个老者。花白的头发,长长的胡子,身穿一身整洁、白色的衣裳。两眼炯炯有神,犹如一个世外高人。
我疑心遇到仙人了,就痴痴的站着。老者呵呵笑着问我:在看啥呢?我脱口说出了树上的名字是我的名字,以及和这棵树的相遇。
老者听了一惊,说这树上的名字是他的女儿在十年前刻的,那时,她才七岁。可她又怎么知道我的名字?难道她知道一个和我同名同姓的人?或者说这是一个巧合?
老者说,十多年后,这棵树长大了。他要砍去做桌子、木床、门窗。可女儿就是不肯让他砍掉。老人理解女儿的心情,也就没有砍树。
我问老者的女儿现在何处?老者说:女儿是远近有名的美人,求亲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上百里以外来求亲的,女儿谁也看不上。在一个朦胧的月夜,女儿不辞而别,留下一封信,说要到一个遥远、美丽、神秘的地方,去寻找她的梦中情郎。

可女儿一去就是几年,音讯全无。四处寻找,也不见其踪影。
老人还说,每到黄昏,就远远看见女儿站在这棵树下歌唱、梳头、眺望。可等走近了,却只有杨树在风中飘荡。
于是,传言四起,有人说她隐盾了;有人说她变成狐仙了;还有人说,她私奔了。这是聊斋,还是梦幻?
我看着这棵杨树,仿佛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子,正站在树下。举起纤纤玉手,正折柳咏唱。
在苍茫的暮色中,眼前的影子亦真亦幻,似梦非梦。那袅袅上升的烟雾,就像一笼笼轻纱,将一个真实的人间罩着。而裸露出的,仿佛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那呼呼的风声,似歌吟,如哭泣,像呼唤。是那个不辞而别的姑娘的声音?我感到这空旷的野外,那一簇簇的野草,那悄然盛开的野花;那棵摇曳的杨树,就是她的形体;那呼呼的风声,就是她的吟唱。
恍惚间,我看到有个女人向我走来,娇好、清秀的面庞,长长的青丝,碧绿的衣裙。这难道真是一个旷世的奇缘?
刻字的女郎,你莫不就是这棵有灵性对杨树么?我询问着蓝天、白云;询问着溪水、丛林;询问着岩石、山岗。
回答我的,只有呼呼的风声;
伴随我的,只有这棵刻有我名字的杨树;
看着我的,只有广袤的天宇雄浑的大山飞翔的鸟;
在意我的,只有旷野上那一朵朵的野花那一缕缕的波浪。
旷野里,仿佛正演绎着一个爱情故事。但却有些凄美、忧伤。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
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湖南写作》等刊物、报纸,以及各文学平台发过五千多篇、首。
